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张纳伟给高瑞泽做了顿早饭,吃完后高瑞泽去上班,她收拾完就赶紧往驾校赶。周二的公交挤得不行,车厢里味道乱七八糟,她一路忍着,好不容易才到地方,从包里拿出手机一看都八点多了。
驾校在城郊,大太阳早早就把练车场晒得热乎乎的。水泥地烫脚,空气里一股轮胎烧焦的橡胶味,还混着远处早餐摊飘来的油条香,热闹得很。张纳伟(张若曦)站在白色教练车边上,揪着防晒衣下摆直发呆,满脑子都是昨天高瑞泽送她出门的样子 —— 那家伙举着游戏手柄,笑嘻嘻地喊 “若曦加油,今天练出赛车手的架势”,嘴上逗她,眼里却全是关心,害得她现在一想起来耳朵就发烫。
“张若曦!到你了!” 教练王师傅的声音从驾驶室传来,带着几分不耐烦。王师傅五十多岁,皮肤黝黑,嗓门洪亮,昨天第一次带张纳伟练车时,就因为她总把油门当刹车,骂得她差点想起实验室训练师的呵斥 —— 还好后来高瑞泽教的 “虚拟漂移” 技巧帮了点忙,让她勉强找到了脚感。
张纳伟连忙应了一声,拉开车门坐进副驾(今天轮到她实操,学员轮流坐主驾)。同车的还有两个学员:一个叫林晓的大一女生,扎着双马尾,手里还攥着科目二的点位图;另一个叫赵宇的男生,刚毕业,说话带着点自来熟的活泼。“若曦姐,你昨天科目一满分也太厉害了吧!” 林晓坐进后座,凑到前排小声说,“我刷题刷到凌晨两点,才考了 92 分,你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啊?”
“就是多记多理解,” 张纳伟笑了笑,目光落在主驾的方向盘上,指尖不自觉地模仿着握方向盘的姿势 —— 高瑞泽昨天教她 “握方向盘要像握游戏手柄,别太用力,灵活点”,她试着放松手腕,果然比昨天舒服多了。四十多年的人生阅历让她明白,很多事和开车一样,太紧绷反而容易出错,就像当年在曼谷做房产中介,越是急着签单,越容易搞砸客户关系,这份透彻让她面对练车的挫败时,比同车的年轻学员更能沉住气。
“今天练倒车入库,都记好点位了吗?” 王师傅发动车子,语气依旧严肃,“张若曦,你昨天油门踩太猛,今天注意点,再把我车蹭了,你自己赔!”
“知道了,王师傅。” 张纳伟点点头,心里却有点发紧 —— 倒车入库要盯着后视镜找点位,还要控制方向盘和刹车,她昨天练了一下午,还是会把车停歪。主驾的赵宇先实操,他握着方向盘的手绷得紧紧的,眼睛死死盯着后视镜,嘴里还念叨着 “左打满,回半圈”,结果还是压线了,王师傅当即拍了下方向盘:“看什么呢!点位都找不到,白练了!”
赵宇脸一红,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张纳伟坐在副驾,看着他慌乱的样子,突然想起自己女儿琳琳 —— 要是琳琳现在学开车,会不会也这么紧张?还是会像小时候那样,对着玩具车喊 “爸爸,我要开最快的!”?心口突然泛起一阵酸涩,当年他出轨后,琳琳跟着苏玲过,一个星期只能见一次面,每次见面,琳琳都会黏着他要抱,可他那时候总忙着和新欢约会,有时甚至会找借口缩短见面时间。现在想想,那些被他浪费的时光,成了永远补不回来的遗憾,连带着现在连一个关于女儿的电话,都不敢拨出去。
“张若曦,到你了!” 王师傅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张纳伟深吸一口气,换到主驾座位。座椅有点窄,她调整了一下坐姿,让尾巴能从座椅缝隙里自然垂落 —— 早上出门前,她特意穿了条高腰阔腿裤,就是为了藏尾巴方便。双手握住方向盘,按照高瑞泽教的 “九点一刻” 姿势放好,脚轻轻搭在刹车上,指尖因为紧张微微泛白。
“慢点抬离合,别慌!” 王师傅坐在副驾,手按在副刹上,随时准备接管,“看左后视镜,等库角出来再打方向!”
张纳伟盯着左后视镜,眼睛不敢眨一下。车身慢慢往后倒,库角在镜子里一点点放大,她按照点位轻轻往左打方向盘,手腕灵活地调整着角度 —— 不知道是不是昨天玩赛车游戏的缘故,她感觉方向盘好像变听话了些。周围的声音突然变得清晰起来:隔壁车道教练的吼声 “回方向!回方向!你想把车开沟里啊!”,远处学员的笑声,甚至连风吹过练车场围栏的 “呼呼” 声,都顺着耳朵钻进脑海里。
她全神贯注地盯着后视镜,完全没注意到头顶的猫耳正随着声音来源轻轻转动 —— 听到左边传来喇叭声,猫耳就往左歪一点;听到右边王师傅的指令,又悄悄往右偏,粉白的绒毛在阳光下轻轻颤动,像两只警觉的小兽。
“哇!若曦姐!你耳朵动了!” 后座的林晓突然惊呼起来,声音里满是惊讶,“刚才左边有喇叭声,你耳朵就往左边转了,也太神奇了吧!”
张纳伟的心脏猛地一跳,手里的方向盘差点歪掉。她下意识地想按住头顶的猫耳,却又迅速冷静下来 —— 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让她知道,慌乱只会暴露更多。她深吸一口气,转过头对着林晓苦笑了一下,脑子飞快地转动,寻找合理的解释:“这个啊,是我朋友送的高科技传感器,贴在耳朵上的,能连接神经,帮着感知周围的声音,方便找盲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