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炽热而明亮,透过厂房的窗户,洒在刚平整好的地面上,映出斑驳的光影。苏青站在空旷的厂房里,指尖划过墙壁上预留的设备摆放标记,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这里将是“苏青定制”从手工小作坊走向现代化工厂的起点。但憧憬之余,更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开工厂需要购置设备、装修厂房、招聘培训工人,算下来至少需要3万元启动资金,而目前账户里的结余只有1万多元,资金缺口不小。
“资金是开厂的关键,必须加快积累速度。”苏青在团队会议上坚定地说,“从这个月开始,咱们调整营收分配,每月净利润的70%专门存起来作为开厂资金,剩下的30%用于日常运营和工人福利。同时,咱们还要优化定制业务,适当提高部分高附加值产品的单价,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这个决定得到了团队的一致支持。刘嫂说道:“开工厂是咱们共同的目标,只要能早日把工厂开起来,我们愿意暂时少拿点福利。”赵秀莲也附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婚宴装,做工复杂、耗时久,适当提价合情合理,客户也能理解。”
营收分配调整方案很快落地。苏青专门开立了一个“开厂资金专用账户”,每月核算完净利润后,第一时间将70%的资金转入该账户,由陈巧负责登记管理,每笔收支都记录在案,定期向团队公示,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以前每月净利润的50%用于工人福利和团队建设,现在调整为30%后,苏青并没有降低工人的基本工资,而是减少了额外的团建支出和临时补贴,同时承诺:“等工厂开工后,不仅恢复福利,还会给大家涨工资、分股份,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工厂发展的红利。”
工人们对此表示充分理解,大家都把开工厂当成共同的目标,干活更加卖力。以前遇到加班,偶尔会有抱怨,现在为了早日凑齐开厂资金,大家主动提出加班赶订单,甚至放弃了部分休息时间,只为多接一笔订单、多赚一点利润。
接下来是优化定制业务、提高单价。苏青经过仔细分析,将产品分为三类:基础款(日常装、简单亲子装)、进阶款(职业装、工装)、高端款(婚宴装、礼服、复杂定制装)。基础款和进阶款的客户对价格敏感度较高,暂时不调整单价;高端款尤其是婚宴装,做工复杂、设计耗时久,还需要使用优质面料(如蕾丝、真丝混纺),且客户对价格的接受度较高,适合提高单价。
之前婚宴装的定制价是35元/套,苏青结合面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设计附加值,将其调整为40元/套,提价幅度约14%。为了让客户接受提价,苏青还优化了婚宴装的服务和设计:增加了3种新款式(鱼尾款、公主款、简约款),提供免费的配饰搭配建议(如头纱、手套、披肩),婚宴装刺绣升级为立体刺绣,还赠送一件定制的刺绣手帕作为纪念。
提价方案推出前,苏青特意咨询了几位老客户的意见。县城的李姐之前定制过婚宴装,她表示:“婚宴装是一辈子穿一次的衣服,只要款式好看、做工精致,多花5块钱完全值得,而且还多了这么多福利,太划算了。”邻县的晓冉也说:“当初我定制婚宴装时,就觉得35元很划算,现在提价到40元,还升级了刺绣和服务,性价比依然很高。”
婚宴装提价后,并没有影响客户的下单意愿。第一位下单的是镇上的年轻女孩王丽,她要定制一套公主款婚宴装,用于下个月的婚礼。苏青向她介绍了提价后的福利:“现在定制婚宴装不仅能享受立体刺绣,还能免费获得搭配的头纱和刺绣手帕,面料也升级为更优质的雪纺蕾丝,穿着更舒适、更显质感。”王丽试穿样品后,对款式和做工非常满意,当场支付了定金:“40元能定制到这么好的婚宴装,还送这么多东西,太值了!”
除了提高婚宴装单价,苏青还推出了“高端定制套餐”:定制婚宴装 敬酒服 新郎西装的组合套餐,原价150元,套餐价140元,同时赠送夫妻双方的刺绣钥匙扣和定制婚礼纪念册,吸引了不少即将结婚的年轻情侣。镇上的张强和未婚妻之前已经定制了新郎西装,看到套餐后,果断追加定制了婚宴装和敬酒服:“套餐价更划算,还送纪念册,正好留作婚礼纪念,太贴心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营收,苏青还优化了其他高端款的服务:复杂礼服定制增加免费试穿次数(从1次增加到2次),高端亲子装套餐赠送定制的儿童书包,批量工装订单满100套赠送10套免费定制名额,这些增值服务既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又间接提升了客单价。
在提高营收的同时,苏青还注重成本控制,进一步加快资金积累速度。她通过批量采购面料,与供应商谈成了更优惠的价格,面料成本降低了10%;优化裁剪流程,采用计算机排版原理(虽然目前还是手工操作,但借鉴了批量裁剪的思路),减少了面料损耗,损耗率从之前的15%降低到8%;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工人闲置,提高了生产效率,人均日产量从1-2件提高到2-3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