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站在窗后,没有拉窗帘,也没有开灯。他盯着那辆车,直到车门打开,一人下车绕到后备箱,动作迟疑,像是在确认是否被观察。三分钟后,车重新启动,缓缓驶离。
他转身走到书桌前,从抽屉底层取出移动硬盘和U盘,逐一插入未联网的主机。屏幕上逐帧回放丙字库监控:灰色工装男子进入库房,六分钟后离开,手中多了个牛皮纸袋。他暂停画面,放大纸袋边缘露出的纸张一角,“移交清单”四字清晰可辨。随即调出王涛的人事档案照片,比对身形、步态,吻合度超过九成。
证据链已闭合,但缺最后一环——周志明的直接指令。
次日清晨七点,陈雪提前到岗。林辰将一份打印好的文件递给她,封面印着《关于智慧城市项目数据异常访问的内部风险提示》,落款为“和平街道办综合科”,正文提及“近期系统日志显示,存在非授权终端多次访问项目台账记录”,并指出“个别技术人员存在越权调阅敏感档案的嫌疑”。
“你把它放在档案馆服务台、住建局对接办公室的传阅栏,还有我们街道办一楼公告架。”林辰说,“不要登记,不要说明来源,放完就走。”
陈雪翻了一页,眉头微蹙:“这措辞……太直白了。”
“就是要他们看懂。”林辰合上文件夹,“人一旦心虚,就会动作变形。他们只要动,我们就看得见。”
陈雪离开后,林辰打开政务内网,查看“河东观察员2025”账号动态。昨夜那条质疑帖下,新增一条匿名回复:“数据安全岂是儿戏?某些人打着民生旗号,实则暗通款曲。”IP归属地仍为档案馆技术组,设备指纹与王涛日常登录终端一致。他截图保存,归入证据包。
上午九点三十分,区工业局会议室。联合协调会准时召开,议题为智慧城市项目二期推进方案。林辰作为街道办代表汇报进展。他先用十分钟展示施工进度、群众满意度提升数据及媒体正面报道截图,随后语气转沉。
“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潜在风险。”他点开PPT下一页,显示一张系统日志截图,“过去两周,项目后台记录到七次来自非项目组IP的异常访问,集中在夜间八点至十点。访问内容包括招投标文件、居民信息汇总表等敏感数据。”
会场安静下来。周志明坐在斜对面,手指搭在茶杯边缘,目光未动。
林辰继续:“根据《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所有公务数据调阅必须登记责任人、事由及审批流程。目前这些访问行为,均无合规记录。”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我建议,由区信息中心牵头,开展一次跨部门数据调阅合规自查,建立留痕机制,防范信息泄露风险。”
李建国点头:“这个建议很有必要。”
坐在主席位的王为民抬笔在笔记本上记下一行字,随后抬头:“可以列入下季度信息化治理重点。”
周志明始终未发言。会议结束铃响,众人起身离席。林辰故意放慢动作整理材料,眼角余光瞥见周志明手机震动,对方迅速低头查看,眉头一紧,随即快步走出会议室。
林辰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一下。
下午两点,刘伟敲门进入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张A4纸。纸上是伪造的《纪检合规初步核查备忘录》,标题注明“内部传阅,暂不归档”,内容列出“王涛多次于非工作时间登录档案系统”“其设备IP与政务论坛匿名发帖源一致”“与住建局周志明存在亲属关联”等条目,末尾标注“拟报区作风办备案”。
“放哪儿?”刘伟低声问。
“档案馆外借登记台的打印机托盘。”林辰说,“等他们自己拿。”
刘伟照做。当晚八点十七分,技术监控系统触发警报:王涛的私人手机号拨打一个未登记号码,通话时长47秒。基站定位显示,通话起点为档案馆后门小巷,终点为周志明住宅小区附近。
林辰调出通话记录界面,虽无法获取内容,但系统自动截获一条加密短信片段:“……备忘录是真的?速清记录。”
他将这条信息单独存档,标记为“行为闭环证据”。
次日上午十点,陈雪带回消息:“档案馆昨天下午三点调取了丙字库一周内的监控备份,操作人是王涛,理由是‘设备检修存档’。”
林辰点头:“他开始清痕迹了。”
“那我们现在上报?”陈雪问。
“不。”林辰摇头,“上报太早,他们只会否认、反咬。我们要让他们自己把路走死。”
他打开电脑,调出区信息中心发布的《关于加强政务系统访问审计的通知》,正是昨日协调会后发布的配套文件。通知要求各部门于三日内提交近一个月的数据调阅日志,由信息中心统一核查。
“从今天起,所有访问行为都会被记录。”林辰说,“他们越怕,越要动。只要再动一次,就是收网的时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