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 > 第241章 对症下药

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 第241章 对症下药

作者:勤奋小萌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11:43:01

幽城。

秦王府书房外,月光把青砖地照得发白。

苏云捏着青州的飞鸽传书。

青州乱成一锅粥的消息,让他无比愤怒。

他咬牙切齿,恶狠狠道:“好啊,真是好手段!竟敢在青州兴风作浪,拿百姓当棋子,把天灾**编成刀,直往本王心口捅!不管是哪路牛鬼蛇神,本王定要把你们挫骨扬灰!”

青州可是他的地盘,居然有人敢在眼皮子底下搞事情,还煽动老百姓闹事,这分明是冲着他来的。

“来人!”

他猛地扯开房门,声音惊得廊下守夜的侍卫一激灵,“立刻去请诸葛亮、曹化淳、贾诩来书房议事,就说有急事!”

侍卫不敢耽搁,转身就往府外跑去。

一炷香后,夜色愈发浓重。

秦王府门前的灯笼在风中摇晃,将诸葛亮和贾诩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两人几乎同时下了马车,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透着几分凝重;贾诩抚着胡须,神色谨慎。

“文和兄,可知王爷深夜急召所谓何事?”诸葛亮率先开口。

贾诩微微皱眉,沉声道:“亮兄也不知情?我刚从工坊查验归来,一路上见王府侍卫神色匆匆,心下便觉不妙。这般深夜传唤,怕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警惕,“莫不是边境有变?或是……”

话音未落,王府侧门吱呀打开,一名侍卫疾步而出:“两位大人,王爷在书房等候已久!”

两人对视一眼,不再多言,加快脚步往府内走去。

二人踏入议事厅时,曹化淳正立在苏云身旁,见他们进来,微微颔首示意。

苏云坐在主位上,脸色黑得像锅底,见二人来了,伸手往桌上一指:“都坐下说。”

诸葛亮刚把屁股沾到椅子边就急着问:“主公,这么晚召见,莫不是出了大事?”

苏云没说话,直接把桌上的密信推过去:“自己看。”

诸葛亮看后,瞳孔猛地收缩:

“主公,青州竟有人传播传染病,这也太......简直是草菅人命!”

话音未落,信已被贾诩接过,冷笑道:“手段倒是够狠辣。”

“主公,根据信上的内容,这几拨人大概率是同一伙人。乐北投毒、平陵纵火、阳谷煽动,看似分散,实则环环相扣——他们想在北方制造混乱,动摇您的根基。”

他顿了顿,眉头罕见地蹙起,“只不过这手段,确实有点......”

贾诩话音戛然而止,眼底闪过一丝异色。

他虽惯于玩弄阴谋,当年毒士之名威震天下,可设计的毒计多针对政敌与军队,从不会将手伸向无辜百姓。

瘟疫与大火无眼,死的都是手无寸铁的庶民,这等伤天害理之事,连他都觉得后背发凉。

“此等行径,有伤天德。用此等下作手段,迟早遭报应。”

一旁的诸葛亮轻摇羽扇,眼中闪过忧虑。

“主公,当务之急是控制传染病的蔓延,稳住民心。

相比起其他的混乱,疾病的传播更加让人恐惧,一旦百姓认定疫病无药可医,恐慌便会如野火燎原。

只有尽快阻断传播途径、救治病患,才能让人心安定,不至于被谣言牵着鼻子走。”

苏云神色凝重,重重颔首。

“孔明所言极是。必须控制疫病扩散,绝不能再让其蔓延到其他地区。不仅要扑灭眼前的火,更要从源头上斩断祸根,找到病毒来源!”

他猛地转头,看向曹化淳,“曹公公,命锦衣卫即刻展开全面调查,其他事务一律暂缓!这是当前头等大事!”

“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密探首领,即刻点齐精锐,连夜奔赴青州!不管用什么手段,必须给本王揪出投毒者!”

曹化淳沉声道:“请主公放心,属下定让四人带足人手,连夜启程!”

青龙白虎等四大密探皆是锦衣卫中的精锐,此番定要将幕后黑手挖个底朝天。

苏云挥了挥手:“行,你快下去安排吧。”

“是,主公!”

由于罗网在执行其他任务,抽调不出来人手,因此,苏云才把此事交给锦衣卫调查。

曹化淳离开后,苏云继续说。

“孔明,文和,从此事可以看出来,各地的医药……,非常不完善,老百姓们很多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导致引发社会动荡恐慌。一场谣言就能搅得青州天翻地覆。”

诸葛亮轻摇羽扇,眼中闪过忧虑。

“主公所言极是。民间缺医少药,又无疫病防治之法,稍有风吹草动便人心惶惶。这不仅是青州一地之弊,更是天下隐患。”

贾诩抚须沉吟片刻,冷笑道。

“这些造谣者敢拿疫病做文章,正是吃准了百姓愚昧。若寻常人家知晓染病后该如何隔离,又怎会被几句天罚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依属下看,这倒是个整顿的好时机。”

苏云猛地一拍桌案,目光如炬。

“既然病根在此,那便对症下药!

第一,即刻命人编写通俗易懂的医书,用白话写明疫病防治、常见病症处理,张贴在各郡县告示栏,再让说书人编成段子四处宣讲,定要让百姓听得懂、学得会!”

“第二,各州府设立医馆学堂,招募有志青年,高薪聘请名医授课,培养自己的郎中队伍。学成后分派到乡间坐诊,既治病又传教,把巫医神棍的活路彻底断了!”

诸葛亮抚掌赞叹:“主公高见!不过医药之道讲究传承革新,老祖宗的方子要守,新法子也得试。”

苏云颔首:“正是此意!设立‘太医研究院’,召集天下名医,鼓励他们钻研药理、改良药方。若有人能研制出预防各种疫病的良方,重重有赏!”

“此番借青州之乱为契机,彻底把这盘散沙般的民间医药盘活!”

贾诩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如此一来,既稳固民心,又能让那些妄图用疫病做文章的宵小,从此再无下手之处。妙哉!”

在古代,培养一个优秀的医生,堪称难如登天。

寻常人家的孩子,别说研读晦涩难懂的医书,光是求学时所需的笔墨资费、拜名师所需的束修,便足以将寒门子弟拒之门外。

而医术传承向来以家传为主,世家医者将药方视作传家之宝,父子相授、秘不示人,即便偶有师徒传承,核心医术也多藏于深闺。

这般封闭的传承方式,导致诸多精妙良方随家族兴衰湮灭,或是因门户之见难以广传济世。

苏云深知症结所在,决意打破这层桎梏。

他要设立官办医馆学堂,由王府出资免除学子学费,不论出身贵贱,只要心怀医者仁心皆可入学。

同时,以重金与功名招揽民间名医,强制其将家传秘方录入官修医典,给予秘方持有者世代荫庇,既保传承又促流通。

如此双管齐下,既能让医术走出世家高墙,又能通过系统化教学,批量培养出既能诊治疑难杂症、又能扎根乡间的优秀医者,彻底改写民间缺医少药的困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