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以舞成名 > 第38章 变革之始

以舞成名 第38章 变革之始

作者:云上渔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7 11:02:20

东艺大选拔晚会落幕已三天,《囍》的热度却是空前的开始在全网各平台炸裂开来。

这支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双人舞,不仅震撼了现场观众,更在网络上掀起惊涛骇浪。

“惊《囍》再现!东艺大选拔晚会惊现神级作品!”

“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解析《囍》背后的创作奥秘”

“从冥婚到灵魂对话:《囍》如何打破舞蹈创作边界?”

“这就是舞蹈的艺术吗?……真是太好看,太好哭了!”

“呜呜呜~~表示已经7刷,主包已经废纸10包了!”

“好厉害的一支舞蹈呀,好秀!~”

网络上,各大媒体账号和自媒体博主们从各个角度对这支作品进行解读。

国内舞蹈专业媒体《舞林志》发布了长达五千字的专业评论:

“陈灵与高枫的《囍》,不仅仅是一支舞蹈,更是一次文化现象。它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婚嫁元素与现代叙事手法结合,用肢体语言讲述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对传统的当代表达。”

很快,一些反应快的吃瓜网友们更是兴奋异常,纷纷跑到国内其他顶尖艺术学院的官方账号下留言挑衅:

“东艺大已经拿出王炸《囍》了,请问帝舞该如何应对?”

“军艺的勇士们,是不是该亮剑了?”

“魔戏:在做了在做了(连夜修改方案)”

这些调侃背后,是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确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帝舞的教务会议室内,几位领导面色凝重地看着《囍》的演出视频。

“赵明理这次真是下了血本,”一位副院长揉着太阳穴,“这个齐磊到底是什么来头?怎么就能连续调教出这样的作品,以及这么一批优秀的学生来呢!?”

“据说是东艺大赵明理亲自从海外聘请回来的,之前也是他在六院交流大会上出过风头。”

“马上通知各系主任开会,我们的选拔节目必须重新打磨!”

类似的场景也在帝舞、帝戏、军艺、魔戏等院校上演。

《囍》的出现,如同在此前的一条鲶鱼基础上,又加上了一群鲶鱼组成群体,成功搅动了整个国内艺术院校舞蹈创作的一池平静春水。

让他们被迫的走上了卷王之路,并且一去不复返的那种!

……

与此同时,帝都文化部大楼的一间会议室内,一场关乎年底中外文化交流盛会的重要会议正在召开。

投影屏幕上显示着会议主题:“关于年底中英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筹备方案研讨”。

会议室内烟雾缭绕,十几位分管文娱领域的领导、专家正各抒己见。

“我认为,这次交流活动首先要确保稳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推了推眼镜,“既要展现创新,更要保持传统。我们的节目要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也不能太过前卫,以免外宾看不懂。”

另一位中年领导接话:“张老说得对。我认为我们应该选取那些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国际审美的作品。比如《黄梅戏》、《茉莉花》这类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

“但是不是太过保守了?”一个稍微年轻些的女性质疑道,“英吉利皇家艺术团带来的肯定是他们最前沿的作品,如果我们只拿出这些老节目,会不会显得缺乏创新?”

会议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这时,文化部副部长李振华轻轻敲了敲桌子:“各位,我们可能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主管艺术创作的领导身上。

“我们总是在讨论如何既保持传统又创新,既要赢得漂亮又要显得谦逊。”李振华站起身,走到投影前,“但诸位有没有想过,在当今全球文化格局下,文娱领域的竞争规则已经改变?”

他切换ppt,展示出一组数据:“过去十年,以好莱坞、百老汇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从45%上升到68%。而同期,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虽然有所提升,但主要集中在东亚文化圈内。”

“这说明什么?”李振华扫视全场,“说明我们还在用自己的规则玩游戏,而西方已经重新定义了文化输出的规则!”

会议室鸦雀无声。

李振华继续展示着一组组数据和分析图表:

“在蓝星,文化领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梯队差距。以漂亮国为首的西方文化阵营,凭借其强大的娱乐产业和全球发行能力,正在以断代式的优势领先。”

“往前推十年,我们还可以说中西各有千秋。但最近十年,随着数字媒体的爆发式发展,西方文化产品几乎垄断了全球年轻人的娱乐选择。”

一位领导忍不住插话:“但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这是他们比不了的。”

“王司长,您说得对,”李振华点头,“但问题在于,文化输出不是自己认为好就行,而是要让别人也觉得好。现在的现实是,西方掌握了文化产品的定义权和评价标准。”

他举了个例子:“就像我们的国粹京剧,在国内是瑰宝,但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远不及百老汇音乐剧。这不是艺术水平的问题,而是文化话语权的问题。”

会议室内的气氛更加凝重了。这些领导们第一次如此直面这个残酷的现实。

“那按照李部长的意思,我们该怎么办?”有人问道。

李振华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话可能会引起争议,但不得不说了。

“我认为,我们要用魔法打败魔法。”他语出惊人,“用西方人熟悉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用国际通行的艺术形式,包装中国文化精髓。”

会场顿时哗然。

“这岂不是向西方的文化标准妥协?”一位老专家激动地站起来,“我不同意!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

“这不是妥协,而是策略。”李振华冷静回应,“就像体育界的奥运会,起源西方,但现在我们龙国就是最强。我们要做的是在别人制定的规则下打败别人,然后再制定新的规则。”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全场:“而实现这个策略的关键,我认为就在东艺大和那个叫齐磊的年轻人身上。”

会议室再次骚动起来。

“齐磊?就是那个创作了《囍》的老师?”

“是不是太年轻了?这么大的责任能担得起吗?”

李振华调出六院交流大会的资料:“诸君可能不知道,齐磊在那次大会上,就曾经用一个踢踏舞作品《大河之舞》的选段,力压西方一众艺术学院。”

“我详细了解过这个作品,”他继续说,“它将爱尔兰踢踏舞与中国民族舞蹈元素创新融合,既符合国际审美,又充满中国特色,因为创作它和演绎它的是我们的人。如果我们能支持他将这个作品扩展成一部完整的巨作...”

文化部部长一直沉默地听着,此时终于开口:“振华同志,你有多少把握?”

“部长,我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李振华坦诚道,“但这是目前最有希望打破僵局的方法。如果我们继续因循守旧,年底的交流大会很可能变成西方文化的又一次独角戏。但是如果用齐磊,或许我们就能求得破局!”

部长沉思良久,最终拍板:“好!就按振华说的办。成立专项工作组,重点支持东艺大和齐磊的创作。但是,”他看向李振华,“振华同志,你要对这个方案负全责。”

“我明白。”李振华郑重地点头。

他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但如果成功,可能会开创中国文化输出的新格局。

散会后,李振华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长安街上的车水马龙。

手机响起,是东艺大院长赵明理打来的电话:“李部长,听说今天的会议...”

“老赵,”李振华打断他,“你们学校的齐磊,能不能给我争口气?”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传来坚定地回答:“部长放心,齐磊这孩子,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窗外,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正在悄然酝酿一场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

而远在东艺大练功房内的齐磊,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与国家文化战略紧密相连。

他正专注地调整着《大河之舞》的队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浑然不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