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 > 第11章 同窗

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 第11章 同窗

作者:璟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11:56:26

“宣弟,怎么样,可还适应?”一位长得比林璟宣略高,脸上还有点婴儿肥的少年凑了过来。

“尚可,多谢师兄关心。”见来人是和自己之前说过几句话的高良,林璟宣笑着回答,

“害,叫啥师兄啊,多见外,你我好歹也认识这么久了,叫我高兄吧”林璟宣看了一眼对面的人,唤了一句高兄。

高良是个热心肠的人,用现代话来说那就是妥妥的e人,刚来私塾时,林璟宣就被他搭过好几次话,每次这人都很会活络场面,所以即使是林璟宣这种和学堂学生交流不多的人,都能和他交谈几句了。

有了这个八卦小能手,在高良的热情介绍下,林璟宣初步了解了甲班的情况。原先五个人中,高良家是镇上的,父亲是个童生,为了养家现在经营这一家书画店,看高良的衣着打扮,虽算不上大富大贵,还是小有资产的。

再说其他四位,有两位是已经成了婚的,听说今年县试都过了,倒在了府试上,如今格外用功。一位叫做赵霖的师兄则是这里学识最好的人,家是镇子附近村里的,还未下场考试,但据夫子说明年考中童生基本是没有问题的,此人比林璟宣大一岁左右,林璟宣想着以后要是有不懂的或许可以问这位赵兄。

还有一位是镇子上的殷实人家出身,据高良说此人颇看不上他们这些穷苦人家出来的孩子,林璟宣一听就断了想与他结交的想法。但毕竟是道听途说的,具体人如何,还得自己日后在相处后慢慢体会。

再说与林璟宣同时考入甲班的张升胜,这算是林璟宣在私塾里最熟悉的人了,两人学识相当,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他家是县城的,生意听说做的不错,但朝廷如今对商籍还是管控严格,商人出身不得靠科举不得入朝为官。为了避免入商籍,他家把县城的店关了几家,又恰逢家中老人丧事需要守孝三年,张父就把儿子送到镇上来读书,自己在村里头守孝。林璟宣当时就想,幸亏自己一开始就否定了经商这个想法,不然也是够麻烦的,当然钱财他还是非常喜欢的。

下午,夫子就开始教授林璟宣他们新的课业。甲班的同学们事先都已经学完了四书,而林璟宣二人则是刚学完四书中的三本,所以夫子先是统一讲解五经,然后他们二人,就会被夫子单独叫去学习四书中的另外一本内容。

五经在科举中一般都是选取其中一本来仔细研读,所以在这里夫子都先是把内容粗略过一遍,以求应试,等到学生们考中秀才打算在举业上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就需要择一本作为自己的本经。所以林璟宣现在的重点还是在四书上,在甲班中,夫子明显比乙班严厉,力求严格要求学生,不让他们犯低级错误。完成了下午的学业,林璟宣兄弟两人又踏上了回家的路。这次林璟砚考到了乙班的中间位置,林璟宣怕他二哥心中失落,路上都在不断寻找话题。林璟砚看出来自己弟弟的心思,拍拍他的肩,

“宣弟,能得这个名次我已经很开心了,我自问学习没有你认真,脑子也比不上你灵光,这回考试我已经很满意了。”

看着自己二哥完全没有被影响的样子,林璟宣这才放下心来。进了村子,路上遇到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如今秋收已经完毕,大多数人家里的活都已经干完了,这时候就会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说八卦,要是你经过他们前面,那下一个八卦的对象就换成你了。不过村里人大都没什么坏心思,就是无聊调侃几句,不会恶语伤人。哥俩一路打招呼,终于到了自家门口,两人都长舒一口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来窘迫和无奈。

家里人这会在忙着泡黄豆,秋收这几天停了卖豆腐脑的生意,一家人精力都在收粮食上。现在得赶紧把生意做起来了,不然时间久了老顾客就不来了。这门生意自家已经做了快半年了,林家靠这门生意已经赚了10两有余。往日里赚这么多钱大家肯定是非常高兴的,一户农家半年能有如此之多的收入,那在村子里都是数一数二的,但因着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读书,大家都想尽可能多赚一点。

林璟宣想到现在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冬天天冷,若是下雪的话雪天更是路不好走,这样家里人就会更辛苦。现在家里应该还有点钱,如果用这个钱在镇上租个铺子的话应该会好一点。

吃完饭的时候,林爷爷问起两人的考试情况,得知林璟宣已经进入甲班学习之后,一家人很是高兴。林沐也很是为他儿子开心,进入甲班意味着考童生的机会就大一些,要是能考中,将来在乡间开个私塾做个夫子也是吃穿不愁了。

林璟砚虽然考的不如林璟宣好,但大房也挺高兴的,自己侄子有出息将来对家里人也是好的,而且自己儿子本来就没有自己弟弟努力,这让他们心里的不平衡一会就消失了。说起马上要到来的冬天,一家人的好心情又低落了下来,谁都知道冬天的生意不好做。这时候,林璟宣试着提议在镇子上租个铺子,这样也免得大家受冻。

“三娃,镇子上的铺子多贵啊,这样我们赚的都得搭进去呢”林爷爷有点不同意

“爷爷,有了铺子我们就可以卖其他吃食,这两天我看我们山上的栗子也快熟了,正好我们可以卖炒栗子。而且卖完了早食之后我们可以卖午食,下午的时候也可以琢磨卖点其他的东西,这样一天能赚好几份钱呢,您说是不是”

众人听了这话,觉得有点道理。

“爹,要不就听三娃的吧,我明天去镇上打听一下,要是价格合适的话我们真的可以试试”林旺也很是赞同林璟宣的话

“爹,要是价格合适的话我们最好能租个里头带小房间的铺子,这马上要到冬天了,二娃三娃上下学天都是黑的,而且天冷,多危险啊,这要是有房子的话,他们就可以住到镇上,等休沐时再回家了,也省了路上的时间,还能多看会书呢。”林沐也插话道。

听了这话,又想到两个乖孙每天都要挨着冻走数十公里,林爷爷也有点坐不住了,就让两个儿子明天一起去卖豆腐脑,顺便看看镇上房子的价格。

第二日林旺林沐担着豆腐脑去集市上叫卖,今天恰逢赶集,生意很是不错,两大桶卖完还有人断断续续的来问有没有了。这让两人都非常高兴,卖完了东西,哥俩收好钱袋子,就在镇上逛了起来。

桃花镇分南北两个地方,北边住的都是有钱的人家还有读书人,像林璟宣他们的私塾就在北边,南边则因为店铺和商贩比较多属于商业区。林沐他们现在去的是南边,两人盲目的逛了逛,也没有找到哪家店铺是要出租的,最后向人打听才找到了一家小铺子门口。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牙行,现代俗称中介。

见有人来,店里的伙计忙将人迎了进来。有一个看起来就很会说话的人过来招待他们,态度很是热情,弄的两人都有点不好意思。说明了来意之后,牙人就带了他们在这一片逛了起来,在交谈中,两人得知此人名叫李二,是上塬村后面的下塬村人,因家中穷苦就来到镇上谋一份生计。

说着就带两人来到一处铺子前,“这铺子呀,以前是卖面的,家中发生了些变故,这才关了店没几天呢。这铺子后面倒是带了个小院子,您二位里边来瞧瞧,这院子里有棵银杏树长的老高了。”

进门一看,果然有一棵长得高挺的银杏树,金黄的叶子挂在树梢煞是好看,林沐想着自家儿子肯定很喜欢这树。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里面总共有两间房,都不大,每个房间里面都有一个炕。两人看了又看,觉得这个非常符合他们的要求,但又怕这太贵他们租不起。

接下来又看了几家,两人还是觉得第一家不错,就向李二打听这院子的价格。经过两人轮番的砍价,最终以600文每月租下了这个院子加铺子,又给了李二10文钱的介绍费,这生意就算是成了。

李二走后,哥俩看着这个院子,那是极为满意的,虽说价钱贵了点,但能让两个孩子不用整天两头跑他们就很开心。快中午的时候,两人去了私塾门口,将林璟宣和林璟砚带过来看院子,林璟宣一眼就相中了院子里的银杏树,看着就心情好极了。林璟砚也很是高兴,拉着自己三弟在回去的路上一直说个不停。

下午林旺林沐回到就跟家里其他人说了院子的事情,大伙一致决定明早一起到镇子上打扫卫生,尽快把院子和铺子拾掇出来,就可以早点赚钱了。

三日后,一家名为林记的小食铺在桃花镇开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