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密室顶流逃生指南 > 第37章 他删了报告,却删不掉同步率

沈知白的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停顿了三秒。

演讲厅的顶灯在镜片上投下冷白色的光斑,像一粒冰渣嵌进瞳孔。

他喉结动了动,装作整理袖扣的样子,将手机往掌心又按了按——金属边角硌进皮肤,留下一道微红的压痕。

空气里弥漫着投影仪过热的焦味,混合着前排学术委员们香水与墨水的气息。

邮件附件里那张脑波同步率曲线图像一根细针,正扎进他维持了二十年的学术自信里——峰值87%的交缠曲线,竟出现在魏青和杨幂情绪崩溃后的静默相拥时刻,而不是他模型里标注的“理性协商阶段”。

耳机里传来自己刚才的声音回放:“科学的共情需要……可控变量与可重复路径。”可此刻,那声音干涩得如同实验室里常年运转的除湿机,嗡嗡作响,却吸不走心头的潮意。

“沈教授?”主持人的声音从耳麦里传来,带着一丝迟疑,“您刚才说‘科学的共情需要’——”

“设备故障。”沈知白突然扯松领带,布料摩擦颈侧皮肤,激起一阵刺痒。

镜片后的目光扫过第一排的学术委员们,有人低头翻笔记,有人交换眼神。

他抓起笔记本电脑的动作太急,电源线“啪”地砸在演讲台上,惊得第三排的学生低声倒吸凉气——那声音像玻璃试管猝然碎裂,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后台控制室的空调呼呼地吹着,冷风贴着衬衫下摆钻进腰际,激起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

沈知白的指节在键盘上敲得发白,每一次敲击都伴随着显示器蓝光在他脸上跳动,如同心跳监测仪的节律。

当他调出“镜语迷宫”密室的原始脑波记录时,后颈的冷汗顺着衬衫领口滑进脊椎,像一条冰冷的蛇蜿蜒而下。

被他团队提前标记为“无效干扰”的那十分钟数据,此刻正完整地展现在屏幕上:两个颤抖的波形从32%开始攀升,在魏青说出“我不敢松手”时突然拔高,最终在拥抱的三秒内达到87%的峰值。

“这不可能。”他重重地拍了下桌子,震得咖啡杯边缘溅出一圈褐色痕迹,惊得助理小陈差点打翻手中的文件。

“去查监控!谁动了数据备份?”

“沈老师,”小陈的声音带着颤音,“昨天技术部说……说林昭昭的团队申请过数据调阅,不过走了正规流程——”

“闭嘴!”沈知白猛地合上电脑,黑色皮质外壳撞出清脆的响声,像一声判决落锤。

他盯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橙红的晚霞正被灰蓝吞噬,像一场缓慢的溃败。

喉间泛起苦涩,仿佛吞下了整片锈蚀的电路板。

二十年来他用“可控情感”搭建的学术王国,此刻正被一个没读过心理学学位的密室设计师,用最原始的情绪数据撕开一道裂缝。

凌晨两点,“心镜工坊”的会议室亮如白昼。

灯光刺得他眼球发胀,指尖触到U盘边缘时,金属的凉意顺着神经窜上大脑。

沈知白将U盘重重地拍在会议桌上,投影屏上跳动着“镜语迷宫”的所有公开记录:“删,全部删。”他的声音像砂纸摩擦一样,每吐一个字,喉咙就灼烧一次,“内部报告写‘非标准化干预存在诱导风险’,明天十点前必须发到各平台内容部。”

“沈教授,这样会不会太——”

“我要的是干净。”沈知白扯松袖扣,露出手腕上的银表,那是他三十岁获得“年度心理科学奖”时导师送的。

表盘在强光下泛着冷光,秒针走动的声音微弱却清晰,像倒计时。

他的话被手机震动打断。

未读短信来自陆明远,两人曾是实验室最默契的搭档:“老沈,你删了三次,但每一次都留下了同步痕迹。”——后面跟着一行小字:“共聆协议会记录每一次‘擦除尝试’。”

沈知白的瞳孔骤然缩小。

他猛地抬头看向数据组组长,对方正低头摆弄平板,指节泛白。

同一时间,“昭心密室”的阁楼里,林昭昭正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绿色进度条。

风扇低鸣,窗外雨滴敲在铁皮檐上,节奏错落如心跳。

陆明远的密信就摊在键盘旁,字迹被咖啡渍晕开了一点:“共聆协议已启动,他删得越干净,痕迹越明显。”她点击“合并分析”键,五组双人密室的脑波数据像活过来的游鱼,在屏幕上交织成一片金色的网。

“当个体放下‘控制欲’时,前额叶与边缘系统的连接强度提升3.2倍。”她对着录音笔念出结论,笔尖在稿纸上重重地画了一道线,“这才是共情的生理基础。”凌晨三点的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带着湿冷的泥土味,吹起桌上的《情绪共振白皮书》初稿,纸页翻到最后一页,她补了句:“欢迎复现,只要你们敢测真实的人。”

“昭昭姐!”陈小满的敲门声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翅膀扑棱声划破夜空。

她举着手机冲进来,屏幕里是份内部备忘录:“赵倩写的《综艺心理干预白皮书》草案,说非持证人员不能参与心理机制设计!”

林昭昭的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划过,冷笑从嘴角蔓延开来,像电流窜过面部神经。

她扯过椅背上的外套,把打印好的草案往腋下一夹:“走,去平台。”

沈巍的办公室还亮着灯。

门缝透出一线暖黄,林昭昭把手机贴上识别区——三天前评审会上,他悄悄给了她临时访客权限,“以防万一。”门“嘀”地一声开了。

这位内容总监正揉着太阳穴看报表,听见动静抬眼:“你怎么进来的?”

“你说过,信任需要基础设施。”她扬了扬手机,“这是你给我的密钥。”

她把装订整齐的草案拍在他桌上,封皮上“心理干预”四个字被她用红笔圈了又圈:“您说过要‘信任的基础设施’——现在,我给您一个看得见的证据。”

沈巍的目光在草案和她递来的《情绪共振白皮书》间来回移动。

他抽出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了两笔,笔尖划纸的沙沙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突然抬头:“你知道这会动多少人的蛋糕?”

“所以需要您的基础设施。”林昭昭迎着他的目光,“脑波同步率能测,情绪图谱能查,所有数据都公开可验证——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标准,是真实的标准。”

三天后,晨光再次洒进技术评审中心的大厅。

林昭昭已换下昨夜的外套,穿上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鞋跟敲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坚定的回响。

她站在后台听着主持人的声音:“经独立专家组评审,‘情绪共振图谱’被纳入《心理类综艺设计标准》附录b,成为首个由女性设计师提出的行业技术指标。”她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沈巍发来的纸条照片:“他说你赢了这一局。”

当晚,林昭昭推开“废弃剧场”的铁门。

锈蚀的铰链发出呻吟,像一声久违的叹息。

这里曾是她和奶奶设计第一个情感密室的地方,如今四面墙嵌满了声控灯。

她按下“情感留存系统”的开关,熟悉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魏青的哽咽、杨幂的叹息、脑波同步成功的提示音,像一串被串起来的星子,在黑暗中轻轻闪烁。

“昭昭。”老周的声音从“声音传递站”传来。

这位跟着奶奶修了三十年密室的老匠人正弯腰往信箱里放什么,“我刚整理老屋,翻出这个。”他直起腰,掌心躺着枚生锈的螺丝钉,“当年你奶奶说,有些门总关不上,是因为少了颗愿意被拧进去的钉子。”

林昭昭接过螺丝钉,铁锈在指尖留下淡淡的棕红痕迹,突然想起今早医院的电话。

奶奶醒了,声音还是那么轻:“带录音笔来,我要听听你设计的门。”她转身要走,眼角瞥见LEd屏上的新标语正在滚动:“真实,是最难逃的密室——也是唯一能走出去的门。”

夜色渐深时,“心镜工坊”顶楼的会议室突然亮起灯。

沈知白扯掉领带扔在桌上,投影屏映得他脸色发青。

窗外整座城市灯火如织,像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图谱,而他正被一点点排除在外。

他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发表论文时,导师说:“真正的科学,不是建造高墙,而是打开门。”可他建了太多墙,如今连退路都成了别人的入口。

助理小陈站在门口,指甲在平板边缘刮出一道浅痕。

他曾是林昭昭研究生时期的同门,那次学术听证会上,是沈知白压下了他的署名。

此刻他声音比外面的风还冷:“沈教授,平台技术通报发布了。”

“通知所有人。”沈知白终于开口,指节敲在桌上,像敲在一口即将封闭的棺盖上,“明早八点,紧急闭门会议。”

屏幕上的数据仍在跳动,87%的峰值像一颗不肯熄灭的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