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亮剑:横扫晋察冀 > 第10章 厉兵秣马(1)

亮剑:横扫晋察冀 第10章 厉兵秣马(1)

作者:玄音飘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7 11:42:58

小柳乡的晨雾还未散尽,村外的河滩上已响起震天的呼号。

宋兴华站在土坡上,看着眼前龙腾虎跃的训练场面,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三天前,他们从花田镇凯旋,带回了 83 张新面孔,也带回了足以让连队脱胎换骨的装备。如今,整个连队 178 人被重新整编,除了原有的一、二排,新组建的三排(林桓)、四排(冯瑞年)和战防炮班(周大龙)已迅速融入这个集体。

“都给老子拿出点劲头来!三公里越野,最后五个到的,中午没饭吃!” 陈大海的大嗓门穿透晨雾,他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肌肉上汗珠滚动,正带着四个步兵排进行体能训练。

队伍里,新老战士混杂在一起,却看不出明显的界限。原有的老兵们憋着一股劲,要给新人做个榜样;而那些刚从花田镇过来的伪军,更是拼了命地表现 —— 他们太清楚自己过去的名声,也太渴望能在这里洗刷污点,成为真正被人看得起的 “兵”。

林桓跑在三排最前面,他原本是花田镇伪军的一个小队长,打仗不算孬,只是迫于生计才穿上那身灰皮。此刻他额头上青筋暴起,喉咙里像含着团火,身后的三十多个弟兄紧紧跟着,没人掉队。他知道,宋兴华把三排交给自己,是多大的信任。

四排的冯瑞年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兵油子,脸上刻着风霜,跑起来却稳健得很。他早年在中央军待过,见过大阵仗,后来被打散才沦落为伪军。此刻他一边跑,一边低声给身边的年轻人鼓劲:“调整呼吸,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别想着偷懒,宋连长的眼睛毒着呢!”

河滩尽头是片开阔地,这里被辟为射击训练场。六挺歪把子轻机枪架在临时搭建的掩体后,射手们正进行点射训练。“哒哒哒、哒哒哒” 的枪声有节奏地响起,子弹精准地落在百米外的靶子上。

“好!” 一阵喝彩声响起。只见二排的一个射手连续三个短点射,九发子弹全部命中靶心。那是个刚满十八岁的小伙子,叫王二柱,原是个佃农,三个月前跟着宋兴华参军,如今已是连队里小有名气的神射手。

陈大海走过来,拍了拍王二柱的肩膀:“不错!有点样子了。记住,轻机枪是班组的火力支柱,不光要打得准,更要懂得什么时候打,打多少!”

“是!” 王二柱涨红了脸,大声应道。

另一边,拼刺训练更是打得热火朝天。木枪相撞,发出 “砰砰” 的闷响。战士们两两成对,眼神凶狠,动作迅猛。宋兴华特别强调,对付日军,拼刺是保命的本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三排和四排的新兵们进步最快。他们中不少人原本就有点基础,只是过去缺乏系统训练和实战勇气。如今在老兵的带动下,再加上宋兴华时不时亲自下场示范几个关键动作,他们的刺击越来越精准,步伐也越来越沉稳。

“注意格挡后的反击!手腕要灵活!” 宋兴华的声音传来,他正手把手地纠正一个新兵的动作。那新兵起初很紧张,被宋兴华一指点,顿时豁然开朗,再刺出时,木枪带着风声,竟让对手有些招架不住。

训练间隙,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吃饭时间。宋兴华下了死命令,粮食、蔬菜敞开供应,每三天还要给全连加一顿肉。这个命令在当时的敌后根据地,简直奢侈得不敢想象。

第一次吃肉那天,伙房里飘出的肉香,让整个训练场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当一盆盆红烧肉端上来时,不少战士看着油光锃亮的肉块,眼泪 “唰” 地就下来了。

“俺…… 俺这辈子,除了过年,就没见过这么多肉……” 一个三十多岁的老兵哽咽着,他叫赵老栓,家里的妻儿都死在了日军的轰炸中,是宋兴华把他从死人堆里拉出来的。

“连长,您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一个原花田镇的伪军泣不成声,“以前在据点里,别说吃肉,能顿顿吃饱就烧高香了……”

宋兴华看着眼前的情景,心里也有些发酸。他走过去,拿起筷子,给每个人碗里都夹了一块肉:“哭啥!现在吃下去,是为了多杀鬼子!等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咱们天天吃肉!”

“对!杀鬼子!”

“把小鬼子赶出去!”

战士们的情绪被点燃,纷纷举起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脸上却挂着混合着泪水的笑容。

小柳乡的乡亲们也被这股劲头感染了。看着战士们训练辛苦,家家户户都主动送来蔬菜、鸡蛋。张大娘提着一篮鸡蛋,非要塞给宋兴华:“宋连长,孩子们训练太苦了,这点鸡蛋给他们补补身子。”

“大娘,这可不行,我们有纪律……”

“啥纪律不纪律的!” 张大娘眼睛一瞪,“你们为了保护我们,命都豁出去了,几个鸡蛋算啥?再推辞,就是看不起俺老婆子!”

宋兴华拗不过,只好让司务长按市价把钱给了张大娘。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战士们训练结束,会主动帮乡亲们挑水、劈柴、种地;乡亲们则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战士们。军民之间,仿佛一家人般亲密无间。

步兵训练如火如荼,火力排的组建和训练更是重中之重。

宋兴华把原来的火力班扩编为火力排,张铁柱依旧担任排长。全排下辖一个迫击炮班(两门迫击炮),班长田大雷,是个身高马大的汉子,以前在阎锡山的部队里伺候过迫击炮,有点基础;两个重机枪班,一个配备 2 挺民 24 式重机枪,班长刘川,原是八路军正规军出身,因伤掉队后留在了地方;另一个配备 2 挺九二式重机枪,班长章杰,是从花田镇过来的,对日式装备很熟悉。

为了充实火力排,宋兴华还做了一笔划算的买卖 —— 用原机枪组的两挺歪把子轻机枪,从辽县县大队换来了 14 名有战斗经验的老兵。这 14 人个个都是好苗子,很快就成了火力排的骨干。

火力排的训练场在村子另一头的山坳里,这里地势开阔,适合重武器展开。

“重机枪班,架设阵地!” 张铁柱一声令下,宁武和余成龙带领着各自的班组迅速行动。民 24 式重机枪被稳稳架在预先构筑的掩体后,三脚架深深扎进土里;九二式重机枪则被安置在另一侧,射手们熟练地装填弹药,动作一气呵成。

“目标,前方 500 米集群靶!交叉火力覆盖!”

“民 24 班,标尺 5,方向右 0-05!”

“九二班,标尺 5,方向左 0-05!”

宁武和余成龙几乎同时报出射击诸元,随着张铁柱一声 “放!”,两挺民 24 式和两挺九二式同时开火,“咚咚咚”“咯咯咯” 的枪声交织在一起,子弹像两条火龙,在 500 米外的靶区交叉,形成一片密集的火网。

“好!” 宋兴华站在一旁,满意地点点头。交叉火力是对付集群目标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在防御作战中,能极大地扩大杀伤范围。

接着是超越射击训练。这是民 24 式重机枪的强项,凭借其独特的枪管缓冲装置和三脚架,可以进行曲射,子弹越过己方步兵头顶,落在敌人阵地前沿。

“标尺 8,仰角 15 度!目标,800 米外土坡后!” 宋兴华亲自指挥。

宁武有些犹豫:“连长,这距离,又是曲射,能准吗?”

“按我说的调!” 宋兴华语气肯定。

射手调整好标尺和角度,扣动扳机。民 24 式重机枪发出沉闷的咆哮,子弹呼啸着越过前方的土坡。没过多久,负责观察的战士跑回来报告:“连长,全部命中土坡后预设区域!”

宁武和班里的战士都惊得张大了嘴巴。他们以前也玩过超越射击,但从来没这么准过!

“记住这种感觉,” 宋兴华对他们说,“民 24 式的射程比小鬼子的九二式远,火力持续性也更强。以后遇到鬼子的重机枪阵地,不要硬碰硬,利用射程优势压制他们,让他们抬不起头!”

迫击炮班的训练同样不轻松。田大雷带领着炮手们反复练习架炮、装弹、瞄准、发射。迫击炮是曲射武器,对炮手的经验和计算能力要求很高。宋兴华给他们讲弹道原理,讲如何根据风速、距离修正弹道,田大雷等人听得如痴如醉,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相比于步兵排和火力排的热闹,神枪手班的训练则显得有些 “安静”,但这种安静中,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专注。

宋兴华把神枪手班的训练地点选在了一片树林里,这里地形复杂,适合进行潜伏和伪装训练。他亲自担任教官,将一些现代狙击手的训练方法融入其中。

“狙击手,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忍耐力!” 宋兴华趴在一片草丛里,对身边的神枪手们说,“你们要像一块石头,一棵草,融入周围的环境。哪怕虫子爬到脸上,哪怕太阳晒得脱皮,都不能动一下!”

他让战士们在树林里潜伏,一趴就是几个小时。有蚊虫叮咬,有蛇鼠出没,但没人叫苦,没人乱动。王二柱是神枪手班的骨干,他趴在一堆落叶里,眼睛死死盯着前方的目标,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滴进泥土里,他连眼皮都没眨一下。

伪装训练更是考验耐心。战士们要利用树枝、杂草、泥土,把自己和枪都伪装起来。宋兴华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只要发现一点破绽,就要求重新来过。

“记住,你们的目标是敌人的军官、机枪手、炮手,” 宋兴华强调,“一击必杀,然后迅速转移。你们是藏在暗处的刀子,要让敌人时刻感到恐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