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 第144章 背井离乡,寻伯乐

对于自家相公独自承受悲伤的行为,黎赵氏非常生气,紧紧皱着眉头,语气加重道:“相公。”

“妾身我说的是真的,你自己这段时间都时不时提起护民军,妾身知道你肯定是有想法,与其每天忧愁,不如去试一试。”

“娘子,相公我......”

黎贺想说出的那句话被紧紧卡在了喉咙,看着自家妻子眼角渐渐流出泪水,已把话挑明到这份上了,他也知不好再一直躲避。

“哎,不瞒娘子,相公我是想去试试,可相公我放心不下你和孩子。”

“相公若是担心妾身和孩子,那咱家就一起去。”

“妾身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但妾身也听你说过,若一地要发展,没有人种地开荒,发展农业,是不行的。”

“现在护民军杨大帅刚拿下汝宁府,肯定非常缺人。”

“所以,哪怕咱家到了那,相公不受重用,咱家也能开荒种地,慢慢过日子。”

“哪怕说日子过的苦,但也比留在这宝丰县,相公每日借酒消愁好。”

“更何况,妾身想象以相公的才华,肯定会被重用。”

“若是真如人传言的那样,杨大帅爱民如子,为百姓做主,那不正是合相公之心,相公一展抱负的机会就来了?”

对于自家妻子说的这些道理,黎贺又何来不懂,只是有时候人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娘子一番说教,相公我也明白,只是去这护民军所在之地,有五六百里之远。

这路途遥远,相公我怕......”

黎赵氏看自家相公还犹豫,顿时恨铁不成钢。

“相公,你今日怎么如此优柔寡断?”

“想想你这些年,对于那些世家地主欺负都不怕,依然帮乡亲们忙,怎么现在就胆小起来了?”

“你平时还教妾身明事理,多思考,怎么今天就糊涂起来了?”

这被自家妻子一番嘲讽,黎贺顿时脸上就挂不住了,傻傻笑道。

“呵呵,娘子说的是,相公我这不是喝了酒,有些不清醒了嘛!”

对于自家相公的掩饰,黎赵氏没好气道:“你呀,哪是喝酒不清醒,分明就是愁乱了心。”

“是是是,娘子说的没错。”黎贺不好意思的连连点头,“那娘子你看,你是想到了啥好办法,让咱家如何过去找杨大帅?”

“能是啥多好的办法,你自己都能想到的。”

“呵呵,相公我这不是喝迷糊了嘛,还是娘子你来说。”

“哼!”

黎赵氏没好气白了黎贺一眼,琢磨一番后道,“相公也知道,咱们这上面南阳府高总兵,不,应该是高大帅,一直都有和护民军那边的杨大帅合作。

天天都有队伍从咱们这宝丰县,还有汝州其他县运矿过去。

而这跟着一起的商队,那也是不在少数。

这咱家花点钱财,寻求商队保护,一同前往护民军的治下,应该也不是难事。

想必这样做的人,肯定不止咱一家。

只要咱家肯花银子,再加上相公这些结交的好友帮忙下,带上咱家一起赶路,肯定不是难事。”

听完自家妻子的方法,黎贺点了点头:“娘子这方法不错,相公我明日找找渠道。”

“嗯,相公肯花心思,这事肯定能办好。”

“嘿嘿嘿,娘子谬赞,没有娘子提这方法,相公我还没头绪呢!”

黎赵氏没好气哼了一声,“油嘴滑舌,赶紧吃饭垫垫肚子,别伤了身子。”

“是是是,相公我这就吃。”

黎贺傻呵呵笑着,一口窝窝头,一口咸豆角,渴了喝一口黎赵氏倒的酒。

看着这副享受的样子,不知道的,真不信是刚喝完闷酒。

次日一早,黎贺也学着县衙同僚一样,摸了个鱼,出门去跟好友打探前往护民军治下的商队。

有着这些年好人缘,加上花了点银子,自然是找到了一家来往汝州和信阳的商队愿意带着他一家。

商议好时间地点后,黎贺就开始收拾准备。

与和关系好的亲朋好友告知一声要出远门,然后找个借口推去县衙的工作,把事情安排妥当,避免被人盯上。

当然,对于他这样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秀才,在县里的身份也不低。

但奈何他的性格正直,不与那些县衙内部人员同流合污,加上被世家大族打压,这自然在县里就混的一般般。

除了一些平时受他帮助的老百姓会记得他的好,不然跟一个普通教书先生没啥区别。

所以,真正会盯着关心他的人不多,再说了加上他用银子堵人的嘴,更没人没事乱说话。

就这样在恋恋不舍下,卖掉多年辛苦赚来了一处院子,弄来一辆驴车带着妻儿,就跟着商队踏往那条未知的道路。

黎贺虽然说在宝丰县混的不好,但也只是与那些官僚乡绅混的不好。

实际上,像他这样如此年轻的秀才,又为人正直,谦谦有礼,平易近人,然后与人相处又颇有心得,很受底层老百姓喜爱。

就比如此时,跟着商队南下信阳的路上,与商队不少人都混了个脸熟。

靠着自己会读书识字的本事,趁着休息的功夫,帮人写封家书,写个生平传记,亦或者教人识字取名,慢慢的拉近双方的关系。

同时,他也借着机会,悄悄了解关于护民军的情况。

可打听来,打听去,众人能告诉他的就是护民军治下的信阳、罗山等州县老百姓,家家都分到了地种,免了三年赋税,办了社学,村会。

其他的护民军到底对百姓有多好,护民军是怎样的,杨大帅是怎样的,众人都只是说的模棱两可。

这其中,就好像有人在专门管控一样,有些事不让众人知道,或者说是不让宣传。

最终,黎贺能得到的信息,就是护民军治下老百姓过得好,人人有地种,人人有书读。

可这些实施的政策,在宝丰县,或者说是在大明讨虏大元帅高成治下,也一样有。

不管是村会、社学、开荒分地,还是免除几年赋税、鼓励生育。

只要杨大帅护民军治下有的,高大帅安民军治下也有。

说白了,就是你怎么做,我就怎么学习。

虽然说是杨大帅先带头反清,但你要敢说高大帅偷学,那肯定有人不信。

反正安民军治下的官员百姓,都相信自家高大帅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

但这到底为什么百姓谋福,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所以,护民军和安民军到底有什么不同,黎贺是充满了好奇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