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清安渡:四爷的现代小格格 > 第71章 军饷迷踪

清安渡:四爷的现代小格格 第71章 军饷迷踪

作者:椛不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4:21:04

姜岁晚将密记副本妥善收好,继续整理年府的旧账册。她特意将西北军饷相关的运输记录单独放在一边,装作不经意地翻阅。

账面上看,这三批军饷的拨付手续齐全,交接文书也都有押运官签字画押。但当她核对具体的运输记录时,发现了一个蹊跷之处。所有银两都在运河段交接后便再无下文,既没有抵达西北大营的签收记录,也没有任何退回或补运的说明。

她将这三批军饷的运输日期和数量抄录在一张纸条上,准备找机会向胤禛汇报。

午后,她以核对账目为由,向胤禛请示去码头查阅漕运记录。

胤禛正在批阅公文,头也不抬地问:“为何要去码头?”

“年府的账目显示,有三批军饷在运河段交接后便失去踪迹。妾身想去漕运衙门核对一下当时的运输记录。”

胤禛放下笔,看着她:“让苏培盛陪你去。”

她愣了一下:“苏公公事务繁忙,不必麻烦他了。”

“码头鱼龙混杂,有人陪同更稳妥。”胤禛的语气不容置疑。

她只好应下。

苏培盛很快来到书房。胤禛吩咐道:“陪姜格格去码头查账,务必保证她的安全。”

“奴才明白。”

出了王府,苏培盛雇了一辆马车。车厢里,姜岁晚忍不住问道:“苏公公今日不忙?”

“王爷吩咐的事就是最重要的。”苏培盛平静地回答。

她不再多问。马车很快到了码头,漕运衙门的书吏听说他们是雍亲王府的人,不敢怠慢,立刻搬出了相关的运输记录。

记录显示,那三批军饷确实在运河段完成了交接,接手方都是漕帮。但漕帮的记录却显示,这些银两已经按时运抵西北。

两边记录对不上。

她向书吏道谢后,与苏培盛一起离开漕运衙门。

“苏公公,我想在码头转转。”她突然说道。

苏培盛皱眉:“这里人多眼杂,格格还是早些回府为好。”

“就一会儿。”她坚持道,“或许能打听到什么。”

苏培盛只好跟在她身后。

码头上人来人往,搬运工扛着货物穿梭不停。她注意到几个穿着官服的人聚在一处货栈前喝酒,其中一人醉醺醺地大声嚷嚷。

她走近些,装作挑选货物的商贾,侧耳倾听。

“...那批货到得及时,兄弟们都有赏钱!”醉酒的官员拍着桌子,“漕帮的兄弟够意思!”

旁边的人赶紧拉住他:“李大人,慎言!”

“怕什么!”李大人满不在乎,“这差事办得漂亮,上面自然有赏!”

她心中一动,走上前去行礼:“几位大人,小的是江南来的绸缎商,想托漕运送批货去西北,不知该找哪位接洽?”

李大人醉眼朦胧地打量她:“西北?现在西北的货可不好运。”

“为何不好运?”她故作不解。

旁边的人想阻止,李大人却已经开口:“运河段现在都是漕帮接手,规矩多着呢!”

“漕帮接手?”她装作惊讶,“官家的货物他们也敢接?”

李大人嗤笑:“有什么不敢?连军饷都...”

话未说完,旁边的人猛地捂住他的嘴:“李大人喝多了,胡言乱语,姑娘莫要当真。”

她心中了然,面上却笑道:“原来如此,多谢几位大人指点。”

离开货栈,她与苏培盛交换了一个眼神。苏培盛低声道:“格格打听这些做什么?”

“只是好奇。”她轻描淡写地带过。

回府的路上,她一直在思考刚才听到的话。军饷确实经过了漕帮的手,但漕帮的记录与西北大营的记录对不上,这其中必定有蹊跷。

夜幕降临,王府内灯火通明。她直接去了书房,准备向胤禛汇报今日的发现。

推开书房门,她意外地发现苏培盛已经在那里了。烛光下,苏培盛正将一封信递给胤禛,袖口微微晃动,半枚玉佩滑落在地。

那玉佩色泽温润,雕刻着精致的纹样。她一眼就认出,那是年氏一族的族徽。

胤禛也看到了玉佩,眼神骤然变冷:“这是哪来的?”

苏培盛慌忙拾起玉佩:“这是奴才今日在码头捡到的。”

姜岁晚心中警铃大作。这枚玉佩她再熟悉不过,三年前那桩军饷案的证物中,就有一枚完整的年氏族徽玉佩。当时年氏一族凭借这枚玉佩自证清白,将罪责推给了一个已经灭口的下属。

如今这半枚玉佩出现在苏培盛手中,意味着什么?

窗外突然响起惊雷,闪电划破夜空。在那一瞬间的亮光中,她看到苏培盛的脸色微微发白。

“捡到的?”胤禛的声音冷得像冰,“在何处捡到?”

“在...在漕运衙门附近。”苏培盛低头回答。

她突然想起今日在码头的经历。苏培盛一直跟在她身边,若真捡到玉佩,她不可能没注意到。而且这半枚玉佩的断口崭新,显然是最近才断裂的。

胤禛接过玉佩仔细端详:“这玉佩的成色,与三年前那枚很像。”

苏培盛躬身道:“奴才也觉得蹊跷,正准备向王爷禀报。”

她站在门口,进退两难。这时胤禛看向她:“查得如何?”

她走进书房,将今日的发现一一汇报,特别提到了那三批在运河段消失的军饷,以及醉酒的押运官提到的“漕帮接手”。

胤禛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漕帮...”

苏培盛插话:“王爷,漕帮向来守规矩,不该做出这等事。”

胤禛瞥了他一眼:“你也觉得是漕帮私吞了军饷?”

“奴才不敢妄下结论。”

她注意到苏培盛的手在微微发抖。这个一向沉稳的太监,今日显得格外紧张。

“你先退下。”胤禛对苏培盛说道。

苏培盛行礼退出书房。门关上的那一刻,胤禛的目光转向她:“你觉得苏培盛今日有何异常?”

她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实话实说:“苏公公似乎很在意那半枚玉佩。”

胤禛从袖中取出另外半枚玉佩,与苏培盛那半枚正好能拼成完整的一块。

她倒吸一口凉气:“这...”

“三年前那桩军饷案,年氏一族凭借一枚完整的族徽玉佩自证清白。但实际上,那枚玉佩早就一分为二。”胤禛将两半玉佩放在桌上,“这一半,我一直收着。”

她看着桌上那枚完整的玉佩,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三年前的军饷案,年氏一族确实参与了?”

“不止参与。”胤禛的声音很冷,“那批军饷,最终流入了八爷的私库。”

雷声再次炸响,雨点开始敲打窗户。书房内的烛火摇曳不定,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影子。

“那今日苏公公...”她不敢再说下去。

胤禛收起玉佩:“他在替我试探。”

“试探谁?”

“试探那些以为年氏倒台后,就可以高枕无忧的人。”

她突然想起福晋今日的试探,以及苏培盛袖口的墨渍。这一切似乎都串联起来了。

“所以福晋她...”

“她与八爷一直有往来。”胤禛淡淡道,“年氏倒台后,她以为可以取代年氏在八爷那边的位置。”

她想起福晋今日关切的神情,心底泛起一丝寒意。这个表面温婉的正室,背地里竟然也与八爷勾结。

“那三日后...”她想起在密室听到的计划。

胤禛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雨幕:“三日后,一切都会见分晓。”

她站在书房中央,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这个王府,每个人都在演戏,每个人都在试探。就连看似忠心的苏培盛,也在执行着她不知道的任务。

胤禛转身看她:“这三日,你继续整理账目,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她点头应下。

离开书房时,她在回廊上遇见了苏培盛。他站在廊下,看着外面的雨幕。

“苏公公还不去休息?”她问道。

苏培盛转身,脸上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奴才等王爷吩咐。”

雨声淅沥,回廊上的灯笼在风中摇晃。她看着苏培盛的身影,突然问道:“那半枚玉佩,真是捡到的吗?”

苏培盛微微一笑:“格格觉得呢?”

她没有回答,转身走向自己的院落。雨越下越大,打湿了她的裙摆。她回头看了一眼,苏培盛还站在回廊下,身影在雨幕中渐渐模糊。

回到房间,她点亮烛火,将今日的所有发现都记录下来。窗外的雨声敲打着她的思绪,那半枚玉佩的影子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三年前的军饷案,如今的军饷失踪,八爷的野心,福晋的试探,苏培盛的秘密任务...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更大的阴谋。

她吹灭蜡烛,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眠。雷声在远处轰鸣,每一次闪电都让她想起书房里那枚完整的玉佩。

天亮时分,雨终于停了。她起身梳洗,准备继续整理账目。推开房门,她看见苏培盛站在院中,衣摆上沾着露水,似乎一夜未眠。

“格格早。”苏培盛躬身行礼,“王爷请格格去书房一趟。”

她看着苏培盛平静的面容,突然很想知道,这个看似忠诚的太监,究竟在执行着什么秘密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