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晚风带着几分凉意掠过军营的白杨林,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夜的静谧。陆庭州坐在宿舍的书桌前,指尖刚触碰到冰冷的电话听筒,铃声便准时响起,屏幕上跳动着的“青燕”二字,瞬间让他紧绷了一天的神经松弛下来。
“庭州,忙完了吗?”电话那头传来苏青温柔的声音,带着家乡特有的软糯调子,像是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他周身的疲惫。
“刚忙完,正想给你打过去。”陆庭州靠在椅背上,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意,连日来积压在心头的压力,仿佛在听到她声音的那一刻,就消散了大半。这次重回岗位,他被委以重任,负责统筹一项重要的后勤保障改革工作,涉及人员调整、物资调配、流程优化等诸多繁杂事务,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
“那就好,没耽误你休息吧?”苏青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关切,“今天工厂里发生了件趣事,跟你说说乐呵乐呵。”
不等陆庭州回应,苏青便自顾自地讲了起来:“咱们工厂新招了个小姑娘,叫杏花,手脚麻利学得也快,就是胆子小。今天上午来了个大客户,要订五百套工装,我让杏花去给客户介绍面料和款式,她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脸憋得通红,最后还是老陈帮她解了围。你猜怎么着?下午那客户来签合同,特意夸杏花实在,说看她那紧张劲儿,就知道咱们的产品肯定没猫腻,还说以后要长期跟咱们合作呢!”
苏青的语气带着笑意,把这件小事说得绘声绘色,陆庭州仿佛能看到杏花那窘迫又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这小姑娘还挺有福气,误打误撞还得了客户的信任。”
“可不是嘛!”苏青接着说,“还有啊,家里的石榴树今年结得特别多,红彤彤的挂满了枝头,孩子们放学就围着树转,吵着要摘。我让老王搭了个梯子,摘了满满一筐,甜得很,等下次给你寄东西的时候,给你捎上点,让你也尝尝家乡的味道。”
她絮絮叨叨地分享着家里的琐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老人的身体状况、工厂里的生产进度,甚至连院子里的月季花又开了几朵,都一一说给陆庭州听。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字字句句都透着烟火气,让远在军营的陆庭州,仿佛置身于温暖的家中,感受到了久违的踏实与安心。
“对了,工厂新引进的那批缝纫机已经调试好了,效率比以前高多了,工人们都夸好用。”苏青话锋一转,说起了工厂的进展,“之前你担心的产能问题,现在完全解决了,上个月的订单已经全部交付,这个月又接了好几个新单子,咱们的‘青燕’牌服装,现在在周边几个县城都小有名气了呢!”
陆庭州听着,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苏青能把工厂打理得这么好,背后付出了多少辛苦。白天要盯着生产、对接客户、管理工人,晚上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却从来没在他面前抱怨过一句,每次打电话,总是捡着开心的事说,就是怕他在部队分心。
“你辛苦了,青燕。”陆庭州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满心都是心疼,“工厂的事不用太拼,照顾好自己和家人最重要。”
“我不辛苦,你才辛苦呢!”苏青立刻反驳道,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你在部队扛着那么大的压力,吃不好睡不好的,我在家把日子过好,把工厂打理好,就是想让你没有后顾之忧,能安心工作。”
她顿了顿,又柔声叮嘱道:“你在那边一定要按时吃饭,别总凑活,晚上别熬夜太晚,再忙也要注意休息。我知道你责任心强,想把工作做好,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是身体垮了,什么都白搭。”
这样的叮嘱,苏青每天晚上都会说上几句,看似唠叨,却满含着浓浓的爱意。陆庭州从不觉得厌烦,每次都认真地听着,一一应下。他知道,这是苏青表达关心的方式,也是支撑他熬过一个个艰难时刻的力量。
挂了电话,陆庭州看着桌上放着的相框,照片里苏青抱着小女儿,他牵着大儿子,一家人笑得眉眼弯弯。心里暖意融融,原本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连日来的疲惫也减轻了不少。他知道,不管他在外面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压力,家里总有一个人在为他牵挂,为他守候,这份牵挂,就是他勇往直前的底气。
除了每天的电话陪伴,苏青还会定期给陆庭州寄去包裹,里面塞满了家乡的特产和精心准备的营养补品。
每次收到包裹,都是陆庭州最开心的时候。包裹里的东西不多,却样样都透着苏青的细心。有母亲亲手晒的笋干、腌的腊肉,有孩子们特意为他挑选的野山果,还有苏青托人从乡下买来的土鸡蛋、小米、核桃等纯天然的食材。这些东西,都是陆庭州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带着家乡的烟火气和家人的思念,让他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苏青还特意咨询了医生,根据陆庭州的体质,准备了不少营养补品。有补气养血的红枣枸杞,有提神醒脑的西洋参片,还有缓解疲劳的黄芪。她在包裹里附上一张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红枣枸杞每天泡水喝,一次五六个就够了;西洋参片可以含服,也可以煲汤,别多吃,容易上火;黄芪煮水喝,能缓解疲劳,记得饭后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