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 > 第101章 年礼

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 第101章 年礼

作者:璟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11:56:26

日子在忙碌中总算是来到了年假,今天是小年,林璟宣早上睡了个好觉,逗弄了一会林大宝之后就来到了自己好友的院子。

东厢院的格局和他们现在住的院子是一样的,书房在左侧,张升胜听见林璟宣过来就站起身来在门口等着他。“进之兄,外面冷快进屋吧”林璟宣忙把张升胜推到屋里,“还有二十天就会试了,你可得好好注意身体”。

林璟宣感受了一下屋子的温度,感觉还可以这才放下心来。“我在这里吃的好睡的好,一切都好,你就不要担心了”。张升胜对于好友的关心很是感激。

“那就好,有什么缺的你就说哈,不用跟我们客气,现在你就是我们家最重要的,要保障好你的生活嘛”林璟宣笑笑。

“好好好”张升胜也开怀大笑。

“要是高兄也在就好了,我们三个就齐了”林璟宣想起当时在县学的日子,“高兄今年上了乡试副榜,再过三年肯定能考中的,他可是对下一届的乡试势在必得呢”张升胜也希望好友能尽快考上。

“那就好,想来高兄很快就能考上了。对了,你这几日学的怎样,前段时间太忙了我都没顾上你,以后你要是有什么问题就可以问我,从今日起我能休息十几天呢”。

“这些时间我倒还真积攒了一些题要问你呢,看你忙我就没好意思问,这会刚好”张升胜说着就从桌子上拿出一张纸,林璟宣一看,好家伙,这么多呢。

《问:〈禹贡〉导山导水,何以别之?其于治平之道何涉?》,这道题出自儒家经典《尚书》中的《禹贡》篇,该篇记载了大禹划分九州、治理山河的功绩。其中“导山”(疏通山脉)和“导水”(疏导河流)是核心内容。

“我曾在翰林院的藏书楼中看到过有关于治水的典籍。以我之见,答此题,可分三层,由表及里,方见格局。第一层:释其别——辨明“导山”与“导水”之本。

“导水”在‘治’。水患为民生之直接大患,故禹疏九川,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而排淮泗。“导山”在‘理’。山脉为州域之骨架,禹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旨在划九州、定疆域、明贡赋。

第二层:究其联——阐明二者相辅相成之系:“导山”与“导水”绝非孤立。山为水之纲,水为山之络。不治山,则水之源不清,土不固;不治水,则山之利不显,地不宁。

第三层:通其道——上溯至“治国平天下”之旨:此即破题之眼,最为关键。圣人述《禹贡》,非仅为记地理,实乃托古喻治。“导水”象征“除弊安民”。为政者当如大禹治水,明察社会之“壅塞”,并予以疏导革除,使民心舒畅,天下安定。“导山”象征“建立纲纪”。治国不能仅靠临时应对,更需如大禹奠山,确立清晰的法度、官制、礼乐等国家根本**,使尊卑有序,百业有章。

故《禹贡》之道,即“立法度以立其纲,施仁政以理其目” 的治平大道。二者兼备,则纲举目张,天下可治。后世为政者,当深体此意,于“导山”与“导水”二者,不可偏废。”

“这只是我的一点愚见,具体如何还得看你是怎么想的”听完好友的观点,张升胜顿时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人家见解怎么就这么独到呢,由浅入深,又一句中的。

“琢之,你的学问比起三年前是更好了,翰林院这么忙你也天天保持学习吗?”张升胜有点好奇。

“其实我刚进翰林院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忙,都是给大人们打打下手,有的时候一整套也没有什么正经事干,我就会去翰林院的藏书楼借书来读,那里面书很多,古籍也有不少,倒是便宜我了”林璟宣笑笑,他哪是什么爱读书之人啊,不过是无聊之时看书打发时间罢了,不过好像还有点效果。

“来我们再看第二题:州县积弊日深,其由安在?矫革之方,何者为先?”这种关于实际问题的题目,林璟宣因为还没有去到地方任职只能说是纸上谈兵了。

“朝堂上那些大人也常为此夙夜忧叹。你能想到胥吏、赋役,已是非常可以了。若是想入考官的青眼,还是要指出这痛处,只有找对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不是。州县积弊之总根源,在于:上下之情不通,考核之实不立……”

一上午的时间两人都在讨论问题,一直到下人叫两人吃饭才觉时间已到中午。“听琢之你这么一讲解,我真是受益匪浅啊,就像是井中之蛙见到了高台明月一般”。两人走在路上还在交谈。

“我这哪是高台明月啊,我曾有幸在潞州书院听过陆学士讲学,人家那才是精妙绝伦”林璟宣现在还能想起当时的情况,可以后来一直没有机会再去拜会一下陆学士。

张升胜平日里都在自己的院里吃饭,这次林璟宣在就和大家一块吃了,下午张升胜依旧是刻苦读书,林璟宣则是和媳妇整理各家的年礼。

说是一起,其实唐漓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林璟宣拿起礼单,“我们在京中这才两年多,就结识了这么多人啊”。

林璟宣有些感慨,怪不得皇家到后来都会忌惮世家大族呢,人家在这里经营数十年,各种姻亲,师徒,上下级关系就覆盖了大多数朝中官员了。

“你瞧瞧这份礼单拟的怎么样?”唐漓见林璟宣盯着礼单不知道在想什么,就拍拍他的背,“阿漓做的足够好了,就是吏部卢郎中的礼再重一成吧,其余的我瞧着什么都不用改。”

今年年底就是三年一次的官员回京述职大典,到时候各地的官职自会发生变动,林璟宣想趁此外放,只能是去打点关系,好在这次凉州之行中他结识了卢郎中,对方应该对他的印象不错,林璟宣之前委婉的提过这方面的事,他也没有拒绝。

林璟宣自认他并不是那种完全不阿谀奉承之人,要想爬的更高,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往年只需要同僚们互送年礼就好了,今年因为林璟宣去了一趟凉州,又结识了不少的人,年礼这才多了起来。“幸好我们还有绘本的收入,不然光靠我的俸禄怕是连送节礼的钱都不够”林璟宣轻声嘟囔。

“京城居大不易啊”唐漓也发出了感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