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李云龙等请战的旅长离开后,会议室里只剩下副总司令、宋兴华、政委王信庭和参谋长熊德诚,以及被特意留下的冈田翔太。
宋兴华看向冈田翔太,语气平和了许多:“冈田旅长,交给你的任务,准备得怎么样了?”
冈田翔太立刻上前一步,身体站得笔直,从军装上衣口袋里,郑重地掏出一张写满了日文的信纸,双手呈给宋兴华:“司令,劝降书已经拟好,请您过目!”
宋兴华接过信纸,快速浏览起来。他的【语言精通】技能让他阅读日文毫无障碍。信纸上的文字,是以“日本**同盟军”的名义,写给太原城内的日本守军。内容并没有过多的政治说教,而是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太原困境,列举了八路军及同盟军强大的火炮和装甲力量,指出了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同时,以同盟军自身的经历,保证主动投降者的人身安全,并承诺战后愿意返回日本者,将予以遣返。字里行间,带着一种同为“日本人”的恳切与“现实考量”,更容易引起城内守军,特别是中下层官兵的共鸣。
宋兴华看完,点了点头,将信纸递还给冈田翔太:“内容可以。稍后,我会让人送几门105毫米榴弹炮、以及印刷机和制作宣传弹的材料到你的旅部。你立刻组织人手,大量印刷这封劝降书。一旦你们的炮兵前出到有效射程,就立刻用榴弹炮,将这些宣传弹大量打入太原城内!我要让城里的每一个鬼子,都能看到这封信!”
“嗨依!保证完成任务!”冈田翔太躬身领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更多的是执行任务的坚决。他清楚,这封劝降书,或许比成千上万发炮弹更能瓦解敌人的斗志。
冈田翔太离开后,会议室里终于只剩下四位核心决策者。
宋兴华看向一直沉默旁听,只是默默抽烟的副总司令,开口问道:“副总司令,之前跟您提过的,关于战后可能面对晋绥军挑衅的应对方案、太原兵工厂的接收和迅速恢复生产的处置方案,以及光复太原后如何稳定城市秩序、恢复民生的方案,都弄得怎么样了?”
副总司令吐出一口烟圈,眉头微蹙:“时间太紧,还在抓紧弄。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协调的人员、部门太多。后天之前,应该能拿出个初稿。”
宋兴华摇了摇头,语气有些急切:“副总司令,后天有点慢了。我的意见是,方案可以慢慢完善,但人手必须先调过来!我们可以先搭起一个草台班子,把架子支起来,哪怕一开始不完善,也能先运转着。等我们拿下太原,立刻就能接手管理。方案嘛,完全可以根据进城后的实际情况,边做边调整!”
副总司令瞪了他一眼:“你小子说得轻巧!太原是什么地方?山西的省会!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市!管理起来千头万绪,需要的是大量有经验、懂政策的干部!不是拉几个人就能撑起来的!”
他顿了顿,看着宋兴华那充满自信和决断的脸,语气又缓和下来:“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能等什么都准备好了再动手。好吧,我立刻向总部请示,从各大军区先紧急抽调一批精干人员过来,先把市政、治安、宣传、后勤这几个摊子支起来。”
他用夹着烟的手指点了点宋兴华:“但是,你小子千万千万别给我出岔子!别我费劲巴力地把人手给你调过来了,你到时候打不下太原,那乐子可就大了!我们所有人都得成笑柄!”
宋兴华闻言,猛地一拍胸脯,发出“砰”的一声响,脸上是毫无保留的自信和豪情:“副总司令放心!我宋兴华向您,向总部保证!12月24日早上8点之前,一定把我们红旗,插上太原城头!若不能如期攻克,我宋兴华,甘受军法处置!”
看着他斩钉截铁的样子,副总司令、王政委、熊参谋长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信任与期待。这小子,总是能创造奇迹。
会议结束,众人各自离去,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中。指挥部里,宋兴华与王政委、熊参谋长又针对后勤补给、通讯联络等细节问题商讨了许久。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指挥部里点起了煤油灯,光线摇曳。
宋兴华刚端起一碗已经凉透的小米粥,准备囫囵吃几口,脑海中,沉寂了半天的【二战军功系统】界面,突然毫无征兆地弹了出来,同时响起了尖锐的【雷达预警】警报声!
宋兴华心中猛地一凛,放下碗筷,立刻集中精神,打开了系统附带的【全景地图】功能。
半径480公里的巨大地图在他意识中展开,如同上帝视角,俯瞰着山河大地。只见地图上,代表着敌军的猩红色箭头,正分三路,向山西方向扑来!
第一路,自河北邯郸出发,沿着清晰的路线,目标直指滏口陉!番号显示为——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他们的意图非常明显,是想经滏口陉进入晋东南,攻击涉县、黎城,威胁八路军129师在太行山的根据地侧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