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集市褪去了往日的喧嚣,苏青的定制摊位前,浅灰色帆布棚下还残留着阳光的余温。一位穿着藏青色上衣的中年妇女眉头紧锁地站在摊位前,手里攥着一件刚取不久的藏青色职业装,正是镇上供销社的女职工林芳。
“苏老板,你这衣服做得也太不合身了!”林芳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满,将职业装递到苏青面前,“你看这领口,紧得我喘不过气,稍微动一下就勒得慌,这怎么上班穿啊?”
苏青闻言,连忙放下手里整理的面料样本,双手接过职业装,脸上没有丝毫推诿,反而满是歉意:“林姐,实在对不起,让你穿着不舒服了。你先别着急,坐下来慢慢说,我来看看问题出在哪。”她一边说,一边拉过旁边的小凳子让林芳坐下,又递过去一杯温水。
周围几位赶集的村民闻声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件职业装。刘嫂也连忙从摊位后走出来,脸上带着歉意:“林姐,当时测量尺寸的时候,你说平时穿衣服喜欢紧身一点的,我还特意跟你确认了好几遍,没想到会这么紧。”
“我是喜欢紧身一点,但不是这么勒啊!”林芳叹了口气,“我上班要经常走动,还要搬东西,这领口紧得我脖子都转不开,再穿下去非得勒出红印子不可。苏老板,这衣服我实在没法穿,你给我退款吧。”
苏青没有立刻回应退款的要求,而是拿着职业装仔细检查起来。她先查看了领口的针脚,又用软尺量了量领口的周长,然后对林芳说:“林姐,我先给你重新测量一下尺寸,看看是不是当时测量有偏差,还是缝制的时候领口收得太紧了。你站起来,我给你测测现在的颈围和肩宽。”
林芳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听话地站了起来。苏青拿着软尺,小心翼翼地测量着她的颈围:“颈围34厘米,比当时测量的33厘米稍微宽了一点,可能是当时你穿的毛衣比较薄,现在穿的衣服厚,或者最近有点水肿。而且我刚才量了衣服的领口周长是32厘米,确实比你的实际颈围小了2厘米,是我当时没考虑周全,应该多留一点余量。”
她放下软尺,诚恳地对林芳说:“林姐,这件事确实是我的责任,没有把尺寸把握好。退款肯定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衣服你也挺喜欢款式和面料的,退了多可惜。我免费给你修改,把领口放宽2厘米,再调整一下肩线,保证让你穿得舒服合身,你看怎么样?”
林芳犹豫了一下,看着职业装的面料和款式,确实是自己喜欢的,只是领口太紧了。“修改之后真的能合身吗?不会影响整体效果吧?”她有些担心地问。
“你放心!”苏青拍着胸脯保证,“我会沿着领口的缝线拆开,重新拼接一块同色系的面料,把领口放宽,还会调整肩线的角度,让衣服更贴合你的身形,绝对不会影响整体的美观,反而会更合身。今天下午我就加班给你修改,明天一早你就能来取,不会耽误你上班穿。”
旁边的村民也纷纷劝道:“苏老板的手艺这么好,修改一下肯定没问题,退款多麻烦啊。”“苏老板人这么实在,肯定会给你改得妥妥帖帖的。”
林芳听了苏青的保证和村民的劝说,点了点头:“那好吧,我相信你一次,你一定要给我改得合身一点。”
“一定!”苏青笑着说,“为了表达我的歉意,我再送你一条丝巾,搭配这件职业装穿,既好看又能遮挡一下领口的拼接处,你看喜欢哪个颜色?”她从摊位的抽屉里拿出几条不同颜色的丝巾,有米白色、浅灰色、藏青色,都是百搭的颜色。
林芳看着丝巾,心里的怒气渐渐消了,她拿起一条米白色的丝巾:“那就这条吧,谢谢苏老板。”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苏青接过职业装,又叮嘱道,“你明天一早来取,要是还有不合适的地方,我再给你调整,直到你满意为止。”
林芳离开后,刘嫂有些担心地说:“苏青,这么修改会不会很麻烦?还要重新拼接面料,费时费力的,而且还送了一条丝巾,咱们是不是有点吃亏啊?”
苏青摇摇头:“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和口碑,顾客不满意,说明我们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就应该负责到底。虽然修改麻烦一点,送了一条丝巾,但能留住顾客,赢得信任,比什么都重要。而且这件事也给我提了个醒,以后测量尺寸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一点余量,尤其是领口、腰围这些关键部位,还要考虑到顾客不同季节的穿着和身体变化。”
当天下午,苏青回到小作坊,立刻开始给林芳修改职业装。她先沿着领口的缝线小心翼翼地拆开,然后从库存的面料里找出一块和职业装同色系、同材质的藏青色府绸,裁剪成合适的宽度,沿着领口的边缘拼接上去。拼接的时候,她特意用了隐形缝法,针脚细密均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拼接的痕迹。接着,她又调整了肩线的角度,把肩线外扩了0.5厘米,让衣服更贴合林芳的肩型,穿起来更舒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