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 第96章 重视工匠,重视工业

对于卢大铁、吴八斗、赵铁柱三人激动起来,正是杨正想看到的。

不管怎么说,这个饼算是画成功了。

实际上,卢大铁三人,还真愿意吃这个饼。

别看什么自明朝以后,工匠有机会不通过科举,当上工部尚书这样的例子。

可实际上,这例子几十年都不见得出现一个。

哪怕是当上工部侍郎,都很少见。

更别说,全天下工匠不知凡几,真正又有多少人,能走到工部郎中这个位置。

可现在不一样啊,自家大帅说了,位比三公九卿的院士,看的是学识和技术。

那这对自己这些,专门研究技术工匠的来说,是真正能转变身份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不是那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是有很大机会触碰到的。

人活一世,不就是图这个名和利嘛!

看着三人久久不能平静的内心,杨正笑了笑打断:“好了,现在谈论院士还早。

咱们还是说说,现在这技术工匠培养的事。”

“是,是,大帅请说。”

卢大铁三人,连忙回过神来,连连点头。

“这刚才,说到了历代科举都是考经史子集,读这些书的人被称为儒学生。

而这个理工科学生,不同点就在于,不单单是只学经史子集。

要专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五门基础学科。

以及机械构造、绘制、水利建造、道路建造等,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的高深学科。

而要培养这样的理工科学生,也不是说想培养就培养,也是要循环渐进,优中选优。

这些的话,就涉及到后面科举政策的改革。

有些事,三老您们知道就好,就不要先往外传了。

俺现在想和您们说的,就是咱们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做。

首先建立一所学堂,而这所学堂会和平时的儒学堂有些不一样。

简单来说,所教授的内容除儒学外,也会像刚才俺说的理工科学生那样,学习数物化生地等相关学科。

但是,这所学堂所教授出来的学生,又和理工科生会有些不一样。

首先,教授的学生会有些不同,这方面就涉及到考核选拔,会比较复杂。

然后,理工科生更偏向于学术理论研究,而从这所学堂毕业出来的学生,则是更偏向于职业技能学习。

所以,这所学堂,俺称之为技工学堂。

而既然是学堂,又要学习职业技能,那这个培养,就和现在咱们兵工厂有些不一样了。

不能再是老师傅们把自己的经验,一点点传授给徒弟。

而是要标准化的,科学化的,规模化的,成体系的教学。

所以,这就需要按照标准,制定专门的书本,让专门的老师负责教学。

俺在这和三老说这些,就是想让三老您们带人准备准备。

看如何把炼金银铜铁,还有打磨、雕刻、测量、画图、切削等技术操作,分点分面的细分出来,变成书本上的内容。

这之后,俺会挑选一批有底子的学生,进入技工学堂,由您们这些大匠带领实操教学技术。”

随着杨正洋洋洒洒地,把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计划说出来,若说没把卢大铁、吴八斗、赵铁柱三人震惊到,那都是假的。

此时的三人,久久回味着杨正刚才那一句句话中,一边思考着,一边在手中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过了好一会儿,三人从思索中回过神来,互相对视着看了几眼,然后一同向杨正看过去。

看着三人的眼神,杨正以为他们有什么想说的,可大眼瞪小眼了半天,三人就是皱眉不语。

这弄的杨正都有些不好意思,只好笑了笑鼓励。

“三老,这有些事就是要多讨论,多沟通,才能办好。

若是就俺一人说了算,也不见得就是好的。

您们有什么想说的,都说出来,俺不会怪您们。”

卢大铁三人闻言,也笑了起来,拱手行了一礼:“谢大帅。”

“嗯,都别见外,该说就说,该指出错误,就指出错误。”

“好。”

三人点了点头,互相对视了一眼后,卢大铁站了出来。

“大帅,您能相信俺们仨老汉,看得起俺们这些工匠,告诉俺们这么多计划,俺们挺感激的。

这俺也不会说啥文绉绉的话,俺就直白点说说俺的想法。

刚才大帅您说的理工科学生、技工学生,俺理解的也不深,想来是大帅您要分别培养研究技术和负责生产的技术工匠。

这最近俺看大帅您写的物理、化学书,虽然俺看不明白,但俺知道这些书都是好东西。

现在大帅您要把这些书里的知识,教给以后的孩子,让他们从中学会担任技术工匠,俺是举双手赞成。

可是,大帅您要建技工学堂,还要把俺们工匠会的技术,编成书来教学的话,俺感觉不太好做。”

“那......您们觉得难处在哪?”

卢大铁想了想回道:“俺觉得的难处,主要是俺们这些工匠会识字的少,这手把手带徒弟还行,可要是在学堂里给大家上课,说不定都不敢教了。”

杨正闻言,嗯了一声,笑了笑:“这是一个难点,还有其它的,赵老、吴老您们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

“好,那俺先来。”

吴八斗朝赵铁柱笑了笑,然后看向杨正:“大帅,这除了老卢说的上课是个麻烦事外,俺觉得编书也是个问题。

虽说现在大家伙都开始慢慢识字,平时写一写记一记,给徒弟讲讲还行。

可要是说把自己会的那点经验,工整的写一篇文章,俺感觉难。

不说别人,俺自己感觉都不见得行,嘿嘿!”

随着他一笑,杨正几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一笑,现场的沉重气氛也渐渐散去,赵铁柱看只有自己没说,想了想后说道。

“大帅,俺想说的一点,就是这标准化,科学化,规模化,成体系的教学,有点难实现。

咱们现在兵工厂生产制造,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零件。

虽说都按前明和大清制定的营造库平制,按标准制定的要求。

但实际上对于大部分工匠来说,要把这个制造过程中尺寸、重量、容量大小啥的,写个明白,还真有点难。

要俺说的话,还是大家识字和算术能力一般,有些靠经验教授还行,真要弄成书本来,还真不好办。”

“嗯,不错,三老您们指出的问题,都很关键,这也是接下来俺要重点讲的。”

杨正朝三人微笑点了点头,深思一番后道,“刚才俺也说了,院士,国之重器也!

这代表学识和技术,以及凸显身份的职位名号,自然不是谁都能获得那般简单。

历朝历代以来,世人只把一些能臣名将,称之为国士,国之重器。

但在俺杨正这里,就不见得只有这般。

三老您们应该记得俺说过的话,农业是立国之根本,工业是强国之基,教育是兴国之本,商业是富国之本。

对于这句话,俺杨正从来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这工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工匠的发展,在以后是和科举成一体的。

而这,话又说回来了,要发展就需要人才,而人才从哪里来的呢?

那这自然就是从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之中,慢慢成长而来的。

既然是一步步成长而来的,那这是不是就说明,只要肯努力,肯下功夫,就会有成功的那天?

所以,俺杨正想和三老您们说的,就一句话。

只要大家咬牙努力坚持下去,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制定属于咱们的营造库平制,科学化的、标准化的教会更多的学生,给护民军,给老百姓带动更多帮助。

那此贡献,不亚于治国、开疆扩土之功。

位比三公九卿,算不得什么。

封侯拜相,亦无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