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晨光把村口的石板路染成暖金色时,苏青已经牵着陆晓燕的手站在公交站台前。晓燕穿着新做的浅蓝色连衣裙,领口的白色蕾丝沾着点晨露,裙摆上的太阳花绣样在风里轻轻晃,像要跟着晨光一起绽放。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帆布小包,里面装着作文复印件、发言稿,还有苏青特意给她装的两颗奶糖——一颗橘子味,一颗草莓味,是她最爱的口味。
“妈妈,公交车会不会晚点呀?”晓燕踮着脚往路的尽头看,小脸上满是期待,又藏着点紧张。昨天晚上她翻来覆去没睡好,一会儿担心发言稿背错,一会儿又想起要在好多人面前说话,手心都冒出了汗。苏青握着她微凉的手,从包里拿出保温杯,倒了点温水递给她:“别着急,早班车很准时的。咱们提前一个小时到,还能去教育局门口看看,熟悉熟悉环境。”
说话间,绿色的公交车慢悠悠地开了过来,车身上“镇——县”的字样格外显眼。苏青牵着晓燕上了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车窗外的白杨树飞快向后退,晓燕趴在玻璃上,一会儿数路边的电线杆,一会儿又拿出发言稿小声念:“大家好,我是陆晓燕,来自……”念到“谢谢妈妈”时,她抬头看了看苏青,眼里亮晶晶的。
苏青摸了摸她的头,想起一个月前晓燕还因为没等到比赛结果而失落,每天放学就坐在桌前翻作文选,把看到的好词好句抄在素材本上。有天晚上她路过晓燕的房间,还看到女儿在灯下写:“妈妈说,真诚的文字最动人,我要把妈妈的故事写得更细,让所有人都知道妈妈有多好。”那时候她就知道,不管有没有获奖,晓燕已经在写作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公交车驶进县城时,晓燕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她指着路边的新华书店,小声说:“妈妈,上次你就是在这儿给我买的作文选!”又看到供销社门口的摊,想起之前陪晓阳来奥数班时,苏青给她买过一支粉色的,甜丝丝的味道还记在心里。苏青笑着点头:“等领完奖,咱们去书店给你买本新的笔记本,再买支你喜欢的钢笔,好不好?”
县教育局的办公楼就在街心公园旁边,红砖墙前挂着“‘春蕾杯’小学生作文比赛颁奖典礼”的红色横幅,门口站着两位穿着校服的学生,手里拿着指引牌。晓燕刚走到门口,就看到墙上贴着获奖名单,她的名字“陆晓燕”在“小学低年级组一等奖”的位置,用红笔圈着,格外显眼。
“妈妈,你看!我的名字在上面!”晓燕拉着苏青的手跑过去,手指轻轻碰了碰自己的名字,脸上露出骄傲的笑。旁边有位穿着西装的老师走过来,笑着问:“你就是陆晓燕同学吧?我是这次比赛的评委,你的《我的妈妈》写得特别好,尤其是妈妈缝衣服被针扎破的细节,看得我都眼眶发热。”
晓燕没想到能遇到评委老师,脸一下子红了,小声说:“谢谢老师,是妈妈教我观察这些小事的,她说生活里的细节最能打动人。”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对苏青说:“您真是位用心的妈妈,孩子能写出这么温暖的文字,离不开您的引导。”苏青连忙摆手,心里却像被温水浸过,软软的、暖暖的。
颁奖典礼在三楼的会议室举行,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前排是获奖学生和家长,后排是各学校的老师,墙上的投影幕布上循环播放着获奖作品的片段。晓燕找到自己的座位,旁边坐着一位来自城关小学的女生,手里拿着发言稿,正在小声练习。看到晓燕,女生笑着打招呼:“你也是来领奖的吗?我是四年级的,获了二等奖。”
晓燕点点头,也拿出自己的发言稿,跟着小声念。苏青坐在她旁边,帮她理了理连衣裙的领口,又把她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别紧张,就像平时跟妈妈说话一样,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就好。”晓燕用力点头,把妈妈的话记在心里。
上午九点,颁奖典礼正式开始。主持人走上台,先是介绍了到场的评委和领导,然后开始宣读获奖名单。当念到“小学低年级组一等奖——陆晓燕,作品《我的妈妈》”时,全场响起了掌声,聚光灯一下子打在了晓燕身上。她深吸一口气,在苏青的鼓励下,慢慢走上台。
晓燕接过评委老师递来的奖状和奖品——奖状是烫金的,上面写着“一等奖”三个大字,奖品是一本红色封面的《新华字典》和一支银色的钢笔,笔身上刻着“‘春蕾杯’留念”的字样。她双手捧着奖状和奖品,对着评委老师鞠了一躬,然后走到话筒前。
一开始,晓燕的声音还有点抖,她看着台下的苏青,想起妈妈陪她修改作文的夜晚:妈妈坐在她旁边,手里拿着红笔,逐字逐句地帮她改,遇到她不懂的地方,就用生活里的例子解释。比如她写“妈妈的手很巧”,妈妈就说:“你可以写妈妈缝衣服时,线轴转得像小轮子,布料在她手里像听话的小朋友,这样大家就能想象出妈妈的样子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