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亮剑:横扫晋察冀 > 第370章 大同会战(13)

亮剑:横扫晋察冀 第370章 大同会战(13)

作者:玄音飘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7 12:57:29

做完这一切,宋兴华才对林兆祥说道:“老林,去三号、七号储备点接收物资。炮弹十万发,油料五百吨。尽快分发下去。”

林兆祥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声音都变了调:“司…司令!十万发?!五百吨?!这…太好了!我马上组织运输队!”他几乎是踉跄着冲出了指挥部,也顾不得什么仪态了。

王信庭看着林兆祥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对宋兴华道:“老宋,你这‘渠道’,真是我们纵队的定海神针啊。”

宋兴华扯了扯嘴角,算是回应,目光重新落回沙盘。“定海神针?还早。打下大同,断了华北日军这条臂膀,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

宋兴华活动了下颈椎,回忆着大同会战开始后山西地区的种种变化。

晋西南的阎**,眼见八路军在晋北打得风生水起,实力急剧膨胀,心中那股酸意和忌惮再也按捺不住。趁二纵主力被牵制在大同前线,他命令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指挥骑兵第2师,以及孟宪吉的第19军,总计约一万七千余人,突然向八路军129师所属的新编第4旅发动偷袭,企图在晋西南制造摩擦,抢夺地盘。

然而,阎**万万没有想到,宋兴华拥有的“雷达预警”功能,早已提前捕捉到了晋绥军异常频繁的电台通讯和部队调动迹象。相关情报第一时间通过总部,传递到了129师。

129师当机立断,迅速调动麾下两个装备精良的苏械旅和三个国械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冒进的赵承绶、孟宪吉部实施大规模迂回包抄。战斗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晋绥军虽然人数不少,但装备、训练和士气远非129师主力对手。激战数日,赵承绶部损失惨重,被歼五千余人,俘虏超过八千,骑兵第2师几乎被打残,孟宪吉的第19军也元气大伤,赵、孟二人仅率少量残兵败将狼狈逃脱,差点就成了八路军的阶下囚。

消息传到吉县,阎***又惊又怒,更是肉痛不已。这些部队是他的命根子。他不得不硬着头皮,派出代表,紧急联系八路军总部,请求“和谈”。

谈判在总部进行,气氛僵硬。阎**的代表一开始还试图摆出“山西王”的架子,不仅要求八路军无条件释放所有被俘的晋绥军官兵,归还缴获的武器装备,更异想天开地提出,八路军应“顾全抗日大局”,将太原及周边重要城镇“交还”给晋绥军“管理”。

面对这等无理要求,总部毫不客气,当场严词拒绝。副总司令拍着桌子,一条条列举了晋绥军长期以来消极抗日、积极**、多次制造摩擦、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铁的事实。最后,总部明确告知阎**的代表:“摆在阎先生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真心悔悟,将其力量置于八路军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统一指挥之下,共同抗日;二是老老实实待在吉县你那小地盘里,整军经武,以备将来反攻。若再敢挑衅,制造摩擦,八路军必将予以坚决、彻底的回击!到那时,山西将再无晋绥军立锥之地!”

这番措辞强硬、毫不留情的回应,如同一盆冰水,将阎**浇了个透心凉。他深知八路军如今兵强马壮,绝非昔日可比,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灰溜溜地缩回了吉县,短时间内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一个多月前,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常凯申为扭转正面战场颓势,提振国内士气,并响应国际反法西斯形势,下令各战区发动全面反攻,美其名曰“冬季攻势”。

初衷或许不坏,但命令到了下边,却完全变了味。常凯申无视各战区实际情况和后勤保障能力的巨大差异,一味严令催促,甚至越过战区长官直接指挥到军、师一级,要求不断进攻,限期攻克指定目标,一定要取得比“收复太原更大的战果”。结果,原本就脆弱的后勤补给线瞬间崩断。弹药告罄、粮秣不继、伤员无法后送,士兵在严寒中饥寒交迫,士气低落。

日军窥得此良机,果断放弃一些次要据点,诱敌深入,待国民党军攻击势头衰竭,后勤不继之时,集中精锐兵力,以坦克开路,空军掩护,发起凶狠反击。多处国民党军攻势瞬间瓦解,转为溃败,损失惨重,前期收复的失地得而复失,甚至险些引发全线动摇,酿成更大规模的灾难。

也正是在国民党军岌岌可危之际,宋兴华抓住华北日军兵力被牵制、注意力南移的空档,果断发起大同会战。第二纵队与同盟军以凌厉的攻势,连克朔县、岱岳、怀仁等多处要点,兵锋直指华北日军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和大同煤矿区,严重威胁平绥铁路线。

这一记凶猛的“左勾拳”,彻底打乱了日本中国派遣军的部署。华中、华南方面日军原计划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命令被迫中止,大量原本用于南下进攻的部队、物资、航空兵力,被紧急抽调北上,驰援晋北。冈部直三郎的驻蒙军更是首当其冲,压力巨大。

可以说,正是宋兴华在大同方向的强势进攻,如同一根撬棍,硬生生撬动了整个华北战局,迫使日军停止了在南线的凶猛反扑,将主要资源和注意力倾注到晋北,无形中为陷入困境的国民党军稳定了摇摇欲坠的防线,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一场战略性溃败。

由程欣执笔刊登在《新华日报》华北分版上的战地通讯《铁流奔腾——大同会战纪实》,将八路军的英勇与日军的顽抗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更广阔的战场上,为八路军赢得了人心。

近一个月来,通过各种途径涌入山西根据地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络绎不绝。捐款捐物的各界人士更是数不胜数。政治部主任朱宝杭前几天还兴奋地汇报,仅在晋北,就招收了近四千新兵,在繁峙编成了八个新兵营,其中前三个营已经完成了最基本的射击和战场生存训练,勉强能拉上战场见见血了。

想到程欣,宋兴华冷峻的眼神里,几不可察地柔和了一瞬。那个总是拿着笔记本,眼神清澈而执拗的女记者,此刻应该在她的临时驻地赶稿吧。

喜欢亮剑: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亮剑:横扫晋察冀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