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兽踪现敌
凛冽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冰碴,如无数钢针般扎在王玄策与蒋师仁的脸上。两人蜷缩在冰川裂隙中,粗粝的羊皮袄早已被风雪浸透,又在低温下冻成厚重的冰壳,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骨的寒意。身后,天竺追兵的火把如同蜿蜒的赤蛇,在夜幕下时隐时现,喧嚣声顺着山谷回荡,惊起几只盘旋的秃鹫,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啼叫。
“王正使,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蒋师仁握紧横刀,刀身凝着层层霜花,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他们熟悉地形,又有战象和骑兵,我们寡不敌众,得尽快想个对策。”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但目光依旧坚定。
王玄策抬手止住他的话,目光死死地落在前方雪地上。几串巨大的爪印赫然入目,每个爪印都大如海碗,趾间还沾着新鲜的血渍,在惨白的雪地上格外刺目,仿佛是死神留下的印记。他屏住呼吸,缓缓俯身,捻起一撮兽毛,放在月光下仔细端详。那毛发泛着诡异的银蓝光泽,在月色下流转着神秘的色彩 。
“雪豹。”王玄策低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但这不对......”他凑近细看,只见毛囊处竟黏着半片金箔,在月光下微微反光,“是人为驯养的猛兽,阿罗那顺豢养的战兽。这些金箔绝非自然之物,定是经过特殊处理,用来标记或控制这些猛兽。”
蒋师仁脸色微变,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短弩。两人都清楚,阿罗那顺的雪豹军团是他最精锐的秘密武器。这些经过残酷训练的猛兽,不仅力大无穷,能够轻易撕碎敌人的盔甲,还能在复杂地形中如履平地,是战场上最致命的杀手。它们的存在,让这场逃亡变得更加凶险。
突然,蒋师仁的刀尖挑起雪堆下的一根绊索。索上布满倒刺,其中一块倒刺上还挂着块带“唐”字的皮甲残片——正是他们使团的制式装备。皮甲边缘还凝结着暗红的血迹,显然是不久前从某位使团成员身上撕扯下来的。这是个陷阱,而且布置陷阱的人,显然对他们的装备了如指掌,甚至可能参与过对使团的袭击。
“小心!”王玄策突然抓住蒋师仁的胳膊,将他猛地拽倒。几乎同时,一支淬毒的箭矢擦着蒋师仁的头皮飞过,钉入身后的冰壁,箭尾的金羽在风中颤动。这箭的样式与阿罗那顺神射手的制式相同,但箭杆上却多刻了道苯教咒文,透着股阴森的气息。咒文周围隐隐泛着黑色的光晕,仿佛被注入了邪恶的力量。
两人贴着冰壁缓缓移动,四周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王玄策怀中的铜佛残核突然发烫,烫得他胸口生疼。他惊讶地掏出残核,只见原本冰冷的铜器竟在表面融出个箭头标记,直指悬崖方向。那箭头散发着微弱的金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冥冥之中的指引 。
顺着箭头望去,悬崖边的枯树上挂着具番僧尸体。那尸体身着天竺僧袍,喉间插着支箭,姿势扭曲,显然是被人钉在树上后折磨致死。尸体的脸上布满惊恐的表情,双目圆睁,仿佛死前看到了极其恐怖的景象。更诡异的是,尸体手中还紧攥着半张残破的羊皮卷,上面画着雪山某处的地形图,标记着“唐军营地”几个模糊的汉字。字迹歪歪扭扭,似乎是在极度危急的情况下匆忙写下的。
“这是圈套。”蒋师仁咬着牙道,“他们故意留下线索,引我们上钩。这羊皮卷上的‘唐军营地’,多半是假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放松警惕,自投罗网。”
王玄策却盯着尸体喉间的箭,眉头紧锁:“不仅如此。这箭上的苯教咒文,是阿罗那顺从吐蕃学来的秘术,专门用来诅咒敌人。他这是在向我们示威,同时也在警告我们,不要轻举妄动。”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握紧了手中的横刀。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那声音如同雷霆,震得积雪簌簌落下,连脚下的冰川似乎都在微微颤动。紧接着,两道幽蓝的光芒在雪雾中亮起——是雪豹的眼睛!那光芒冰冷而嗜血,仿佛来自地狱的幽火,让人不寒而栗。
“准备战斗!”王玄策抽出横刀,刀身映出他冷峻的面容。刀光在月光下闪烁,与他眼中的坚定光芒交相辉映。蒋师仁迅速搭箭上弦,目光如炬,警惕地盯着雪雾中的动静。两人背靠背,在风雪中严阵以待,寒风掀起他们的衣角,却吹不散他们眼中的决然。
雪雾中,两道矫健的身影缓缓走出。那是两头巨大的雪豹,浑身毛发泛着诡异的银蓝色,在月光下流转着神秘的光晕。它们脖颈处套着精铁打造的项圈,上面刻满梵文咒文,每一道咒文都闪烁着暗红的光芒,仿佛被注入了魔力。它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嗜血的光芒,利爪在雪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一步一步,如同死神逼近,每一步都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王玄策深吸一口气,握紧刀柄。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生死之战,更是一场关乎大唐尊严的战斗。无论前方有多少敌人,有多少陷阱,他都绝不会退缩半步。因为他是大唐的使者,他的身后,是万里之外的长安,是无数百姓的期盼,是大唐的威严与荣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