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密室顶流逃生指南 > 第142章 人设工厂的裂缝

密室顶流逃生指南 第142章 人设工厂的裂缝

作者:00后阿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2:10:44

林昭昭的指尖还停在温变文字上,手机在桌面震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她收回手,屏幕亮起的瞬间,“粉丝站站长阿哲”的头像在微信对话框里炸开——是条群消息链接,标题刺目:《我带你们骂了林昭昭三天,可她让我们看到了程野十年没流过的眼泪》。

她点开的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什么。

长文开头是阿哲抖着手指打字的视频,背景里能听见抽鼻子的声音:“三天前我举着‘林昭昭毁人事业’的灯牌在节目组门口骂她,今天我对着程野哭花的脸跪下来道歉。”镜头微微晃动,仿佛他情绪不稳的手掌在颤抖;文字一行行浮现,带着未加修饰的错别字和回车换行的急促节奏。

屏幕上的时间线被做成了动态图,从程野三年前第一次出现在心理科的记录,到周维工作室与“情绪管理机构”的合作邮件,最后定格在直播未删减版里程野手腕上的针孔——那处皮肤泛着微微红肿,像是被反复穿刺又刻意遮掩过的伤痕。

“我们追的不是人,是剧本。”这句话浮现在画面中央,字迹由淡转浓,如同血滴渗入纸背。

手机在掌心发烫,林昭昭的拇指悬在“转发”键上,最终轻轻点进评论区。

输入框里“谢谢”两个字打了又删,最后只发了句:“谢谢你,让真实有了回音。”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听见窗外梧桐叶被风卷起的声响,沙沙作响,像极了奶奶当年翻心理病例时,纸张窸窣的轻响——那声音干涩而陈旧,夹杂着老式档案柜开启时金属滑轨的吱呀声。

她闭了闭眼,仿佛看见奶奶戴着老花镜,指尖摩挲着一页页泛黄的评估报告,低声念出某个孩子的情绪障碍诊断。

凌晨两点的“人设工厂”顶楼会议室还亮着灯。

周维扯松领带,投影仪的冷光打在他发青的脸上,映得额角细密的汗珠如露水般闪烁。

台下坐着的艺人有的低头刷手机,荧蓝的光映在瞳孔中跳动;有的盯着自己涂了护甲油的指甲,指尖无意识地刮擦着桌沿,发出细微刺耳的“咯吱”声。

程野的直播还在循环播放,那个在镜头前背了十年“阳光大男孩”台词的人,此刻正蜷缩在密室角落,膝盖抵着胸口,声音破碎得不成句子:“妈妈……你听见我敲门了吗?我好冷……我想回家……”他的呼吸断续,像被无形的手扼住喉咙,每一声都带着哽咽后的抽气颤音。

“从今天起,所有心理类综艺暂停。”周维的声音比投影仪的光还冷,每一个字都像冰棱砸在地上,“情绪管理方案……暂时搁置。”

有人小声嗤笑:“周哥,这叫搁置?程野现在热搜第一是‘被经纪人逼疯’,我们还接什么综艺?”

“闭嘴。”周维抓起遥控器砸向投影幕布,画面里程野的脸被砸成雪花点,滋啦作响的电流声在寂静会议室里格外刺耳。

他突然想起十年前在心理系读研时,导师指着案例说:“情绪是可以被引导的。”那时他在笔记本上写:“引导=管理=可控。”可现在,程野手腕上的针孔像无数根针,扎穿了他精心构建的“情绪系统”。

那些曾被他视为变量的数据、可调校的心理参数,此刻都在那一道道微小却真实的伤口中溃败。

散会后,助理小黎抱着一摞文件站在门口,欲言又止。

走廊尽头的灯光昏黄,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地毯上像一道沉默的裂痕。

周维挥挥手:“想说辞职就说,我不拦。”

“周哥,程野醒了。”小黎把手机递过去,屏幕里是程野苍白的脸,嘴唇干裂,眼神涣散地望着天花板,对着医生喃喃:“我想停药,但我怕……不会做人了。”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重重砸在空气里。

周维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摩挲,指尖触到冰冷玻璃,仿佛在抚过某个早已破碎的梦。

他转身走向办公桌,抽屉最深处躺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程野十三岁时的心理评估报告——那是他当年为了研究“明星情绪管理”特意收集的案例。

照片里的小男孩抱着变形的玩具熊,眼睛里还没有后来那些训练出来的笑,只有怯生生的光,像被困在玻璃罩中的萤火虫。

“我只是想证明……情绪可以被管理。”他对着空气喃喃,把“人设工厂”的镀金铭牌从墙上摘下。

金属边角刮过墙面,留下道细长的划痕,像极了程野密室里那些随体温显现又消失的温变文字——它们曾是隐秘的密码,如今却成了无法抹去的控诉。

碎纸机的轰鸣响起时,小黎已走到电梯口。

她摸出手机,屏幕上躺着条新消息:“如果你想做真正的造型师,‘昭心密室’缺个形象顾问。”发件人是林昭昭。

电梯门开的瞬间,阳光涌进来,暖意扑面,照得她眯起眼。

她仰头看天,第一次发现写字楼间的天空不是灰色的——而是浅蓝渐染橙粉,云朵边缘镀着金边。

她想起上周帮程野补妆时,他对着镜子说:“小黎姐,我笑的时候,你说我像不像提线木偶?”那时她只是笑着敷衍,如今她终于能回答:“不像了。”她按下回复键:“好,这次我想帮人,不是包装人。”

林昭昭的工作室里,老陈寄来的快递正摊开在桌上。

三天前她拜托的精神科医生终于回了信,密封袋里的医疗记录纸页泛黄,边缘微卷,散发着淡淡的樟脑味。

“氟西汀”“阿普唑仑”的药名在灯光下格外刺眼,墨迹略显褪色,却依旧清晰得令人心悸。

她没有像往常那样联系媒体,而是打开扫描仪,将关键页转换成pdF,附上备注:“艺人非治疗性使用情绪调节药物案例”,匿名发送到国家卫健委心理监管司的邮箱。

“叮——”

新的提示音从“共情回音壁”后台弹出,清脆如钟。

她点开最新的来电记录,47条匿名语音安静地躺在列表里。

第23条的备注是:“被经纪人要求每天吃半片奥氮平,说这样上台不会紧张。”她戴上耳机,按下播放,传来一段压抑的女声,带着轻微颤抖:“我……我已经三个月没做过噩梦了,但我也……再也哭不出来。”林昭昭摘下耳机,揉了揉发酸的眼眶,指尖残留着耳机外壳的凉意。

窗外的天已经泛起鱼肚白,晨雾缭绕,霓虹灯渐次熄灭。

她起身走向“记忆赎回所”展厅,木地板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玻璃展柜里,程野那场直播的原始数据盘闪着幽蓝的光,像一颗沉睡的心脏。

旁边的新铭文是她亲手写的:“有些眼泪,曾被当成流量。但今天,有人终于愿意,为真实作证。”

晨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展柜上,数据盘的影子在地面投出个小小的光斑,微微晃动,如同呼吸。

林昭昭打开笔记本电脑,新文档的标题是“共情守则第五条”,光标在“当世界要求你表演坚强”后面闪烁。

她敲下最后几个字:“允许软弱,就是最大的勇敢。”

楼下传来快递员的吆喝声,林昭昭探头望去,看见穿制服的小伙子抱着个长条纸箱往工作室走。

纸箱上贴着“易碎品”的标签,透过半透明的包装纸,能隐约看见里面装着——面具。

一张张空白的、光滑的、等待被赋予表情的面具轮廓,在晨光中静静排列。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渐次亮起的霓虹灯上。

风吹动窗帘,拂过她的脸颊,带着城市清晨特有的微凉与希望。

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无数沉默的心跳中蔓延。

而属于下一个故事的线索,已经随着那箱面具,轻轻叩响了“昭心密室”的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