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总部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宋兴华率领西线参战的各部主力,浩浩荡荡返回了寿阳县城。队伍虽然经过连续作战,但士气高昂,装备精良,引得沿途百姓纷纷驻足围观,欢呼雀跃。
旅部设在原县衙改造的院子里,宋兴华刚下马,政委王信庭就迎了上来,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旅长,辛苦了!师部刚来了指示,让我们把全歼鬼子110师团的战斗经过、战果统计,特别是那些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照片,尽快整理上报。总部和师部准备大力宣传这次辉煌胜利,鼓舞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
宋兴华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笑道:“这是好事。老王,你安排警卫营,把咱们准备好的那些鬼子将官的佩刀还有战场上拍的照片,仔细整理好,派一个可靠的排,立刻送往师部。”他顿了顿,继续道,“另外,让警卫营配合后勤保障营,再往师部送两万发炮弹,三十吨汽油。接下来大战在即,让师首长们手里宽裕点。”
王政委先是点头,听到后面不由得微微咋舌:“两万发炮弹?三十吨汽油?旅长,咱们这次……缴获这么丰厚?”他深知独立旅家底厚,但如此大手笔的“上缴”,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宋兴华看了看四周,将王政委引到僻静处,压低声音道:“老王,有些情况,我需要向你通报一下。除了战场缴获,我……还有一些特殊的渠道,能弄到一些武器弹药和紧缺物资。”
王政委神情一凛,立刻明白了事情的敏感性。他作为旅政委,党的代表,对于宋兴华一些“神乎其神”的能力和来源,早有察觉,但一直恪守原则,从不主动探询。此刻宋兴华主动提起,他立刻表态:“旅长,我明白。你不用多说,组织原则我懂。你就告诉我,需要我配合做什么?”
宋兴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革命战友之间的信任。他郑重地说:“谢谢你的理解,老王。这个渠道涉及机密,我无法透露详情。今后,我可能会随时抽调独立旅或者冈田旅的部分人员,执行一些‘特殊运输’任务,对外宣称是接收秘密渠道物资,人员绝对可靠。物资的来源和具体数量,也需要严格保密。”
王政委毫不犹豫地回答:“没问题!旅长,你放心,我王信庭和旅政治部,坚决支持你的一切必要行动!你尽管放手去干,后勤保障和思想工作,我来负责!”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充满了对宋兴华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
宋兴华用力握了握王政委的手:“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走,我们去开会,该布置下一步的行动了。”
当天下午,寿阳县城,晋中独立旅旅部作战会议室。除了在前线对峙阳泉守军的熊德诚参谋长、独立2团赵勇团长、日本同盟军104团桥本隼人团长以及决死三纵7团王振国团长、9团孙永胜团长暂时缺席外,晋中独立旅、冈田旅以及配属作战的769团、独立团、新一团、边纵28团的团级以上主官悉数到场。
会议室里将星云集,气氛热烈。独立1团团长赵福生嗓门洪亮,正和769团的孔团长打着招呼:“老孔,这次你们团可得拿出打阳明堡机场的劲头来!”孔团长笑着回敬:“放心,老赵,肯定不比你的一团差!”
另一边,冈田旅旅长冈田翔太正用流利的中文与边纵28团的丁伟团长交谈,丁伟打量着这位原日军军官出身的同盟军旅长,眼神中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好奇。李云龙则大大咧咧地搂着孔捷的肩膀:“老孔,这回咱们又凑到一块了,可得好好跟小鬼子算算总账!”孔捷依旧是那副沉稳的样子,只是点了点头,眼神里却同样战意盎然。
宋兴华和王政委走进会议室,所有人立刻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
“同志们,”宋兴华走到地图前,没有多余寒暄,直接切入正题,“总部已经批准了我们的大体计划。现在,我宣布我军下一阶段作战任务——阳泉、平定、昔阳、娘子关连续作战计划!”
他拿起教鞭,指向悬挂的巨幅军事地图,声音清晰而有力:
“第一阶段,时间:12月5日晚至12月6日下午。”
“作战目标:同时攻克阳泉县城,并围歼阳泉外围之敌——日军独立混成第18旅团之第1、第2、第3大队!”
“兵力部署:
第一梯队围攻阳泉:独立旅2团(欠山炮营、警卫连、防空连)、日本同盟军104团、决死三纵9团。
第二梯队围歼敌第1大队:独立旅1团、冈田旅102团。
第三梯队围歼敌第2、3大队:769团、386旅独立团、冈田旅103团。
第四梯队围困平定:边纵28团、冈田旅101团、决死三纵7团。
第五梯队监视昔阳:我旅装甲侦察营、386旅新一团,务必将敌独立混成第18旅团第5大队钉死在昔阳城内!”
“炮兵部署:成立两个炮群。第一炮群,由我旅榴弹炮营(16门122榴)、重迫击炮营(24门120迫)、独立2团山炮营(6门105山炮,12门75山炮)组成,部署于阳泉北侧,由我直接指挥,警卫营和独立2团警卫连护卫。第二炮群,由冈田旅四个步兵炮连(24门75步炮)、一个重迫击炮连(12门120迫)、独立1团山炮营(6门105山炮,12门75山炮)组成,部署于阳泉东偏北,射程覆盖敌第1、2、3大队阵地,由熊参谋长统一指挥前线围歼战斗,独立1团警卫连、防空连及冈田旅警卫连负责护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