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密室顶流逃生指南 > 第132章 深渊里的回声课

密室顶流逃生指南 第132章 深渊里的回声课

作者:00后阿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2:10:44

林昭昭盯着手机屏幕上的短信,指腹轻轻蹭过“特藏室”三个字,指尖传来一丝微凉的触感,仿佛那两个字是用冰水写成的。

凌晨三点的工作室寂静得能听见笔尖在便签纸上洇开的声音——那是她方才给林薇写倾诉舱开放时间时留下的墨点,此刻倒像颗凝固的泪。

纸面微微凹陷,墨迹边缘晕染出毛茸茸的绒边,像是某种情绪渗入纤维深处。

“叮”的一声,李医生又发来条消息:“九点我在侧门等你,带身份证。”

她这才惊觉窗外已泛起鱼肚白,天光如薄纱铺在窗框上,映得桌角的文件堆泛出灰蓝的冷调。

她连忙翻出压在文件堆里的旧钱包,夹层里还塞着母亲的老照片。

皮质钱包早已干裂,掀开时发出细微的撕拉声,一股陈年皮革与尘埃混合的气息扑鼻而来。

照片边缘起了毛,红砖墙前的年轻女人穿着白衬衫,眉眼与她有七分相似,门楣上“心理学会档案特藏室”的字迹淡得像要融化在风里。

她用拇指摩挲着那行字,指尖触到纸面轻微的凸起,仿佛有人曾无数次描摹过它。

心理学会的老楼比照片里更显陈旧。

青砖被雨水泡得发黑,墙根处爬满苔藓,踩上去会留下湿滑的印子。

李医生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西装,正踮脚擦侧门玻璃上的雨痕,袖口磨出了细线头。

见她过来立刻直起腰:“昭昭,这边。”

金属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像是锈蚀的骨头在摩擦,特藏室的霉味裹着纸页陈香扑面而来,整面墙的铁皮档案柜在昏黄灯光下泛着冷光,像一排沉默的墓碑。

“林晚秋,2001级应用心理学硕士。”李医生抽出一本硬壳档案,封皮上的手写姓名被塑封膜保护着,“当年她是沈教授最器重的学生,可入学第三年突然申请退学。”

林昭昭的指尖在档案袋封口处顿住,纸沿划过皮肤,带来一阵细微的刺痒。

她从未听奶奶提过母亲读研究生的事——记忆里的母亲总是蹲在阳台浇那盆奄奄一息的绿萝,偶尔抬头对她笑,眼角有和自己一样的泪痣。

那时阳光穿过藤蔓,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影,水珠从叶尖滴落,敲在搪瓷盆里,清脆如钟。

档案展开的瞬间,她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血液冲撞耳膜,嗡鸣不止。

退学申请最末附着张便签,纸边被咖啡渍染成褐黄,字迹却清晰如昨:“我不走,谁来提醒他们——共情不是技能,是敬畏。”墨色略深,似是用力写下,笔锋带着颤抖的倔强。

“她当时在筹备‘共情实验室’,想证明情感共鸣无法被量化培训。”

李医生推了推眼镜,镜片反着冷光,“可院方说实验数据不够严谨,学生们又急着把理论写成爆款课程……”他顿了顿,“你昨天上热搜的‘谁在贩卖共情’,和二十年前那场争论,像照镜子。”

林昭昭喉咙发紧,掏出手机要拍照:“我能——”

“不行。”

李医生按住她手背,力度不大却坚定,掌心温热而粗糙,“这些原件属于学术机密,连复印件都要登记用途。”

他从西装内袋摸出把铜钥匙,钥匙齿上缠着褪色的红绳,“这钥匙我一直贴身带着。当年晚秋姐最后一次来见沈老师,走的时候把这条红绳系在了钥匙上,说‘如果有一天她的孩子来找答案,就交给她’。”

“我们上去吧。”李医生转身走向幽暗的楼梯,每一步都像踩在时间的裂缝上。

老旧感应灯忽明忽暗,照见墙上剥落的漆皮和某届学生用粉笔写的“共情不死”。

木阶在脚下呻吟,灰尘簌簌落下,沾在林昭昭的手背上,痒得像有蚂蚁爬过。

老楼三层的木门结着蛛网。

林昭昭捏着钥匙的手沁出薄汗,金属的凉意渗入掌心。

锁孔转动时发出闷响,仿佛某种沉睡多年的东西被唤醒。

霉味更重了,却混着淡淡柠檬香——是老式樟脑丸的味道,藏在抽屉深处的那种,带着童年药箱的记忆。

黑板上的板书还停在半道,“共情五阶:一静、二听、三感、四忍、五……”最后那个“五”被擦过又没擦净,粉笔灰簌簌落在讲台上,像一场未完成的雪。

她拉开最里侧的抽屉,一本硬皮登记册躺在积灰里。

封面上“共情实践课学生登记”几个字是沈知白的笔迹,翻到中间页,“林晚秋”的签名刚劲有力,旁边“许蔓”二字稍显圆润,显然是成年后补签的。

再往下,一行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刺进眼底:“我也想学。”落款“小蔓,9岁”。

就在她指尖拂过那行字时,背后传来极轻的脚步声,像是有人在走廊尽头迟疑地停下。

“昭昭?”许蔓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她抱着个牛皮纸袋站在逆光里,“李医生说你在老楼……”她的目光落在登记册上,脚步猛地顿住。

林昭昭把登记册转向她。

许蔓的指尖刚碰到那行“小蔓,9岁”,就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

她蹲下来,额头抵着桌面,声音闷哑:“那年老师病重,我每天下了课就去医院陪她整理资料……”她吸了吸鼻子,“有天回家,看见妹妹蹲在玄关哭,说在学校被同学笑‘没妈教’。我骂她不懂事,却忘了……”

她抬起头,眼尾泛红,“她也会羡慕我能跟着老师学本事。”

“明天来‘记忆赎回所’吧。”许蔓突然说,“我想给白语开一场私人回溯课。不放理论,只放当年的录音。”

林昭昭想起白语蜷缩在沙发里撕直播稿的模样,想起她带着鼻音说“我不是想救人,是想被救”的哽咽。

她点头:“但我要加个情绪缓冲系统——如果她想操控对话,灯光会骤暗,同时播放童年铁门敲击声。”她说这话时,脑海闪过上周调试失败的原型机画面:那次模拟极端情绪崩溃时,一道红光和金属撞击声竟让测试者停止了抽搐。

“也许……可以试试那个。”

“好。”许蔓摸出手机翻录音,“老师的录音笔我保存着,里面有母亲临终前的话,有晚秋姐退学前的独白……”她顿了顿,“也有白语七岁时,蹲在孤儿院铁门后敲铁栏的声音。”

“那是沈老师做的田野记录。”许蔓低声补充,“她说每个被忽视的孩子,都值得被听见。我们偷偷带着微型录音机去探访过几家机构……这一段,是白语唯一一次愿意开口说话。”

雨丝斜织进窗棂时,她们已将录音机搬进了“记忆赎回所”深处那间小木屋。

这里原是仓库,如今四壁贴满吸音棉,中央只放着一张藤椅,像一座微型祭坛。

林昭昭调试完灯光系统,看见白语脖颈处的脉搏跳得飞快,像只受了惊的小鸟。

“我们今天不分析,只陪一个人,把话说完。”沈知白的声音从老式录音机里流出,带着电流杂音,沙沙如风吹过枯叶。

白语猛地抬头,眼睛亮得吓人。

第一段录音是许蔓母亲的声音,虚弱却温柔:“蔓儿,姐姐对不起你……可你昭昭姐的母亲,也不能没有妈。”白语的呼吸突然急促,手伸向桌上的暂停键。

林昭昭按下遥控器,顶灯瞬间转为血红色,“哐当、哐当”的铁门敲击声在屋里回荡,金属撞击的震动仿佛从地板传至脊椎。

白语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印,眼泪大颗大颗砸在蓝布衫上,布料吸水变深,洇出一朵朵湿痕。

第二段录音里,林晚秋的声音带着年轻的倔强:“我宁可烧掉笔记,也不让这门学问变成表演。”白语突然从摇椅上滑下来,跪在地板上,对着空气嘶喊:“我不是表演!我只是……只是想有人看我一眼!”

她的声音里带着七岁小女孩的哭腔,“孤儿院的铁门那么高,我敲啊敲啊,没人来应……”

许蔓冲过去抱住她,像抱住当年那个蹲在玄关哭的妹妹:“小蔓,这次姐不走了。”白语先是僵硬,接着反手攥住许蔓的衣角,哭得浑身发抖。

林昭昭退到门口,摸出随身的笔记本。

钢笔尖落在“共情守则”第二页,写下:“真正的共情,始于承认自己从未被好好听过。”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轻响,像有人在低语回应。

窗外不知何时起了风,檐角的“共情回音壁”木牌被吹得轻晃,发出“吱呀”的轻响——那四个字是沈老师亲笔题写,许蔓曾在群里解释:“那是她们给这个秘密支持网络起的名字,取自沈老师常说的一句话:‘真正的倾听,会在灵魂深处激起回声。’”

她合上笔记本时,瞥见许蔓掏出手机在群里发消息——“共情回音壁”的志愿者群头像正在疯狂跳动。

明天,会有新的故事要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