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客厅,给木质家具镀上一层暖光。苏青正在整理工厂的订单档案,将一份份合同按日期分类归档,动作细致而认真。经历过李干事诬陷的风波后,她对“证据留存”和“风险防范”有了格外深刻的认识,看着手中整齐的单据,忽然想起陆庭州在部队的工作——后勤采购、物资调配等事务同样涉及大量流程和凭证,若是不注意留存,难免会再次给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
陆庭州刚陪孩子们在院子里玩完,擦着额头的汗水走进屋,看到苏青对着一堆单据若有所思,便走过去坐下:“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苏青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几分认真:“我在整理工厂的订单,想着上次的事,就觉得不管做什么,保留证据都太重要了。”她顿了顿,话锋转向陆庭州,“庭州,你在部队负责后勤保障,采购、调配这些工作,是不是也会涉及很多单据和流程?”
“是啊,每天都要处理不少采购合同、物资领用单、会议记录之类的。”陆庭州点点头,没太明白苏青的意思。
“那你平时都会把这些东西妥善保存好吗?”苏青追问,语气里带着一丝关切,“比如采购时的报价单、双方签字的合同、验收记录,还有开会时的会议纪要,是不是都会分类归档,留存好原件?”
陆庭州回想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以前觉得只要流程合规,单据齐全能应付检查就行,保存得不算特别细致,有时候一些临时的会议记录,事后也就随手放起来了。”
“这可不行。”苏青放下手中的档案夹,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上次李干事就是利用你出差、单据管理不够细致的漏洞,伪造了采购单据诬陷你。如果当时你所有的采购流程都有完整的证据链——比如出差前的工作交接记录、代签的授权说明、每一笔采购的报价对比单,他根本就没机会钻空子。”
她拿起工厂的一份采购合同,指着上面的签字和盖章:“你看我们工厂,现在不管是大额采购还是小额支出,都会保留完整的凭证。报价单要至少三家供应商的,合同要双方签字盖章,送货时有验收单,付款时有发票,每一步都留痕,就算以后出了问题,也能拿出证据说清楚。”
陆庭州看着苏青手中的合同,又想起李干事伪造的那份单据,心里顿时警醒起来。他之前确实有些疏忽,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却忽略了人心险恶,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很可能会成为别人攻击自己的武器。
“你说得对,是我太大意了。”陆庭州的神色变得凝重,“以前总觉得只要自己不做错事,就不用担心被人陷害,却忘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当时我能把采购档案管理得更规范,把代签的授权手续办得更齐全,李干事也没那么容易伪造证据。”
“不是说要让你疑神疑鬼,而是要做到有备无患。”苏青的语气缓和下来,眼神里满是关切,“你在部队工作,接触面广,难免会遇到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以后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保留好所有证据,比如采购时的每一份报价单、双方签订的正式合同、物资验收时的签字记录,还有开会时的会议纪要,不管大小,都要分类归档,妥善保存。”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涉及到工作交接、代办事宜时,一定要有书面的授权说明,让相关人员签字确认,最好能在单位内部系统或者上级那里备案。这样就算以后出了问题,也能清晰地分清责任,不会被人钻了空子。”
陆庭州认真地听着,把苏青的话一一记在心里。他知道,苏青不是在小题大做,而是用亲身经历提醒他,风险往往藏在细节里,只有做好防范,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我记住了,以后一定注意。”陆庭州握住苏青的手,语气坚定,“回去之后,我就把之前的采购单据、会议记录都整理一遍,分类归档。以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严格按照流程来,每一步都留好证据,绝不马虎。”
苏青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放心地点点头:“还有,遇到有人让你做不合规的事,或者想走后门、搞暗箱操作时,除了坚决拒绝,最好也能留下相关证据,比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之类的,保护好自己。”
“嗯,我知道了。”陆庭州深有感触地说,“这次的事给我敲响了警钟,以后工作中不仅要坚守原则,还要学会保护自己。你的这些建议太重要了,帮我规避了很多潜在的风险。”
周末结束后,陆庭州归队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整理工作档案。他把办公室里堆积的各类单据、合同、会议记录全部找出来,按照“采购类”“调配类”“会议类”“交接类”等进行分类,然后逐一编号、登记,放进专门的档案柜里,还制作了详细的目录,方便日后查阅。
为了规范证据留存流程,他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后勤处工作证据留存细则》,明确规定:所有采购项目必须保留至少三家供应商的报价单、正式签订的合同原件、物资验收单、发票等完整凭证;会议记录必须由参会人员签字确认后归档;工作交接、代办事宜必须有书面授权说明,经上级批准后备案;涉及重要事项的沟通,尽量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在沟通后做好记录,让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