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夜晚,寒意渐浓,小院里的灯光却温暖明亮。苏青和陆庭州送走最后一批上门选购成衣的街坊,回到屋里时,孩子们已经在里屋睡熟了,小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意。
苏青端来一盆温水,递到陆庭州手边:“快擦擦手,今天忙了一天,肯定累坏了。”陆庭州接过毛巾,擦了擦手上的灰尘,目光落在苏青脸上,见她眼底带着浅浅的疲惫,却难掩眉宇间的亮色,心里便软了下来。
“你才是真的辛苦,从早到晚站在店里招呼顾客,晚上还要赶工做新款。”陆庭州拉着她坐在炕边,指尖轻轻揉着她酸痛的肩膀,“要不咱们再雇个人吧,别把自己累垮了。”
苏青笑着摇摇头:“不用啦,现在生意虽然忙,但还撑得过来。再说雇人也是一笔开支,咱们把钱攒下来,以后还有大用处呢。”她顿了顿,从炕头的木匣子里拿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沓沓整齐叠放的纸币。
“你看,这是这几个月的净利润。”苏青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刚开始我还担心生意做不起来,没想到越来越红火,这个月净赚了四百二十块呢!”
陆庭州看着布包里厚厚的钱,眼里满是欣慰:“都是你能干,手艺好,为人又实在,才会有这么多回头客。”他知道,这四百多块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才二三十块,苏青凭着一双巧手,硬生生把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苏青把钱重新包好,却没有放回木匣,而是放在了两人中间的炕桌上,眼神里带着一丝认真:“庭州,你看咱们现在收入稳定了,是不是该盘算盘算以后的日子了?”
陆庭州点点头:“你想说什么?”
“你看咱们这房子。”苏青的目光扫过狭小的屋子,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这老屋也有些年头了,墙壁都有些斑驳,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孩子们现在还小,挤在一个屋里睡还好,可他们渐渐长大了,晓阳是男孩子,以后总得有自己的房间,晓燕和晓雨也需要一个宽敞点的地方做功课、放东西。”
陆庭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心里泛起一阵酸楚。这房子是他当年退伍后简单修葺的,确实有些破旧狭小。客厅兼着饭厅,孩子们的书桌只能放在炕边,每次写作业都要挤在一起,连转身的余地都没有。冬天的时候,窗户缝里钻进来的寒风能把人冻得缩成一团,苏青总是把孩子们裹得严严实实,自己却常常冻得手脚冰凉。
“这些年,确实委屈你们了。”陆庭州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一直想给苏青和孩子们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只是之前手头不宽裕,又被黄毛等人的事情牵绊,盖房的念头只能暂时搁置。
“现在不一样了。”苏青握住他的手,眼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咱们每个月能净赚四百多,攒上一年半载,再加上之前的积蓄,应该够买块地、盖栋新房子了。我想着,在镇上找块好点的宅基地,盖个两层小楼,一楼留个大客厅、厨房和一间客房,二楼做三个卧室,再弄个小书房,孩子们以后就能有自己的空间了,咱们也能宽敞些。”
她越说越具体,仿佛已经看到了新房子的模样:“院子也弄大一点,围上个篱笆,种点花草蔬菜,再搭个棚子,既能放杂物,夏天还能乘凉。孩子们放学回来,也有地方跑着玩,不用总挤在屋里。”
陆庭州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的触动难以言表。他知道,苏青不仅是为了孩子们,更是为了这个家。自从她来到这个家,就一直默默付出,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把孩子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却从来没抱怨过生活的艰辛。现在,她终于敢提出自己的愿望,想要一个更舒适、更宽敞的家。
“早就该盖了。”陆庭州毫不犹豫地说道,语气里满是坚定,“委屈你们太久了,现在咱们有这个能力了,必须给你和孩子们盖栋好房子,让你们住得舒心。”
苏青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就同意,脸上立刻绽开了灿烂的笑容,眼睛弯成了月牙:“真的吗?你也觉得可行?”
“当然可行。”陆庭州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尖,笑着说,“你想的这些都特别好,孩子们确实需要更大的空间,咱们也该改善改善居住条件了。明天我就去镇上问问,看看哪里有合适的宅基地出售,选个采光好、交通方便的地方。”
“太好了!”苏青激动地靠在他的肩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我就知道你会支持我。等新房子盖好了,咱们就把爸妈也接来住几天,让他们也享享清福。”
“嗯,一定。”陆庭州紧紧抱住她,心里暗暗盘算着。盖一栋两层小楼,加上买宅基地的钱,大概需要两千多块。他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千多的积蓄,再加上接下来几个月的收入,应该差不多够了。如果不够,他还可以找以前的战友周转一下,总能把房子盖起来。
“对了,盖房子的事情,咱们要不要跟孩子们说说?”苏青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他们要是知道能住新房子,肯定会特别开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