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老者已达教主之境?可若真为教主之尊,又怎会屈就辅佐自己?莫非是圣父林相所为?此猜想虽未全中,却也相差不远——此事确与林相有关,正是他遣人安排。
姜子牙执打神鞭掌封神榜,辅佐姬发平定朝歌,二人相遇之时,便是西岐气运鼎盛之际,自当兴兵北伐。
黄河既已完成阻敌使命,便该消退。
溺水源自瑶池,血海来自幽冥,林相早与两方约定:待姜子牙与姬发会面,即刻收回凶险。
姬发一路惊叹,皆归功于姜子牙,却不知眼前之人并无这般神通,不过借他人之功。
然既被捧至高位,姜子牙若直言非己所为,未免难堪,只得推说天意使然。
姬发深信不疑——姜子牙所言“天意”与土行孙此前所述虽同,但二者经历迥异,由不得他不信。
谈及天意后,二人闲叙片刻,约莫半个时辰便抵王城。
甫一入宫,姬发即召群臣,引荐这位新得贤才。
先述黄河异象消散,众臣皆惊;再道老者乃元始天尊座下、玉虚宫嫡传,正统非凡,引得满朝赞叹。
就在这时,一道刺耳的嗓音突兀响起,话语间满是对姜尚的轻蔑。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土行孙抱着酒葫芦从地底蹿出,满脸醉意。
原来他听闻朝堂动静前来窥探,却听得众臣对玉虚门人谀词如潮,想起自己方才在殿中受的冷遇,不由借着酒劲破口大骂。
玉虚门人算甚么仙风道骨?我碧游宫弟子难道就逊色了?老匹夫可敢与我比试,让这群有眼无珠之辈瞧瞧谁才是圣人真传!土行孙醉眼朦胧,竟未细看姜尚容貌,只顾扯着嗓子叫嚣。
姬发见状勃然大怒:放肆!这位前辈是寡人三请四邀才得见的贵客,岂容你这醉鬼撒野!他早对土行孙的无礼心存芥蒂,此刻更是怒不可遏。
土行孙虽修道多年,却仍保留凡人脾性,最是争强好胜。
原本只想逞口舌之快,被姬发当众呵斥后反倒恼羞成怒。
只见他摔碎酒葫芦,抽出腰间捆仙绳掐诀念咒,倏地遁入地下——竟真要擒拿姜子牙来证明碧游宫手段。
殊不知姜子牙虽资质平庸,但得元始天尊以天材地宝淬炼多年,早非寻常修士可比。
那捆仙绳甫近身便被他周身清气荡开,哪里缚得住这位玉虚高徒?
封神大劫开启,人皇威震寰宇,纵使...金仙临尘,亦不可对天子不敬。
姬发深明此理,奈何实力不济,唯有暗自叹息,暂且作罢。
忽见一蓑衣老叟独坐黄河畔,青箬笠下银丝垂落,枯手持竿作垂钓状。
此河非同寻常,乃聚九幽溺魂水与血海秽流而成,水中绝无生灵。
姬发见老翁空钓无饵,连钓钩亦无,暗自摇头欲离。
陡然一朵浊浪拍岸,打湿其袍角,令他想起河中凶魂索命之事。
姬发遂劝道:老丈速离,此河非但无鱼,反会噬人血肉。
老翁闻言不退反进,朗声笑道:老朽垂钓半日安然无恙,何险之有?
大胆!随从厉声呵斥,此乃西伯侯当面!
蓑衣客冷笑:既称仁主,为何只学得纣王排场?鼻间哼出白雾,满是不屑。
姬发急令侍从噤声,伏地陈情。
老者却道:纵有万般理由,百姓依旧身处水火。
既怀救世之心,为何按兵不动?
原来当年姬昌举兵,实因目睹殷商 ** 。
然宏愿易立,践行维艰:一则......
黄河天险本是西岐屏障,阻挡闻仲大军进犯。
如今姬发根基稳固,却仍难渡此河。
先前投奔者皆是借助西方二圣门人相助方能渡河。
更深层缘由在于这些投诚者虽武艺超群,却无运筹帷幄之才,仅可为将,无人堪当统帅重任。
听闻姬发剖析,老者抚掌而笑,伸手指向浑浊河水:你我今日相逢,正是天堑变通途之时!
话音未落,黄河异象陡生——溺水上涌归返瑶池,血海倒灌重归地府。
转瞬间怒涛平息,唯剩深渊横亘。
姬发凝视裂谷暗忖:纵无溺水之危,凡俗将士又如何跨越这万丈鸿沟?
老者忽指苍穹喝道:且看!霎时雷龙翻涌,骤雨倾盆。
奇异雨幕精准落入河床,两时辰后浊浪已漫至姬发靴边。
正欲询问,忽见无钩钓竿剧烈颤动,竟扯起条死死咬住鱼线、反被缠缚的愚鱼。
姬发见状失笑,索性盘坐观钓。
(263章)土行孙破土突袭,杨戬腾身闪避,令其扑了个空。
土行孙此刻仍带着几分醉意,只因恼怒丢了颜面,再次钻入地下,挥动绳索想要相助那道人。
然而醉醺醺的他如何敌得过清醒的姜子牙?他刚跃身准备潜入地底,忽见姜子牙袖中飞出三面小旗,牢牢钉在土行孙周身地面。
土行孙的脑袋正要触地时,却未能如往常般畅通无阻,反而像是撞上了金刚石,的一声闷响过后,他只觉头痛欲裂,紧接着天旋地转,重重栽倒在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