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骸山的怒火持续了整整三天。
浓密的火山灰如同厚重的尸布,遮蔽了ω-073星球北半球的天空,连双月的光辉都无法穿透。灰烬如同黑色的雪,簌簌落下,覆盖了山林、河流,也给陆棋庞大的树冠蒙上了一层死亡的灰色。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每一次“呼吸”(蒸腾作用)都带着灼热的颗粒感,让他原本翠绿的叶片边缘开始出现焦黄。
然而,与这外部环境的恶劣相比,陆棋意识深处却经历着一场更为剧烈的风暴。强行引导地脉能量延缓火山喷发,对他造成的负担远超预期。一条主根的断裂是显而易见的创伤,更深层次的损伤在于他整个能量循环系统的紊乱和“木质计算机”阵列的短暂过载崩溃。
他像一台超频运行后濒临烧毁的服务器,被迫进入了某种“安全模式”。大部分意识用于修复自身的创伤,重新平衡被搅乱的能量流,抚慰那几棵因参与“树网”而元气大伤的古树。银绒祖猿幼崽似乎感知到了他的虚弱,不再跑来跑去传递信号,而是安静地蜷缩在他的树根旁,用体温传递着微弱的慰藉。
就在陆棋全力进行内部修复时,他并不知道,烬骸山喷发前后那极其短暂却至关重要的能量异常波动,并未逃过悬于星球轨道之上的那双冰冷之眼。
***
时空管理局,次级监测中心。
监测员K-27紧盯着面前光幕上复杂的数据流,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屏幕上正在回放烬骸山喷发前一刻的能量读数记录。
“不对……这绝对不对……”他喃喃自语,手指飞快地操作,将能量爆发的曲线图放大,并与标准火山喷发模型进行叠加比对。
模型显示,能量积累到临界点后,应该是一条近乎垂直的、瞬间冲破阈值的爆发曲线。但实际记录的数据却显示,在爆发前的最后几秒钟,能量上升的势头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但确实存在的**平台期**,或者说**斜率减缓**。就像是一根被拉到极致的橡皮筋,在断裂前,被人用手指轻轻抵住,延缓了那么一刹那。
虽然这延缓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最终喷发依旧发生了,但这种“非自然”的痕迹,在管理局精密的分析仪器下,如同白纸上的墨点一样显眼。
更让K-27心惊的是,能量分析模块识别出,在那短暂的平台期内,有一股**外来的、带有明确引导和缓冲意图的能量场**介入的迹象!这股能量场的频率特征,与之前报告中提到的、森林区域那种“有序的低强度能量交互”模式,**高度相似**!
“人为干预……这是人为干预!”K-27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一丝发现重大秘密的兴奋,“不是自然灵能潮汐!是那个未知的智慧个体!他……它……竟然能干预地质活动?!虽然失败了,但这证明他拥有影响环境的能力!”
他立刻着手起草一份新的、紧急程度更高的报告。在报告中,他详细描述了能量曲线的异常,分析了外来能量场的特征,并得出了大胆的结论:
“**有充分证据表明,ω-073世界存在的未知智慧个体(暂称‘特派观察员’),已具备主动介入并试图改变本地自然进程(地质活动)的能力。其干预行为虽未成功阻止烬骸山喷发,但证明了其拥有超出预估的能量操控水平及意图。此行为严重违背‘非干预观察原则’,建议立即提升对该个体监控等级,并派遣‘生态特工’进行近距离接触评估,必要时采取控制措施。**”
他将“特派观察员”这个术语加上了引号,表明这并非官方指派,而是他个人对那个神秘存在的代称。报告完成后,他深吸一口气,将其标记为“紧急”,再次提交给了执行者奥罗拉。
***
奥罗拉的办公室内,气氛凝重。
她刚刚审阅完另一份关于某个濒临维度崩塌的世界线的评估报告,指尖还残留着虚拟签署“文明切除术”指令时的冰冷触感。K-27的紧急报告就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她点开报告,快速浏览着里面的数据和分析结论。当看到“人为干预地质活动”、“超出预估的能量操控”、“违背非干预原则”这些字眼时,她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刀。
尤其是看到能量场特征与森林区域活动匹配时,她几乎可以肯定,K-27口中的“特派观察员”,就是陆棋!
他竟然……已经能做到这种程度了?试图平息一座火山?哪怕只是延缓了几秒,这也远远超出了一棵“树”所能做到的极限!这不仅仅是灵性觉醒,这几乎触摸到了规则层面的干涉!
一股寒意沿着她的脊椎爬升。不是因为陆棋的能力,而是因为这份报告一旦被更高层看到,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她仿佛已经看到了审议庭那些冰冷的面孔,听到了他们毫无感情的声音:“目标个体已确认具备高风险干预倾向,评估为‘不稳定变量’,建议执行‘修剪’程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