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北侧,那片足以让任何将军心惊胆战的钢铁森林,彻底陷入了诡异的沉寂。
数十万雪宫大军,在总攻发起前的最后一刻,被一道来自莫斯科的死命令,死死地钉在了原地。
坦克发动机熄火了,炮衣重新盖上了,士兵们茫然地走出战车,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压低了声音议论着。
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前一秒还是磨刀霍霍,准备用钢铁碾碎南方的邻居,下一秒,战争就凭空消失了。
“他娘的!怎么回事?毛子怎么不打了?”
我方前线临时指挥部里,李云龙等了半宿,没等来预想中的炮火连天,只等来了对面死一般的寂静,急得他抓耳挠腮,在地图前转来转去,把地面都快踩出个坑来。
“我说老赵,你那什么自由贸易区的规划,是不是把毛子给吓回去了?”李云龙一把拉住刚从外面进来的赵刚,没好气地问道。
赵刚脸上挂着一贯的沉稳笑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一份刚刚收到的情报递了过去。
“别等了,军长同志。你的对手,已经下课了。”
李云龙狐疑地接过电报,凑到煤油灯下,借着昏黄的灯光,一字一句地读着。
电报内容很短,但信息量巨大。
雪宫远东方面军总司令阿帕纳先科大将,已被就地免职,等待军事法庭传唤。
远东方面军暂时由副司令叶廖缅科接管,所有部队原地待命,等待莫斯科的下一步指示。
“下……下课了?”李云龙眨了眨眼,有点没反应过来,“就这么完了?老子一炮都没捞着开,他就完蛋了?”
他感觉自己憋足了劲的一拳,结结实实地打在了棉花上,说不出的不得劲。
“有些战争,不需要枪炮声。”赵刚拍了拍他的肩膀,意有所指地说道,“来自未来的快递,比几十万大军加起来,都更有分量。”
李云龙咂了咂嘴,虽然还是觉得憋屈,但也不得不承认,凌天那神鬼莫测的手段,确实比真刀真枪的干仗,更让他感到心悸。
就在这时,另一名通讯员快步走了进来,递给赵刚一份新的电报。
“政委,凌顾问急电。客人,要来了。”
与此同时。
一列喷吐着浓重白烟的专列,正轰鸣着行驶在西伯利亚的铁轨上。
车厢内,气氛庄重而压抑。
几名身穿雪宫高级将领制服的军官,正襟危坐,一言不发。
坐在首位的是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男人。
肩膀上那颗硕大的金星,在车窗透进来的微光中,反射着冰冷的光泽。
格奥尔吉可夫。
这位在欧洲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红色帝国“救火队员”的大将,此刻十分凝重。
几个小时前,他被最高统帅从激战正酣的西线,紧急召回莫斯科。
没有过多的解释,任务只有一个:立刻前往远东,作为全权代表,与那个神秘的邻居进行谈判。
最高统帅的原话,至今还在他耳边回响。
“格奥尔吉同志,忘了你在欧洲战场的一切经验。这一次,你要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我们完全未知的对手。”
“你的任务,不是去争取胜利,而是想尽一切办法,保住雪宫的颜面,摸清他们的底牌,然后……活着回来向我汇报。”
“活着回来”,这四个字,从那位钢铁领袖的口中说出,让身经百战的可夫,都感到了一股寒意。
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雪原,手中紧紧攥着那份关于“乌拉尔山消失事件”的绝密报告。
报告的内容很简单,简单到荒谬。
一枚来自东方的超高速飞行物,精准命中了一座山峰,爆炸当量十分巨大。
更让他感到头皮发麻的,是附在报告后面的那份清单。
那上面,罗列了远东地区所有军事目标的精确坐标。
可夫确信,即使是雪宫总参谋部自己,都拿不出一份如此详尽的部署图。
对方的眼睛,仿佛悬在西伯利亚的上空,冷冷地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博弈。
对方已经把刀架在了雪宫的脖子上,而他们,甚至连对方的人在哪里都不知道。
南昌号,作战情报中心。
“可夫?”凌天看着屏幕上显示出的情报,手指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着,脸上没有丝毫意外。
“看来,那位钢铁领袖,总算派了个能听懂人话、也能拍板做决定的人过来。”
旅长推了推眼镜,沉声问道:“凌顾问,这次谈判,你准备亲自去?”
“去,但我不作为主谈。”凌天的目光,落在了赵刚的档案上,“正面交锋,交给赵刚同志。他的立场和身份,最适合不过。”
“我,就坐在他身后,当个技术顾问好了。”
丁伟在一旁笑了起来:“您这个技术顾问,分量可比他们整个代表团都重。”
凌天笑了笑,没有接话。
他知道,这次谈判,不仅仅是停战、划界那么简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