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光艰难地穿透永夜纪元以来始终笼罩天际的厚重尘埃云,给灰败死寂的大地带来一丝微弱的、缺乏温度的照明。曙光基地——这个由林凡和他的伙伴们一手建立起来的幸存者据点,却已经在这片微光中苏醒,开始了新一天的运转。
低沉的嗡鸣声是人力发电机在运作,由基地内轮班的幸存者踩动踏板产生宝贵的电力,主要供应围墙上的探照灯和核心区域的通讯设备。炊烟从专门规划的餐饮区升起,带着食物简单的香气,那是负责后勤的人员正在熬煮混合了脱水蔬菜和肉干的糊状粥食,为所有居民提供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热量。孩子们在划定的安全区内活动,虽然衣衫旧陋,但脸上已不见最初的惊恐与麻木,偶尔甚至能听到一两声压抑的嬉笑。这一切,都依赖于周围那道日益高大的围墙所带来的安全感。
林凡站在基地中央最高的一栋三层建筑屋顶,这里是他的指挥所兼住所,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基地的全貌。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缓缓扫过每一段新加固的墙体、每一座新立起的了望塔、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防御盲点。重生带来的先知优势早已用完,如今的一切,都靠着他前世的血泪经验和这一世拼杀积累的资源,一步步艰难铸就。
“凡哥,都准备好了。”一个沉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是张大牛。这个前退伍汽车兵,如今是基地不可或缺的后勤与建设主管。他穿着一身沾满油污和灰尘的工装,脸上带着连日操劳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对自己亲手参与建造的这座堡垒的自豪感。
林凡转过身,点了点头。张大牛的可靠,是基地能够稳步发展的基石之一。“大牛,辛苦了。这段时间,兄弟们都没闲着。”
“没啥辛苦的,看着墙一天天高起来,心里踏实。”张大牛憨厚地笑了笑,走到林凡身边,一同望向下方,“按照你的要求和系统给的蓝图,第一阶段防御工事已经全部完工。围墙加高加厚到了六米,顶部铺设了防攀爬的碎玻璃和铁丝网,四角了望塔全部启用,覆盖交叉火力点。外围五十米内的障碍物基本清理干净,设置了陷坑和绊索警报区。”
林凡“嗯”了一声,这些进度他每日都有关注。但图纸上的规划和实地验收是两回事。今天,就是要对这套倾注了基地大量心血的防御体系,进行一次实战前的最终检验。
“模拟测试方案确定了吗?”林凡问道。
“确定了。”张大牛语气变得严肃,“按照你的指示,我们收集了近百个空金属罐和废轮胎,分散放置在外围不同距离。待会儿,我会带领一队兄弟,模拟不同方向、不同强度的‘畸变体’冲击。从零星游荡的小股,到有组织的大规模扑击。测试内容包括预警反应时间、火力投射密度、防御设施有效性以及内部支援调动效率。”
“好。”林凡言简意赅,“开始吧。”
他心念微动,脑海中浮现出只有他能看见的半透明系统界面。界面中央是简化版的基地三维模型,此刻模型外围代表防御工事的线条正散发着淡淡的微光。这是【多元资源兑换系统】中解锁的【初级基地防御模块】蓝图完全实现后的标志。系统界面的一角,一个代表着“防御评估”的进度条正在初始化。
随着张大牛通过手持的、由基地技术人员改造的短距对讲机下达指令,检验正式开始。
第一阶段,模拟零星畸变体骚扰。几名身手敏捷的幸存者扮演“畸变体”,从基地西侧的废墟中悄然靠近。他们刚进入外围一百米范围,设置在矮墙和断柱上的简易铃铛绊索就被触动,发出清脆的警示声。
“西侧!零星目标,数量三!”最近了望塔上的观察员立刻高声示警,同时挥舞信号旗。
围墙上负责该扇区的守卫小队迅速就位,虽然不是真枪实弹,但他们演练过无数次。弓箭手张弓搭箭(节约弹药),持矛者守住垛口,两名配备步枪的队员则负责警戒和指挥。扮演畸变体的队员在到达围墙三十米处,被模拟的“滚木礌石”(实际上是沙袋)阻挡,标志着攻击失败。
“反应速度,合格。预警系统覆盖,存在微小盲区,需增加两个预警点。”林凡在心中默记,同时注意到系统界面上的评估进度条轻微向前跳动了一丝。
第二阶段,模拟小规模尸群冲击。这次由二十多人组成的“攻击方”从南面发起,他们发出模仿畸变体的嘶吼,分散队形,快速突进。示警系统再次及时发挥作用,围墙上的守卫开始模拟投射武器。预先设置好的、由绳索控制的摆锤和钉板陷阱被触发,有效地迟滞了“尸群”的冲锋速度。扮演指挥的王浩在围墙上大声呼喝,调动预备队支援压力较大的区段。
“陷阱效果良好,迟滞作用明显。预备队调动略显迟缓,通道需要优化。”林凡冷静地分析。他看到系统评估条又涨了一小截,但颜色还是代表“初步达标”的白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