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盯着大屏上跳动的数字,手指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行指令。系统运行平稳,服务响应率维持在97%以上,居民满意度评分稳定在4.8。但他没有松口气。
陈雪从工位起身,走到他旁边,“北区那条烟感修复记录,我已经补录了设备序列号,也触发了回访流程。”
“好。”林辰点头,“但问题不在这一单。”
他调出三点四十六分之后的所有闭合工单,筛选出标记为“已解决”但未收到用户确认反馈的条目。屏幕上跳出三十七条记录。
“这些单子,表面上都关了,可实际有没有人上门,我们不知道。”他说。
刘伟凑过来查看,“有些是夜间报修,维修人员拍了照就关单,连门都没敲。”
“赶进度不能成借口。”林辰打开通讯群组,发布通知:“所有已关闭工单,必须由监督员电话回访确认。没拿到居民答复的,全部重开。”
陈雪皱眉,“这样工作量会翻倍。”
“那就加班。”林辰语气平静,“项目可以快,但不能糙。我们不是交差,是交付。”
刘伟立刻去联系监督员团队。陈雪坐回位置,开始核对财务结算台账与先锋榜数据。几分钟后,她轻声说:“有两个社区的数据对不上。维修次数少两次,贡献值却多记了一次。”
林辰走过去看屏幕。
“电子代签。”陈雪指着签名栏,“系统显示是本人操作,但IP地址来自办公室后台。一线人员让管理员帮忙代录工单。”
林辰沉默两秒,拨通外包公司负责人电话。
对方接得很快,“林县长,您说。”
“我问你,签一个名字,要花多久?”
“也就几秒。”
“那为什么有人替别人签?”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最近任务重,他们想早点交差……”
“交差?”林辰打断,“我们做的是民生工程,不是应付检查。一个假签名,会让整个项目失去公信力。你觉得居民知道这事,还会相信系统吗?”
对方没说话。
“从现在起,所有结算工单暂停审核。”林辰说,“没现场视频、没用户确认、没真实签名的,一律不算完成。明天上午,我要看到整改报告。”
他挂了电话,转向刘伟,“你带人抽查五个小区,随机选已完成的工单,现场核实服务情况。拍视频,传后台备案。”
“明白。”刘伟抓起外套就走。
“等等。”林辰递过一张打印好的清单,“按这个查:维修时间、人员到场、问题是否真正解决、居民是否知情。每一项都要有证据。”
刘伟接过纸张,快步出门。
指挥室里只剩键盘敲击声。林辰重新调出终验标准文档,逐条检查。翻到第三页时,他停下。
“家属参观的事,脚本通过了吗?”
陈雪摇头,“安全科还没批复。后台展示界面涉及部分居民报修记录,需要脱敏处理。”
“原计划是后天上午?”
“是。”
林辰站起身,走到大屏前,调出演示环境。“把真实数据屏蔽,用模拟信息代替。比如,把‘张阿姨家水管漏水’改成‘某住户厨房管道故障’。”
“技术上没问题。”陈雪说,“可家长提了个要求——让孩子点派单按钮。”
“真让他们操作?”
“团队怕出错。万一孩子乱点,触发真实工单怎么办?”
林辰想了想,“做个沙箱环境。”
“什么?”
“搭个独立系统,流程和真实的一样,但不连实际网络。让孩子扮演‘智慧管家’,发现问题,发出指令,我们在后台配合演示响应过程。”
陈雪眼睛亮了一下,“这样既安全,又有参与感。”
“就这么办。”林辰说,“你重新设计脚本,重点突出互动。另外,大屏展示内容也要改。”
“怎么改?”
“别只放数据。”他说,“换成居民留言、感谢信、笑脸照片。我们要让人看到温度,不只是效率。”
陈雪开始修改材料。林辰回到座位,打开合同归档系统,逐一核对资金流向。每一笔支出都有凭证,每一份协议都已完成签署。他翻到最后一页,签下名字。
九点零七分,刘伟发来第一条抽查结果。
【南一小区,3号楼204,报修灯泡损坏。维修记录显示当日解决,现场核查:灯仍不亮,开关接触不良未处理。居民不知情。】
林辰立即转发至外包管理群,并附言:“这不是个别现象。今晚所有未达标单位,负责人留下开会。”
陈雪抬头,“要不要通知李主任?”
“不用。”林辰说,“这是我们的事。出了问题,自己扛。”
他又调出全部维保合同,查找违约条款。找到后,复制粘贴进一份通报文件,标题写明:《关于部分服务商未履约情况的警示通知》。
“如果明天整改不到位,按合同扣款。”他说。
陈雪看着他,“真的要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