“你们想要多少,谷歌目前需要多少资金发展?”
林涛靠在沙发里,姿态未变,问话的语气却像是在聊今天天气如何。
他很清楚,这九个月的围追堵截,几乎把谷歌这条未来的巨龙打成了泥鳅,发展速度被硬生生摁了下去。
布林和佩奇对视了一眼,眼神在空中快速交汇,似乎在做最后的挣扎与确认。
最终,还是布林深吸一口气,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报出了一个他们商议了无数遍、却依旧觉得有些虚张声势的数字。
“我们出让40%的股份,要价一亿美金。
另外,公司需要两千万美金,用于后续的业务拓展和技术研发。”
说完,布林的心脏不争气地狂跳起来,他紧紧盯着林涛,生怕从对方脸上看到一丝嘲讽或不屑。
然而,林涛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端起桌上已经有些凉了的咖啡,轻轻抿了一口。
寂静。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佩奇紧锁的眉头就没松开过,布林额角的汗又开始往外冒。
就在他们快要扛不住的时候,林涛放下了咖啡杯,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可以。”
两个字,轻飘飘的,却让布林和佩奇同时松了口气,感觉像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一亿美金,买下你们手里40%的股份。至于另外的两千万,我个人注入,算作公司运营资金的补充,不稀释任何人的股权。”林涛补充道,语气平淡,却让两人再次愣住。
不稀释股权?
这这已经不是投资,而是单纯的输血了。
他图什么?
看着两人再次陷入迷茫的眼神,林涛笑了笑,站起身,主动伸出手:
“欢迎加入布莱克大家庭。”
随后,双方律师团队入场,合同签订得异常顺利。
最终的股权结构尘埃落定:
算上之前林涛通过各个壳公司,从那些仓皇出逃的投资人手里悄悄收来的30%股份,布莱克投资公司最终持有谷歌70%的股权。
佩奇和布林各自保留10%,另外预留5%作为核心团队的股权激励池。剩下那5%,则依旧由Sun的联合创始人安迪、杰夫·贝索斯以及那位印度裔观察员持有。
这几位在谷歌初期的人脉网络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林涛无意动他们。
至于Meta搜索,林涛也没打算解散,而是让它摇身一变,成了谷歌的技术合作伙伴和数据“供应商”。雅虎的数据,国内星耀互联快搜的技术人才,都将通过Meta这条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谷歌,助其完成最后的蜕变和品牌塑造。
“老板,我是真服了。
先是联合华尔街放出风声,把谷歌的股价和声誉打到谷底,再以救世主的姿态入场抄底
这个价格,跟白捡没什么两样,实在是高!”
在与埃里克签订完11%的股份转让合同后,这位新晋的谷歌股东,看着自己年轻的老板,言语间满是货真价实的敬佩。
“运气好而已。”
林涛签下自己的名字,将文件推了过去,
“之前跟你提过,想动一动苹果公司,你有什么建议?”
他看向眼前这位在华尔街素有“权力掮客”之称的男人,想听听专业的意见。
“苹果……”
埃里克沉吟片刻,
“虽然因为数字音乐计划受挫,加上去年的科技股灾,股价从年初的三十美元跌到了年底的十美元,但即便如此,它的市值依然高达七十亿美金。
您确定手上的资金……”
埃里克眼中闪过一丝疑虑,收购谷歌已经花了一大笔钱,这位老板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
“我没想过全资收购。”
林涛打断了他,“星耀互联在国内发展很快,但要走向世界,专利就是绕不过去的护城河。
与其等将来被人卡脖子,不如现在就把刀柄握在自己手里。我需要的是它的图形界面、硬件设计、Mac OS操作系统等关键专利授权。”
埃里克瞬间明白了林涛的意图。
这不是财务投资,而是战略布局。
“明白了。苹果的股权结构很分散,我们可以从二级市场和机构投资者手里,拿下35%到4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然后通过代理投票权争取散户支持,在董事会里占据多数席位。”
埃里克条理清晰地分析着,随即话锋一转:
“但这里面最难的一环,不是钱,而是乔布斯。老板,那家伙是个彻头彻尾的偏执狂,我听说他能当着上百人的面,把一个顶级工程师骂到当场辞职。他绝不会允许任何人动他的苹果。”
“慢慢来,不急。”
林涛的眼神深邃,
“我已经截胡了它的iPod和iTunes,苹果现在就像一头被拔了牙的老虎,只能靠Mac单打独斗。
再等一年,等它更虚弱的时候,选择的余地就更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