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总部。
一封由“井冈山”号航母发出的、加密等级达到最高级别的电报,穿透了沉寂的夜空,抵达了这片古老土地的心脏。
译电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当最后一行文字出现在屏幕上时,他整个人都僵住了。他反复核对了三遍密钥,确认无误后,才拿着那张薄薄的却重如千钧的电报纸,几乎是跑着冲向了首长们的会议室。
会议室的灯光有些昏黄,几位首长正围着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讨论着根据地的春季反扫荡部署。
“报告!”
译电员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
一位首长抬起头,接过电报,只看了一眼,眉头就猛地挑了起来。他没有说话,而是将电报递给了身边的人。
电报在几位决策者手中默默传递,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种奇特的安静,只有纸张轻微的摩擦声。
最后,电报被放在了旅长的面前。
他扶了扶鼻梁上那副标志性的黑色圆框眼镜,目光沉静地落在纸上。
电文由联合参谋部顾问凌天亲自起草,内容简洁而正式:
“谨以联合参谋部名义,正式邀请旅长同志,率领高级代表团,于樱花盛开之际,前来樱花省,进行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检阅我方在樱花省的社会改造与经济建设成果,并慰问驻扎部队。”
落款,是联合参谋部。
旅长看完,将电报纸轻轻放在桌上,抬起头,看向他的同僚们。
没有人说话,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燃烧着同样炽热的光芒。
去樱花省访问。
去那个曾经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灾难的岛国,以胜利者的姿态,去检阅他们亲手打下的新江山。
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所代表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军事和政治的范围,变成了足以慰藉百年来无数屈死英魂的巨大象征。
“我同意。”一位首长率先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我们不仅要去,还要带上最好的同志,带上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去看看,我们的战士,我们的同志,在那片土地上,究竟创造了怎样一个新世界!”
“我也同意!”另一位首长一拍桌子,“我们打了半辈子仗,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今天吗!我们得去亲眼看看,这腰杆挺直了,到底是什么滋味!”
讨论很快变成了热烈的共识。
所有人都明白,这次访问,将是一次历史性的宣告。
旅长始终没有说话,他静静地听着。当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他身上时,他才缓缓点了点头。
“好。”
他只说了一个字。
但这个字里,蕴含着万语千言。
他那张平日里如同山岩般坚毅、不苟言笑的脸上,嘴角竟微微向上牵动,眼角那饱经风霜的深刻皱纹,在这一刻舒展开来,构成了一个极为罕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会议结束后,旅长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他从一个上了锁的旧皮箱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件东西。
那是一件黑色的皮大衣。
皮质已经因为岁月的磨砺而变得柔软,一些边角处甚至有了些许磨损,但整件大衣被保养得极好,擦拭得乌黑发亮。
这是他最珍视的一件衣服,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晋西北寒冷的冬夜,见证了无数场残酷的战斗。
他取来一块干净的软布,就着灯光,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极为仔细地擦拭着大衣的每一个角落。
灯光下,他的侧影被拉得很长。
擦拭的动作,仿佛穿越了时光,将过去的烽火硝烟与此刻的平静喜悦,连接在了一起。
对于他这一代人而言,能以胜利者的姿态,穿着这身代表着尊严与荣耀的军装,踏上那片土地,是过去在最疯狂的梦里,都不敢想象的画面。
而现在,梦,照进了现实。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樱花省。
东京,国会大厦顶层办公室。
凌天刚刚结束了与总部的通讯,他放下电话,脸上带着笑意,对站在落地窗前的赵刚说:“旅长同意了,代表团预计三天后出发。”
赵刚转过身,这位一手规划了樱花省“百年大计”的政委,此刻眼中也充满了期待。
“行程都安排好了吗?”
“差不多了。”凌天走到巨大的电子沙盘前,调出了东京的立体地图,“我给旅长他们安排了几个必看的项目。”
他指了指地图上的一片区域。
“首先,当然是去横滨,检阅李云龙的治安总队。得让旅长看看,咱们昔日的王牌主力,现在是怎么用无人机抓乱扔垃圾的。”
赵刚闻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李云龙要是听到你这话,非得跳脚不可。不过,这是应该的。让他看看,我们的军队,不仅能打仗,也能治理城市,维持秩序。”
凌天的手指在地图上滑动,点亮了另一片区域。
“然后,是参观东京的新市政规划区,尤其是我们新建的几所学校。我特意安排了他们旁听一堂国学课,让他们亲耳听听,那些日本的孩子,是怎么用稚嫩的童音,朗诵人之初,性本善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