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盯着手机屏幕,技术组刚传来的初步分析报告还停留在主账号的活跃时段分布图上。他没说话,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陈雪站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平板。“后台日志显示,这个账号每天发布内容的时间非常固定,都在早上七点零五分左右,误差不超过三十秒。”
“说明操作者有规律作息。”林辰开口,“不是临时雇人发帖,而是长期运作。”
“我们申请了网安协助,提取了最近七天它上传的所有图片。”陈雪翻到下一页,“有一张模糊的施工围挡照片,EXIF信息里残留了拍摄时间和设备型号,GPS坐标虽然被清除,但系统恢复出一段不完整的定位数据。”
林辰接过平板,放大那串经纬度。“开发区工业园B区,三号楼三层东侧。范围缩小了。”
“我已经让刘伟准备出门。”陈雪说,“他去现场走一圈,拍些外围照片。”
“别直接靠近目标位置。”林辰提醒,“先查挂牌企业,再比对工商注册信息。记住,我们现在不能打草惊蛇。”
刘伟已经在楼下等车。他穿了件普通衬衫,背着一个旧包,看起来像个跑业务的年轻人。车子开出区政府大院,一路向城东驶去。
两小时后,刘伟回来了。他把相机递过去,里面存了几十张照片。大多是园区外墙上挂着的公司招牌,还有几栋楼的入口和电梯间。
“三号楼三层东边有两家公司。”他一边翻照片一边说,“一家叫‘宏远咨询’,门牌贴在走廊尽头;另一家是物流代办点,门口堆着包裹。”
林辰一张张看过去。宏远咨询的牌子很小,白底黑字,没加任何装饰。这种不起眼的小公司,在这类园区里很常见。
“查一下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料。”他对陈雪说。
陈雪打开电脑,调出企业信用系统。宏远咨询,法人代表半年内换了三次,最后一次变更在十天前。经营范围写着“企业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但没有纳税记录,也没有社保缴纳信息。
“空壳公司。”林辰说,“专门用来掩护某些事。”
“问题是,怎么证明它和那个账号有关?”陈雪问。
“找信号。”林辰回答,“他们用代理服务器隐藏IP,但总有漏出来的时候。让技术组查最后一次登录时使用的WiFi名称。”
陈雪立刻联系网安部门。等待期间,林辰翻开之前居民来访登记表。那三个异地登记的名字又出现了。身份证地址不在本区,电话归属地分别是邻市和外省,其中一个号码的机主信息显示曾短暂任职于宏远咨询,时间是一个月前。
“线上线下串起来了。”他说。
下午三点,技术组回复:主账号最后一次登录所连接的无线网络名称为“HYZX_5G”。
“HYZX。”陈雪念了一遍,“宏远咨询的拼音首字母。”
“让刘伟再去一趟园区。”林辰说,“不用进楼,带个信号扫描器,在周围测一下有没有同名热点。”
刘伟再次出发。这次他绕着三号楼外围慢走,设备握在手里,像是在看导航。十分钟不到,信号捕捉成功。最强波段来自三楼东侧窗户附近,与之前GPS残留坐标吻合。
“现在能确定了吗?”陈雪问。
“基本闭环。”林辰点头,“网络端靠虚拟身份发消息,实体端用空壳公司作掩护,中间有人线下传递信息——比如那天的外卖骑手。”
“要不要申请正式调查令?”她问。
“还不用。”林辰摇头,“现在动他们,只会换来另一个账号、另一家公司。我们要等的是背后的人自己露面。”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上面贴着几张纸:传播链图谱、园区平面简图、账号活动时间表、来访登记异常记录。他一条条看过去,最后停在宏远咨询的工商信息上。
“这些人不是普通商户。”他说,“他们是组织过的。话术统一,行动同步,连发布时间都卡在早高峰。目的不是反映问题,是制造混乱。”
“可他们到底是谁?”陈雪问。
“很快就会知道。”林辰拿起笔,在白板角落写下一行字:“查近三个月所有涉及摊位调整的民生项目名单。”
“你是说……受影响的小商户联合起来的?”
“改造项目一启动,原有经营格局就要变。”林辰说,“有人要搬离原址,有人要重新划区。利益受损的人最容易被煽动。但他们自己不出面,找中介公司当枪使。”
陈雪沉默了一会儿。“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继续盯着?”
“让他们继续发。”林辰说,“每多发一条,证据链就更完整一分。等他们觉得安全了,自然会松懈。”
他坐回椅子,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整理调查记录。文档标题写的是《关于近期舆情传播路径的技术分析》,内容详尽但措辞克制,只陈述事实,不做推测。
“这份报告先存档。”他对陈雪说,“内部留底,不上传系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