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掠过镇东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初具规模的新房上,红砖墙体在光影中泛着温暖的色泽。距离开工刚好一个月,工人们撤去了外围的脚手架,房屋的主体结构彻底展露出来——三层台阶通向入户门,宽敞的客厅占据一楼中央,二楼三间卧室的窗户整齐排列,带阳台的设计让建筑线条格外舒展,曾经画在图纸上的模样,如今已稳稳矗立在这片土地上。
苏青拎着给工人们的凉茶,一步步走近工地,脚步不自觉地放轻。她站在地块边缘,目光从地基到屋顶缓缓扫过,心里涌起难以言喻的激动。还记得开工时只是一片平整的土地,如今墙体笔直挺立,屋顶的琉璃瓦铺得整齐划一,门窗的框架已经安装到位,甚至能清晰看出每个房间的格局,房屋的雏形清晰又真切,仿佛下一秒就能推门而入。
“苏同志,来啦!”王师傅正带着工人检查屋顶的防水,看到苏青笑着打招呼,“主体结构彻底完工了,你看看,跟图纸上一模一样,没半点偏差!”
苏青笑着点头,脚步轻快地走上台阶,推开虚掩的入户门。一股新鲜的水泥和木材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客厅南侧的大落地窗,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斑。客厅比她想象中更宽敞,六米长四米五宽的空间豁然开朗,她下意识地张开双臂比划着,想象着这里摆放一套浅灰色的沙发,对面墙上挂着一家人的合照,孩子们在地毯上追逐嬉戏,逢年过节亲友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能填满整个房间。
“客厅的采光是真不错,上午下午都能晒到太阳。”王师傅跟在后面说道,“你当时设计的落地窗太明智了,不仅亮堂,看着也大气。”
苏青笑着应着,脚步已经迈向西侧的厨房。三米五长三米宽的空间方正实用,窗户正对着院子,通风极好。她想象着这里摆上白色的橱柜,台面上放着油盐酱醋,清晨在这里煮一锅粥,傍晚煎炒烹炸的烟火气萦绕,厨房门口就是餐厅,一家人围坐吃饭,简单的日常也满是温馨。厨房旁边的储物间不大不小,刚好能放下家里的杂物和服装店的存货,她已经想好要在里面装几个分层货架,把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顺着墙角的楼梯往上走,木质台阶发出轻微的“咚咚”声。二楼的光线同样充足,三间卧室并排分布,每间都带着一个一米五宽的阳台,阳台的栏杆已经安装完毕,透着结实的安全感。
苏青先走进最东侧的卧室,这是她和陆庭州的房间。四米长三米五宽的空间足够宽敞,她走到阳台边,推开木质护栏的小门,清风迎面吹来,能看到远处镇上的炊烟和田野的绿意。她想象着床头靠着北侧的墙,对面装一面大衣柜,阳台里摆两盆月季和一盆绿萝,清晨醒来拉开窗帘,阳光和花香一起涌进房间,日子该多惬意。
中间的卧室是给晓阳的,男孩渐渐长大,需要独立的空间。苏青站在房间中央,仿佛看到晓阳把奥特曼海报贴在墙上,书桌放在窗边,上面摆着他的课本和玩具,阳台里或许会放一个篮球架,休息时就能在阳台上拍球玩耍。她笑着摇摇头,心里满是宠溺,这是儿子的小天地,以后就让他自己布置。
最西侧的卧室是晓燕和晓雨的,双胞胎姐妹可以一起住,也能拥有各自的小角落。苏青想象着房间里放两张小床,中间摆一个梳妆台,姐妹俩一起看书、画画、分享小秘密,阳台里种上她们喜欢的多肉和小雏菊,变成一个小小的花园。
走下楼梯,苏青来到院子里。院子已经用竹篱笆围了起来,南侧的双开门实木大门透着厚重感。她沿着篱笆慢慢走,想象着东侧种上几棵果树,西侧栽上一片月季和蔷薇,中间留一块空地,给孩子们装一个秋千,再摆一张石桌和几把石椅,夏天傍晚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乘凉,听孩子们的笑声,看天上的星星,这样的日子想想都觉得温暖。
“在想什么呢,笑得这么开心?”陆庭州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下班就赶来工地,手里还提着给孩子们买的零食。
苏青转过身,眼里闪着亮晶晶的光,拉着陆庭州的手走进客厅:“你看,咱们的家真的要成了!我刚才在想,客厅摆什么样的沙发,卧室放什么样的床,院子里种什么花,孩子们在里面怎么玩耍,越想越觉得幸福。”
陆庭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看着眼前清晰的房间格局,心里也满是感慨。他握紧苏青的手:“是啊,主体结构完工了,接下来就是装修和收尾,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真正住进来了。你想要的样子,咱们都一一实现。”
“嗯!”苏青用力点头,“我想在客厅铺浅灰色的地砖,耐脏又亮堂;卧室铺木地板,踩着暖和;墙面刷白色的乳胶漆,干净整洁。外墙刷米黄色的,看着温暖又大气。”
“都听你的,你喜欢就好。”陆庭州笑着说,“装修材料你尽管选,质量要好,环保无污染,孩子们住着放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