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张大牛对着那辆锈迹斑斑的重型卡车叹了口气。这辆曾经威风凛凛的解放牌卡车,如今像个被遗弃的钢铁巨兽,瘫在基地角落,轮胎干瘪,驾驶室玻璃破碎,发动机盖上积了厚厚一层灰。
“就这破车?”王浩围着卡车转了一圈,用刀柄敲了敲几乎锈穿的车门,“大牛哥,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这玩意儿还能动?”
张大牛没说话,只是打开引擎盖,探身检查。好一会儿,他才退出来,抹了把脸上的油污:“发动机没大问题,主要是长时间闲置。给我两天时间,应该能让它喘口气。”
林凡走过来,拍了拍冰冷的车壳:“这不是普通的卡车。你看这加固的车架和加厚的钢板,灾变前应该是银行运钞车或者贵重货物运输车。”
张大牛点头,眼中难得闪过一丝赞赏:“老板好眼力。这底盘结实,改装潜力大。”
基地的资源有限,但林凡还是拨给了张大牛所需的基本物资:从各处搜集来的钢板、几桶珍贵的燃油、工具箱,还有三个自愿帮忙的队员。
改装工作开始了。第一天,张大牛带着助手们彻底检修了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外表破旧,核心部件却意外地完好。当发动机终于轰鸣着启动时,围观的队员们发出一阵欢呼。
“别高兴太早。”张大牛泼冷水,“能动和能用是两码事。”
第二天开始加固车身。没有专业设备,他们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测量、切割、焊接。钢板是从附近工厂废墟找来的,尺寸厚度不一,需要精心拼接。
王浩带着战斗小组外出巡逻时,特意绕路去了报废车场,带回了几面防弹玻璃和一大卷钢缆。
“不知道用不用得上,但看着结实就拖回来了。”王浩得意地说。
张大牛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正好做驾驶室防护。”
林凡不时来看进展,每次都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一次是一箱专业工具,又一次是几罐特种防锈漆,甚至还有一本《车辆改装与加固指南》。
“老板,你从哪儿搞到这些的?”一个年轻助手好奇地问。
林凡只是笑笑:“别忘了我们有兑换系统。”但他没说的是,为了兑换这些专业物品,他几乎用光了近日收集的所有晶核。
第三天,真正的挑战来了。张大牛计划在车头加装防撞栏和简易清障装置,但缺少合适的材料和固定件。
“需要高强度钢材和至少二十个特种螺栓。”张大牛对林凡说,“普通的撑不住撞击。”
林凡沉思片刻:“我记得南边五公里处有个物流中心,灾变前好像有车辆维修厂。但那里我们还没清理过,风险未知。”
王浩立刻请缨:“我带小队去探探路!”
一小时后,王浩的小队整装出发。林凡特意嘱咐:“如有危险,立即撤退,物资其次。”
出乎意料的是,三小时后小队就回来了,不仅全员无恙,还带回来一箱专业车辆配件和几块特种钢板。
“太顺利了,反而让人不安。”王浩汇报时说,“维修厂里好像被人翻过,但留下的正好是我们需要的东西。像是...”
“像是什么?”林凡追问。
“像是有人特意给我们留的。”王浩终于说出自己的感觉,“有几箱东西摆放得太整齐了,根本不像是灾难中的混乱场面。”
林凡眉头紧锁,但没多说什么,只是让张大牛清点物资。
有了合适材料,改装工作进展神速。第五天傍晚,一个全新的钢铁巨兽呈现在众人面前。
卡车车头加装了V形防撞栏,尖锐的前端能轻易推开障碍物;驾驶室窗户覆盖着可开关的钢制护板,必要时只留狭窄观察缝;车厢用双层钢板加固,侧壁有数个射击孔;车顶甚至还搭建了一个简易了望塔,可以架设武器。
“我把它分成三个区域。”张大牛向林凡介绍,“车头驾驶室,可坐四人;中部运输舱,能载十人或相应物资;尾部工具舱,存放燃油、武器和维修设备。”
最令人惊喜的是,张大牛巧妙地利用废旧零件组装了一套简易的外部防护系统——车门通电装置(需要连接车载电源),能在短时间内释放高压电击退试图攀车的敌人。
“叫它‘移动堡垒’怎么样?”一个队员兴奋地建议。
王浩围着改装完毕的卡车转了好几圈,吹了声口哨:“大牛哥,你真是神了!这大家伙能撞死那些狗娘养的畸变体!”
就在这时,负责警戒的哨兵突然发出警报:“南面有情况!”
所有人立刻进入战斗位置。林凡举起望远镜,看到南面约一公里处,有三个身影正蹒跚向基地方向走来。看起来是普通幸存者,但行动方式有些奇怪。
“王浩,带一队人开车去看看。”林凡下令,“正好试试新车。记住,保持警惕,保持距离。”
王浩兴奋地跳上驾驶室,张大牛坐在副驾指导操作。五名全副武装的队员爬进运输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