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整,死寂的城市被一种无形的声音刺穿。
这不是爆炸,也不是警报,而是一种仿佛直接在脑髓中响起的嗡鸣。
紧接着,遍布全城每一个角落的广播系统,从老旧小区的喇叭到最新商场的液晶屏,都被同一个冰冷无情的机械音全面接管。
“身份需确认,名字需核准。认知净化程序启动。”
循环往复,如同一根冰冷的探针,搅动着每一个沉睡的灵魂。
无数人从梦中惊醒,心脏狂跳。
一个男人猛地坐起,看向身边熟睡的妻子,张了张嘴,却发现一个无比熟悉、本应烙印在骨血里的名字,此刻竟成了一片空白。
恐慌如瘟疫般瞬间蔓延,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不是因为恨,而是因为遗忘。
他们看着最亲近的人,却只能从对方眼中看到和自己一样的陌生与恐惧。
同一时刻,城南孤儿院的屋顶,言辙盘膝而坐,周身气流沉静如渊。
他的双目之中,两道繁复的金色纹路骤然亮起,如同两座在无边黑暗中点燃的灯塔。
他的视线穿透了厚重的钢筋水泥,穿透了层层叠叠的岩层,直抵城市地脉深处。
在那里,一条难以名状的巨大“舌头”正缓缓蠕动。
它通体漆黑,表面覆盖着粘稠的墨色液体,每一次吞咽,都仿佛在吮吸着整座城市的记忆精华。
随着它的蠕动,地底深处七枚悬浮的血色符印,其中一枚黯淡的角落,正缓缓恢复着妖异的光泽。
言辙“看”到了,那条墨舌每吞噬一个名字,每抹去一段记忆,那七枚符印的力量就强盛一分。
它们像一个巨大的公章,盖在城市的根基之上,定义着谁可以被记住,谁必须被遗忘。
他薄唇轻启,声音冷得像淬了冰:“偷走了名字,还要人主动配合忘记……你们,还真是够狠的。”
城市广播中心,警报灯疯狂闪烁。
陈默如同一头闯入瓷器店的公牛,一脚踹开了主机房的大门。
然而,迎接他的不是空无一人的机房,而是三名手持高压电棍的保安。
他们的头顶,悬浮着一排猩红色的虚拟文字——【数据清洁员】。
“非法入侵,立刻束手就擒!”为首的保安厉声喝道,三人呈品字形将陈默死死围住。
陈默非但没有后退,眼中反而燃起一股悍不畏死的烈焰。
他猛地撕开自己的上衣,露出精壮的胸膛。
在那里,一道由无数细小符文构成的锁链图案,正散发着微弱的银光。
“我名陈默!我爸叫陈铁声!他活过,存在过,他不是一段需要被清除的错误数据!”他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声音在空旷的机房里激起回响。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胸口的“共信之链”符文仿佛被这声呐喊彻底激活,刹那间金光炸裂,如同一轮小太阳在室内升起!
刺目的金光让两名数据清洁员瞬间呆立当场,高压电棍掉落在地。
其中一人眼神涣散,嘴里无意识地喃喃自语:“我爸……我爸好像……也叫陈铁声?”
第三名保安然而,就在电棍即将触及陈默身体,被那符文金光笼罩的刹那,一股庞大的信息流如决堤的洪水,冲垮了他脑海中那道名为“净化”的堤坝!
无数画面涌入他的脑海:尘封的档案、刺鼻的消毒水味、一张盖着“注销”红戳的户籍登记表……他想起来了,他根本不是什么数据清洁员,他是1983年那场登记事故中被“清零”的幸存者之一!
他的名字,他的过去,他的一切,早就在三十多年前就被一笔勾销。
“啊——!”他发出一声凄厉的悲鸣,双膝一软跪倒在地,泪水混合着鼻涕,嚎啕大哭。
记忆归来的痛苦与狂喜,让他彻底崩溃。
他没有再阻拦,而是为陈默让开了一条通往主机核心的道路。
城西,废弃的工人文化剧院。
尘埃在舞台聚光灯的唯一光柱中飞舞。
镜婆缓缓走上舞台中央,面前架着一台老旧的履带式摄像机。
她颤抖着手,从一个积满灰尘的木盒里,取出一件早已褪色的演出头饰,郑重地戴在花白的头发上。
那是她三十年前最后一次登台的扮相。
她对着镜头,声音平静而有力:“我是张慧……但我这一生,更多人叫我镜婆。”
说完,她按下录制键,摄像机发出轻微的嗡鸣。
她从怀中掏出一份泛黄的名单,开始一字一句地朗读。
那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这些年来被系统抹去的、本不该被遗忘的名字。
“李建国,1978年生,铁道工人……”
“王秀兰,1981年生,纺织女工……”
这微弱的声音,本该消散在空无一人的剧院里。
但就在她开口的瞬间,言辙在孤儿院屋顶屈指一弹,一道无形的金色丝线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接入了城市应急广播频道。
刹那间,全城十万块正在循环播放“认知净化”的电子屏,画面同时切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