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 > 第104章 关注

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 第104章 关注

作者:璟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11:56:26

大年初六是官员考察大典,林璟宣自然是不用去,每到官员考察大典,吏部的官员总是最忙的,而对于林璟宣这个翰林院的人来说自然是可以继续享受假期生活的。

官员考核大典是对全天下地方上的官员进行的一次考核,考核优良者自然是可以升官,而平常者则是不升不降,不合格者会根据朝廷法令进行相应的惩处。

郑世杰这几日因为考察大典一直都是寝食难安的状态,虽然他自认在任上也算是兢兢业业,到京城后该打点的人也全都打点好了,但这心里还是没来由的紧张。

最前面被念到的人自然是各地的主官,比如巡抚、布政使还有按察使之类的官员,后面是各府的主官,其次才是他们这些知县。郑世杰保持头略往下低的状态,感觉过了有一个时辰左右,才到了他们永州府,小幅度的直起身子,郑世杰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心里却是紧张不已。

“永州府扶礼知县吴清考核合格,擢升为永州府通判”作为同僚,郑世杰自然也关心其余人的去向,扶礼知县和他关系还算是可以,人家这次居然高升到了府城,还真是让人羡慕啊,不过他成了通判对自己也有好处不是。

“永州府江华知县郑世杰考核平常,继续留任”听着这里,郑世杰总算是松了口气,没有被评为不合格他已经很满意了,每年考核合格的官员也有二百来人,他一个官场新丁如果没有突出贡献的话很难三年就升官,只能是在下面熬着资历。

吏部的唱名还在继续,一直到结束,有心的人也没有听到通州知州的差事落到谁身上,那就说明并不在这些官员之列,那会是谁呢?

通州的知州今年刚好到了致仕的年龄,众人对于这个位置可谓是虎视眈眈,毕竟通州知州这个位置可是个肥差,许多人也是为此打点了不少东西,之前还以为自己稳了呢,没想到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考察大典结束,各地的官员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这会趁着有机会还能跟自己的上官打声招呼呢。

郑世杰知道林璟宣也在担心自己的考核成绩,因此下午就来到了好友的家中,“伯伯,伯伯”大宝看见熟悉的人进来,立马就开始喊人,“哎呦,我们大宝还记得伯伯呀”郑世杰一把抱起小胖墩进了屋。

“看你这神色,这次考核结果还不错吧?”林璟宣瞧着好友的脸色,“那是自然,我可是兢兢业业的为百姓着想,我能不合格嘛?”郑世杰说的颇为理直气壮,仿佛上午那个紧张的人不是他一样。

“这就好,那我也就放心了”林璟宣也知道得优秀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对了,那你什么时候回江华县”一般回京述职的官员考察大典结束后只能在京城再待四五天的时间就必须动身回去,毕竟他们走了,县里面就只剩二把手了。

“三日后吧,可惜江华跟陕府不顺道,不然就能回去看一眼家里了”郑世杰叹了口气,这当官后回家简直是太难了。

“是啊,陕府还是太远了些”他估摸着也得有好几年不能回乡了。

“对了,你可知道你这次外放到了哪里?”郑世杰开口,好友既然打点了,那应该是能外放的,就是不知道能到哪个地方。

“我也是不知道啊,不过任命这几日应该就能下来了吧”毕竟是还没有确定的事情,林璟宣也不好对其他人说,就连自己的家里人他也先还没有说呢。

“没事,哪里都好,以你的品级外放肯定是直隶州的知州,手底下还能管着几个知县呢”郑世杰拍拍林璟宣的肩膀,并且将林大宝顺势移到他亲爹的怀里,这抱的时间久了胳膊还真有点酸啊。

通州知州的位置在小范围内引起了关注,通州位于江南,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南京可谓是江海的转运枢纽,并且当地纺织业发达,土地也很是肥沃,这怎么看都是一个好地方,自然是有不少的人对此虎视眈眈。

不过为什么是小范围呢,毕竟通州再好,那也顶多是个直隶州,知州也只是从五品的官职,自然是有一部分人是看不上的。

好奇的人开始四处打听这个位置到底花落谁家,最主要的还是想知道自己的银子到底因为什么打了水漂,毕竟不能因为收了银子的人事情没有办成就把银子给要回去,那他们还想不想在官场上混了,最后也只能是吃了这个哑巴亏。

打听来打听去,还真没有打听出了什么消息来,现在吏部这消息都这么严的吗?他们不知道的是除了吏部尚书之内的少许几人知道外可是没有别的人知道了,而吏部尚书这样的人自然是不会去向旁人透露消息的。

可惜这些人的好奇还没有人可以为他们解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要离开京城继续去地方上赴任了。

送别了郑世杰,林璟宣的假期也迎来了尾声,正月十二林璟宣就开始了上班生涯,刚一上班就进入了忙碌状态,今年的会试定在正月十七举行,这几日翰林院就忙碌了起来。

在此之前,内阁和礼部已经从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官员中提名主副考官人选,皇帝正式任命后,人选就确定了下来,然后就是出考题,作为全国最高等级的考试,考题涉及经史、时务、政治等,这要求考官需对当前国家大事有深入了解,出的策问要能紧扣时政,以此考察士子的真知灼见。

这些步骤林璟宣自然是参与不了,他们这些官员的工作就是与礼部、京兆尹等衙门共同商议,核对考生的名单,还有就是要确保考试期间的考场秩序、物资供应等万无一失。

因为他家里也有考生,这几日都是吩咐下人好生照看张升胜,力求在考试之前不能出什么意外。

“进之兄,祝你金榜题名”正月十七的凌晨林璟宣将张升胜送出门,作为多年的好友,他是真心想对方能得偿所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