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 > 第225章 新项目筹备,面临困难

林辰推开会议室门时,王为民正在讲话。他脚步未停,径直走到靠后的位置坐下,公文包放在桌角,动作轻而稳。圆桌两侧已坐满各局办负责人,有人抬头看了他一眼,又迅速移开视线。

“青州老城文化复兴项目,是市里点的名,也是我们今年必须拿得出手的招牌工程。”王为民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首期任务是完成文物勘探和风貌修复设计,时间节点六个月,不能拖。”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辰身上:“林辰同志,你是牵头人,项目总协调由你担任。有什么困难,现在可以提。”

林辰点头,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项目简报。纸张很新,但内容单薄。他快速翻动,一页页扫过预算构成、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八千万元预算,区级配套五千万,剩余三千万需“多渠道筹措”——这八个字后面,藏着无人担责的默契。

他合上简报,开口:“资金缺口三千万元,是申请上级专项,还是引入社会资本?”

财政局副科长坐在斜对面,推了推眼镜:“专项资金申报窗口上个月已经关闭,明年三月才重新开放。目前没有其他可用渠道。”

文旅局的科长低头翻资料,没接话。住建局代表一直盯着手机屏幕,直到被点名才抬头应了一声。

林辰没再追问。他知道,这不是信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这类项目耗时长、见效慢,既难出政绩,又容易出错,谁都不愿沾手。他目光扫过在座几人,没人主动请缨,也没人提出具体支持方案。

散会后,他没回办公室,先去了人事科。走廊里人来人往,他站在窗口前,语气平和:“文化复兴项目办需要抽调规划、文保、法务三个岗位人员,走临时借调程序,多久能落实?”

办事员翻了翻系统:“编制冻结期间,跨部门借调需要主管局书面同意。您得先联系对应单位。”

“有先例吗?”林辰问。

“去年创卫专班抽了住建局三人,三个月轮岗。”

“同样是冻结期?”

“是。”

林辰点头,转身拨通住建局人事股电话。对方听说是临时借调,立刻回应:“最近项目多,人手紧张,实在抽不出。”

“上周你们给创卫专班派了三人。”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那是区里督办的重点任务。”

“这个不是?”

“这……性质不一样。”

林辰挂了电话,又联系文旅局。对方更干脆:“我们科室总共五个人,走一个就断档,局领导不同意。”

法务岗对接司法局,答复是“无相关业务经验人员可派”。

他一条条记下,回到办公室,关上门,打开内网人事调度系统。搜索“临时项目借调记录”,近三年共有十七项类似安排,全部完成人员抽调。其中六项甚至未列入区级重点,支持力度却远超当前项目。

他合上电脑,靠在椅背上。不是不能调,是不愿调。没人觉得这事能带来好处,自然没人愿出力。他太清楚这种心态——没功劳的事不抢,有风险的事不沾,能推就推,能拖就拖。

桌上的茶杯还是凉的,他没让人续水。窗外天色渐暗,办公楼里的灯光一盏盏亮起。他重新打开项目简报,翻到资金构成页,盯着“多渠道筹措”四个字看了很久。

然后起身,打开省财政厅官网。页面加载出来,他逐项查找专项资金目录。省级历史文化保护补助资金进入视线:年度申报一次,额度最高两千万,要求“已完成文物价值认定”。

他指尖在桌面轻轻敲了一下。这个条件,或许能破。档案馆那册残卷里,“和氏”条目虽被涂改,但夹层密信内容完整,若能组织专家论证其历史价值,未必不能走通申报路径。

他又打开招商项目库,搜索“文旅投资”。页面跳出几十条记录,大多是景区开发、商业街区改造,周期短、回报快。而老城复兴这类前期投入大、回收慢的项目,几乎没有企业关注。

他一条条往下看,突然停住。某地产公司去年参与过古城保护性开发,模式是“文化修复 商业运营”捆绑,政府出地,企业出资,后期通过文旅消费回本。项目周期八年,首期投入超两亿。

他记下公司名称,继续查该公司后续动向。发现其今年初在邻市中标一项类似工程,说明仍有扩张意愿。若能将青州老城部分商业空间纳入合作范围,或许能撬动社会资本入场。

笔尖在纸上划出两条线:一条指向文保申报,一条连接企业合作。两条路都难走,但至少不是死路。

他正想着,手机震动。是区府办发来的会议纪要确认函,明确写道:“青州老城文化复兴先导工程由林辰同志全面负责,协调各职能部门推进前期筹备工作。”

他看完,把手机扣在桌上。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要他自己推。

他重新翻开简报,从第一页开始逐字重读。翻到人员配置表时,发现上面空白一片,连临时名单都未填写。他拿出便签纸,写下三个岗位:规划协调、文保专责、法律合规。下面对应的位置,全是问号。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把资金缺口、人员空缺、申报时限三项并列写上。站了一会儿,又在“人员”一项后加上括号:非不能,是不为。

回到座位,他打开通讯录,找到陈雪的号码。手指悬在拨号键上,又停住。现在找她,等于让她卷入一场还没理清头绪的硬仗。他放下手机,转而调出北郊园区项目当时的团队名单,一个个看过去。

刘伟可以调来负责执行跟进,但缺专业背景。陈雪擅长统筹,可文保和规划不是她的领域。其他人,要么已调岗,要么正忙于其他事务。

他闭眼片刻,脑中过了一遍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履历。住建局有个年轻工程师,参与过老城区改造前期测绘;文旅局一名科员,是历史系硕士,写过地方文化调研报告;司法局有位法律顾问,处理过文物保护类行政案件。

三个人,恰好对应三个空缺岗位。

他睁开眼,拿起笔,在便签上写下三人姓名,然后在每个名字后面画了个圈。不是请求,是必须到位。

台灯的光落在桌面上,映出他半边侧脸。他把项目简报摊开压在玻璃板下,手指在“总协调人”那一栏轻轻点了两下。

窗外,整栋办公楼已沉入夜色,只有几扇窗户还亮着灯。他的办公室门紧闭,灯一直没关。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