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一种果断的办法 > 第98章 “回忆”

一种果断的办法 第98章 “回忆”

作者:罗司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7 11:16:45

“我也有自己的尊严!”秦叶江喊出这句话时,尾音都在发颤,像寒风里抖索的枯草,连带着胸腔都跟着共振,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指尖攥得发白,指节抵着掌心,压出几道深深的红痕,像刻上去的印子。话音落定的刹那,一股寒意猛地从脊椎窜上来,后颈的皮肤瞬间绷紧,像被冰棱贴着滑过,泛起细密的鸡皮疙瘩,密密麻麻地爬满脖颈,指尖更是凉得吓人,指甲盖泛着青白色,几乎要失去知觉,连弯曲都带着僵硬的滞涩。但他咬着牙,牙龈都咬得发酸,后槽牙抵在一起,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强迫自己把目光死死钉在康斯加脸上——她的下颌线绷得像块冷硬的钢铁,线条锋利得能割破空气,长睫垂落,在眼下投出一小片浓得化不开的阴影,像泼了墨的宣纸,黑得沉郁。刚才那瞬间不自在的微表情,像一滴墨汁落在宣纸上晕开的痕迹,边缘带着毛茸茸的晕染,还清晰地烙在她眼底,也烙在秦叶江的视网膜上,像生了根似的,擦都擦不去。

深吸一口气,康斯加胸腔里的气流打着颤冲过喉咙,带着点铁锈般的涩味,像吞了口沙砾。她尽力让语气软和下来,像在揉碎一团蓬松的棉花,指腹却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可仓促的歉意还是从齿缝里往外漏,带着点被扯碎的毛边,尾音甚至发飘,像断线的风筝:“秦叶江,我也对不起你。可能是我的话、我的态度……像带刺的野草,没轻没重就扎到你了,扎得你生疼吧,像被蜜蜂蛰过似的……希望你别往心里去。”说话的工夫,她摸索着从衣兜里掏出条手链,布兜里的钥匙串跟着“叮铃”响了一声,清脆得像冰珠落地,指节因为紧张蜷成小小的弧度,像受惊后收拢的蝶翼,指腹的纹路都因为用力而发白,连带着手腕都在微颤,幅度轻得像风中的草叶。手链的红绳磨得发亮,泛着经年累月的温润光泽,上面缀着的荠菜花干得发脆,边缘微微卷曲,却仍挺着小小的花苞,像不肯低头的倔强:“这是我自己做的工艺品,晒干的荠菜花一点点粘上去的,粘的时候手都抖,生怕弄碎了那点嫩黄的花瓣……希望你能喜欢。”

秦叶江双手叉在胸前,军绿色的袖口在臂弯处堆出深深的褶皱,像被反复揉过的旧纸,边缘都带着毛糙的卷边,又像一道被岁月碾过的沟壑,深不见底,将他整个人严严实实圈在自己的世界里,连呼吸都带着拒人于外的冷硬,像冬日里结了冰的河面,泛着生人勿近的寒气。他没急着去看那手链,目光先落在康斯加攥着手链的指节上——那指节因为用力,骨节都微微凸起,像藏在皮肉下的小石子,泛着被日光晒透的健康蜜色,像浸过阳光的琥珀,透着股怎么也压不住的韧劲。连皮肤下淡青色的血管都在隐隐跳动,像条蓄势待发的小蛇,裹着不肯服软的劲儿,在皮肉下游走。

好半天,他紧抿的唇线才松了松,嘴角往下垮了半分,肩膀像被抽走了力气似的垮了垮,连带着挺直的脊背都微微驼了些,终于像松了根绷紧到快要断裂的弦,指节“咔哒”响了一声,那声音在安静的空气里格外清晰,像生锈的零件终于转了半圈。他慢吞吞伸出手接过,指尖悬在半空顿了顿,才轻轻触到手链。红绳的粗糙质感顺着指尖爬上来,带着点磨人的涩,还没来得及细品,视线便撞进了那朵小小的、干巴巴却透着股死倔死倔劲儿的荠菜花里——花瓣蜷着,像被风吹干的小拳头,却仍倔强地挺着边角,带着点被阳光晒出的焦黄色,像不肯低头的小骨头,在光线下泛着细碎的光。

他的眼神骤然恍惚起来,瞳孔都微微地震了一下,像被无形的钩子狠狠拽了一把,“噗通”一声就扎进了记忆的深海里。海水又咸又涩,卷着少年时明晃晃的日头、稻田里混着稻穗香的风、大黄狗临终前绝望的呜咽,还有河边水泥地上那道泛着白碱的丑陋疤痕,劈头盖脸地朝他砸过来。咸腥的潮水瞬间漫过喉咙,带着铁锈般的涩味,呛得他胸口发紧,像被巨石压住,连呼吸都变得又急又短,肋骨随着喘息微微起伏,几乎喘不过气。

那是秦叶江记忆里最矛盾的一段时光,明亮得像盛夏正午毫无遮拦的阳光,金晃晃地泼下来,能把人的影子都晒得发虚,薄得像层蝉翼,仿佛一碰就会碎;却又苦涩得像嚼着颗没熟透的青橄榄,酸涩的汁液顺着舌尖往下淌,浸得舌根发麻,连带着太阳穴都突突地跳,跳得人心里发慌。少年的他,像颗刚从湿润泥土里冒头的笋,裹着层嫩黄的笋衣,浑身都透着股未经世事打磨的鲜活气——上学的路上,公路边是望不到尽头的稻田,风卷着金浪“哗啦啦”地扑过来,稻穗的清香混着新翻泥土的腥气,一股脑儿往鼻子里钻,挠得人鼻尖直发痒,连打个喷嚏都带着谷物的甜。他就追着风跑,帆布书包的带子在背上“啪嗒啪嗒”响,像只撒欢的黄狗,爪子踏过石板路似的,“噔噔噔”的脚步声撞碎了清晨的薄雾,一头闯进漫天金灿灿的霞光里,把影子甩在身后老远去;傍晚放学时,晚霞把半边天烧得滚烫,红的、橙的、紫的云彩堆在一起,像要熔化似的,他又陪着那条叫“大黄”的土狗,慢悠悠地往家晃,大黄的尾巴在身后扫着路边的野草,“唰啦唰啦”响,一人一狗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老长,在地上歪歪扭扭地叠在一起,像幅用炭笔随意涂画却透着暖意的画。

众人对于这个外向且整天傻乐的孩子并不在乎,只当他是田埂上随处可见的野草,风一吹就摇摇晃晃。可恨就恨在他的脑子可不傻,像块藏在粗布衣裳里的玉,看着不起眼,却透着旁人比不了的亮。课本上的字像认识他似的,一沾眼就往脑子里钻,算术题的数字在他眼里会自己排好队,连老师都常说:“这孩子脑瓜转得比风车还快。”这份聪明像根扎眼的刺,悄无声息地戳着那些不肯下功夫的人,让原本的漠视渐渐酿成了说不出的别扭。

这副“外向傻乐”的皮囊底下,藏着多执拗的骨头,硬得像块没被水泡过的青石板,敲上去能发出清脆的响。他脑子转得快,像装了架灵活的小风车,课本摊开在桌上,白纸上的黑字仿佛长了脚,好像只消扫一眼,字里行间的意思就顺着视线钻进了脑子里,脉络清晰得像亲手梳过的棉线,根根分明。没几个月,他就成了班里的学习委员,红底黑字的塑料袖章别在胳膊上,边缘磨得光滑,像枚沉甸甸的小勋章,别在蓝白校服的袖子上,格外显眼。

但凡沾点“学习”的事儿,他永远是第一个交差的。作业本干净得能映出窗外的树影和天上的流云,纸页平整光滑,边角都带着刻意用指甲压过的挺括,像被晨露仔细洗过,连铅笔字都写得横平竖直,笔画间的距离都像用尺子量过,老师拿着红笔,翻来覆去地检查,笔尖在纸页上“沙沙”滑过,连个墨点都挑不出来,最后只能在末尾画个鲜红的勾,像朵在纸页上绽放的花,艳得晃眼。

更让班里同学“恨得牙痒痒”的是,别人在操场疯跑打闹、把笑声撒得到处都是,惊得槐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时,他会猫在教室里,鼻尖几乎要埋进书本里,连窗外聒噪的蝉鸣都恍若未闻,仿佛整个世界就剩书页翻动的“沙沙”声,轻得像蚕在啃桑叶;寒暑假别人撒了欢儿玩,摸鱼捉虾、在田埂上追着蝴蝶跑,把日子过得像融化的糖稀,黏糊糊甜丝丝的,他却把自己关在家里,台灯昏黄的光把习题集照得发亮,纸页上的铅字都像活了过来,在光里轻轻跳动,他一坐就是一下午,连影子都跟着安静下来,在墙上投下小小的一团,一动不动,像块钉在那儿的石头。

于是,“书呆子”的名号像张褪了色的旧标签,被人悄悄贴在了他的后背上,走到哪儿都能感觉到那道若有似无的目光,像根细针,裹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时不时往皮肤上扎一下,不疼,却让人浑身不自在。

大黄大概是察觉到了什么,那天傍晚没像往常一样追着蝴蝶跑,只是安安静静地趴在他脚边,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面,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像在替他委屈。他摸着大黄油光水滑的背,心里像塞了团湿棉花,闷得发疼——那些躲在暗处的眼神,那些故意撞过来的肩膀,那些被偷偷藏起来的作业本,他都能忍,可牵连到大黄,就像有人往他心上扎了根刺。

那天放学,他抱着大黄往家走,夕阳把两人一狗的影子拉得老长。大黄突然抬起头,对着巷口龇牙低吠,他顺着狗的目光看过去,几个男生正鬼鬼祟祟地往墙根躲,手里还攥着根断了的木棍。他没说话,只是把大黄抱得更紧了些,黑亮的眼睛里像落了层冰,看得那几人慌忙转身跑了。

后来他才知道,那些人原本想趁他不注意,用带了石子的弹弓打大黄。幸好大黄机灵,也幸好,他没把那句“别跟着我”说出口——有些温暖,哪怕嘴上不说,心里也得牢牢护着啊。

秦叶江至今都记得那天钻心的恐惧,那真相像根淬了冰的锥子,带着河底的淤泥腥气,狠狠扎进骨头缝里。多年后每到阴雨天,那处骨头缝里还会泛出冷意,像有无数细小的冰碴在蠕动。

带头的蔡超云揣着根油腻的肉骨头,油星子顺着指缝往下滴,在放学路上蹲成个矮胖的黑影。大黄那蠢货,果然摇着尾巴凑过去,粉红的舌头刚碰到骨头,就被蔡超云猛地拽住了项圈。他粗粝的手指像铁钳,死死掐着狗脖子上的皮,指节因为用力泛白,喉结滚动着骂骂咧咧的污言秽语,使劲要把大黄按进浑浊的河水里。

大黄的四条腿在半空乱蹬,爪子刨起的泥点溅在蔡超云的裤腿上,喉咙里的哀鸣像被掐住的孩子,“呜呜”声里裹着绝望。慌乱中,它的爪子挠出去,在蔡超云的脸颊和左眼上撕开两道血口——血珠刚冒出来就被河风冻成了细小的冰晶,那道从发际线延伸到眼窝的血痕红得刺眼,像条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蜈蚣,在他脸上扭曲着,仿佛下一秒就要钻进皮肉里。

紧接着,蔡超云的父亲提着杀猪刀冲过来。刀身上还挂着没擦净的猪油,在阳光下晃出冷森森的光,把他眼睛映得通红,像两团烧起来的鬼火。“小畜生养的!连条狗都治不住!”他骂着,一脚踹在大黄肚子上,把还在挣扎的狗狠狠按在泥地里。冰冷的刀刃贴着狗毛划过,大黄的呜咽突然拔高,又猛地噎在喉咙里——“噗嗤”一声,刀刃没柄而入,血像被捅破的红布袋子里的染料,一下子涌出来,在河边的泥地上漫开,把枯草都泡成了暗红色。

秦叶江顺着爪印赶到时,河边刚抹的水泥还冒着热气,灰扑扑的水泥面把阳光反射得支离破碎,像块丑陋的补丁,死死盖着那片沾染了血的泥土。他跪在水泥地上,手指抠着还没干透的水泥,指甲缝里嵌满了沙砾,火辣辣地疼,却远不及心里的空洞。

接下来的几天,他像个游魂似的在河边打转。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裤脚,傍晚的寒风灌进领口,他一遍遍地喊“大黄”,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惊起的水鸟扑棱棱飞走,留下更空旷的寂静。路边的草叶被他踩得蔫头耷脑,鞋底磨出的洞嵌进小石子,每走一步都硌得脚底板发疼,血泡破了又结,结了又破,结痂的地方沾着泥土,像块丑陋的疮。

可他还是骗自己。看到别家的黄狗从巷口跑过,他会猛地追出去,直到看清那不是大黄才停下,胸口的钝痛几乎让他喘不过气。他总觉得,大黄只是贪玩跑远了,说不定明天一早,就会摇着尾巴撞开家门,把带着泥点的爪子印在他的作业本上,用湿漉漉的鼻子蹭他的手背,像从前无数个早晨那样。

直到水泥彻底干透,硬得像块墓碑,他才终于没了声音。只是后来每次经过河边,都会下意识地绕开那片水泥地,仿佛脚下踩着的不是坚硬的地面,而是大黄最后望向他的、带着不解和恐惧的眼睛。那道目光,和骨头缝里的冰锥一起,成了他这辈子都拔不掉的刺。

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讨厌。他是个留守儿童,父亲秦诃景和母亲金某、兄长秦叶俊去往外地,为了秦叶俊的学业能更上一层楼,为了多挣点生活费把日子过得宽裕些,在千里之外的城市打拼,起早贪黑地耗在流水线和工地上,只把他留给老家的爷爷奶奶。每个月寄来的汇款单,带着油墨味和长途跋涉的褶皱,能让柴米油盐的日子勉强过下去,却填不满他心里那个越来越大的空洞——那空洞像被狂风卷着的破布,在胸腔里“哗啦啦”地响,灌满了孤单的声音,连呼吸都带着空旷的回音。

蔡超云的报复,像涨潮的海水,带着咸腥的恶意,一波接一波地漫过来,从不停歇。有时是清晨刚进教室,后颈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是圆规的针尖带着力道狠狠扎进了肉里,冰凉的金属触感混着皮肉的灼痛,他猛地回头,只看到周围同学慌忙躲闪的眼神,像被惊飞的鸟雀,等颤抖着把圆规拔出来时,后背上便多了个渗血的小孔,像被虫子啃过的苹果,火辣辣地疼,疼得他吸气都带着颤音,连脊梁骨都跟着发紧;有时是课间去打水,拿起搪瓷水杯一瞧,里面浮着一层白花花的粉笔灰,还混着半截削尖的铅笔芯,被人用铅笔杆恶意搅拌成了浑浊的泥浆,他没留意喝了一口,满嘴都是硌牙的颗粒,喉咙里像卡着粗沙,又痒又疼,咳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却什么也咳不出来;课堂上,蔡超云总用胳膊肘使劲撞他的肋下,用削得尖尖的铅笔头一下下戳他的后背,力道又急又狠,逼得他只能弓着背不停道歉,可每次鼓起勇气梗着脖子反击一句,换来的都是更猛烈的推搡和变本加厉的羞辱,骂声像淬了毒的石子,砸得他满脸发烫。

蔡超云身边还跟着个跟班,叫平荣洋,瘦得像根晒蔫了的麻秆,脖子细得像能被风吹断,脸比秦叶江那被同学戏称为“土豆脸”的圆脸蛋还要尖,下巴像削过的木片,整个人像个瘦长的鬼影,总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旧衬衫,袖口磨破了边。两人臭味相投,凑在一起时,眼神里的恶意浓得像化不开的墨,几乎要溢出来,藏在课桌底下的小动作、走廊里擦肩而过时的故意碰撞,一举一动都透着股阴狠,像两只潜伏在暗处的恶魔,专挑没人注意的时候露出尖利的爪牙,恶魔的具象化就在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