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铁鳞断后
殑伽河下游的晨雾尚未散尽,浑浊的河水裹挟着腐叶与泥沙,在浅滩处翻涌成暗黄色的浪涛。王玄策拄着半截断裂的使节杖立于滩头,玄色官袍被河风扯得猎猎作响,断足处的金线随着他微微颤抖的右腿轻晃,在潮湿的空气中泛着冷光。他目光如炬,死死盯着对岸烟尘弥漫的密林——那是键陀罗残军逃亡的方向,也是去年使团二十七具忠骨魂断的地方。
“王正使,吐蕃的一千二百骑士已列阵西岸,泥婆罗七千骑兵也控制了上游渡口,只待您一声令下!”蒋师仁的呼喊穿透晨雾,他身披玄甲,手握七尺陌刀,胯下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鼻息喷在冰冷的空气中,凝成一团团白汽。这位年轻的校尉腰间还别着半块染血的使节令牌,那是去年他与王玄策从天竺军屠刀下突围时,拼死护住的信物。
王玄策缓缓抬手,指向对岸密林中不断涌出的溃兵。那些身着斑斓战袍的天竺骑兵丢盔弃甲,缰绳上甚至还拴着抢来的金银器皿,全然没有了去年围攻使团时的嚣张气焰。“去年今日,就是在这里,他们笑着将李参军绑在木桩上……”王玄策的声音低沉得像河底的淤泥,断足处的金线突然绷紧,“今日,便让殑伽河收了这群杂碎!”
话音未落,他猛地将右腿向前一踏,断足处的金线如灵蛇般刺入水面,溅起的水珠在空中折射出细碎的光。金线在河底飞速穿梭,带起一串细密的气泡,片刻后突然传来“咔嗒”一声轻响——那是金线勾住了青铜哨笛的挂环。王玄策手腕用力一拽,一支通体黝黑、刻着缠枝莲纹的哨笛破水而出,笛身上还沾着河底的青苔与细沙,正是当年文成公主和亲路过此地时,秘密埋设的驯鳄信物。
“那是……”蒋师仁正欲发问,却见王玄策将哨笛凑到唇边,深吸一口气后猛地吹响。尖锐的笛音刺破晨雾,如同惊雷滚过水面,河面上的浪涛突然变得狂暴起来,浑浊的河水下似乎有无数巨物在涌动。
下一瞬,三百道黑色的影子突然从河中浮出,巨大的头颅破水而出,涎水顺着布满褶皱的皮肤滴落,每片铁青色的鳞甲在晨光下都泛着冷硬的光泽。蒋师仁眯眼细看,赫然发现每片鳞甲的边缘都刻着极小的篆字——“贞观十七年将作监”。
“是当年唐军驯养的战鳄后代!”蒋师仁失声惊呼。他曾在军籍册中见过记载,贞观年间将作监曾为西征军驯养战鳄,后因战事平息便放归殑伽河,没想到这些猛兽竟在此繁衍至今,还保留着对唐军信物的回应。
哨音陡然拔高,三百条战鳄突然调转头颅,巨大的尾鳍狠狠拍击水面,溅起数丈高的水花。它们以三纵列的阵型迅速铺开,宽厚的背脊如同搁浅的战船,密密麻麻地横锁在河道中央,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活堤坝。最前排的战鳄张大嘴,露出两排匕首般的獠牙,腥臭的气息顺着河风飘来,让对岸的天竺溃兵瞬间乱作一团。
“杀过去!不过是些畜牲!”一名天竺百夫长挥舞着弯刀嘶吼,催马冲向河道。可他的战马刚踏入浅水区,一条战鳄突然从水下窜出,巨大的头颅狠狠撞在马腹上,战马发出一声凄厉的悲鸣,连同骑手一起被拖入水底,只留下一圈圈殷红的涟漪。
蒋师仁见状,双腿一夹马腹,手提陌刀便要冲锋:“王正使,末将去破了这鳄阵!”
“且慢!”王玄策突然抬手制止,“这些战鳄是当年按《卫公兵法》驯养的,必有玄机。”
话音未落,蒋师仁的陌刀已劈向最近的一条战鳄。刀锋与鳞甲相撞的瞬间,发出金石交鸣的巨响,蒋师仁只觉虎口发麻,陌刀险些脱手。他定睛看去,刀刃震落的不是水花,而是几片嵌在鳞甲缝隙中的残破纸页——纸页虽被河水浸泡得发皱,上面的字迹却依稀可辨,正是《卫公兵法》的残篇,其中“以鳄为兵,断敌归途”八个篆字格外清晰。
“原来如此!”王玄策恍然大悟,当年李靖将军果然早有布置,这些战鳄竟是守护河道的隐秘兵力。他正欲再吹哨笛调整阵型,忽觉怀中一热,一枚铜佛残核从衣襟滑落,“当啷”一声撞在青铜哨笛上。这枚残核是他从使团遇害的营帐中找到的,佛身早已碎裂,唯有核心处还凝结着暗红的痕迹——那是使团正使的血。
铜佛残核刚接触到哨笛,残核中的暗红痕迹突然化开,顺着笛身的纹路蔓延,将哨音染成了金色。金色的音波如同水波般扩散开来,在空中凝成七道闪烁的光点,光点落地之处,赫然浮现出键陀罗残军逃亡的七处渡口坐标。
“竟有如此奇事!”蒋师仁惊得目瞪口呆,他指着那些坐标,“王正使,这七处渡口正是残军的退路,我们可分兵围堵!”
王玄策却未动声色,目光死死盯着对岸的溃兵。那些天竺骑兵见鳄阵难破,正欲调转马头逃往其他渡口,可刚一抬手,便纷纷惨叫着坠马。蒋师仁好奇地望去,只见一名坠马的天竺兵战袍撕裂,内衬竟缝着几张泛黄的纸页——那纸页的材质与字迹,与他方才震落的《卫公兵法》残页如出一辙,仔细一看,竟是唐军失传的驯鳄手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