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穿成团宠小公主我用哲学怼翻全朝 > 第99章 老学究砸场子

正忙着改进纺织机呢,工坊里突然“哐当”一声巨响。

抬头一瞧,国子监的王老头带着一帮老学究闯进来了。

王老头瘦得跟竹竿似的,山羊胡气得直抖。

“公主!”王老头扯着嗓子开吼,“放着圣贤书不读,带着泥腿子搞这些破铜烂铁!还和洋人勾肩搭背,皇家脸都被你丢尽了!”

他扬了扬手里的《格物新说》,书页哗啦哗啦响,“把老祖宗的学问和蛮夷玩意混一起,这不是糟蹋经典吗?”

满屋子工匠全放下手里的活儿,攥着锤子扳手围过来。

楚知夏却跟没事儿人似的,慢条斯理擦了擦手上的机油:“王大人消消火,先喝杯茶?”

说着就往破陶碗里倒茶,茶叶在碗里打着转。

“谁要喝你的茶!”

王老头一甩袖子,“你教这些下等人摆弄洋玩意儿,居心何在?洋人没一个好东西,他们的学问指不定藏着多少坏心眼!”

楚知夏把图纸卷成筒,敲了敲茶桌:“您喝过咖啡没?第一口苦得直皱眉,咽下去却满嘴回甘。这书就跟咖啡似的,看着奇怪,嚼透了全是干货。”

她哗啦翻开书,一边是《考工记》的青铜鼎铸造图,一边是洋人的机械草图,“您看,老祖宗铸鼎的法子,和洋人做机器的道理,搁一块儿研究,能琢磨出新花样。就像炖红烧肉加了点辣椒,味道更绝!”

戴圆框眼镜的老学究挤到前面,尖着嗓子喊:“歪理!洋人安的什么心?学了他们的东西,老百姓都得被带坏!”

楚知夏转身从架子上扒拉下沙漏,晃得沙子沙沙响:“这沙漏打西域传来的,咱老祖宗啥时候怕过学新鲜玩意儿?赵武灵王穿胡服打仗,当时被骂得狗血淋头,后来咋样?国家不就变强了?现在还守着小木筏,人家都开着大船满世界跑了!”

拄拐杖的老学究气得直敲地:“圣贤书才是正路!这些洋人的破烂,都是误国的玩意儿!”

“您先消消气。”

楚知夏往他手里塞了个刚改良的齿轮,“没鲁班发明墨斗,房子能盖得四四方方?没蔡伦造纸,您现在还得抱着竹简啃呢!我把洋人的学问和老祖宗的智慧掺一块儿,就像把白面和玉米面混着蒸窝头——口感更丰富,还顶饿!”

王老头涨红着脸吼:“狡辩!洋人就是想颠覆朝廷!你这是给祖宗抹黑!”

楚知夏走到窗边,望着街上挑担的小贩,和骑着高头大马的商人:“王大人,您睁眼瞧瞧吧。现在洋人的火车跑得比马快,洋枪打得比弓箭远。咱们再抱着老黄历不放,以后拿什么跟人家掰手腕?孔子当年还周游列国到处学本事呢,咱咋就不能取长补短?”

这时候,年轻工匠阿强突然站出来,手里攥着新式织布梭:“王大人,跟着公主殿下捣鼓这些机器,我们织布速度快了三倍!老百姓能穿得起便宜布衫,这咋就成坏事了?”

其他工匠也跟着起哄,举着新做的零件直晃悠。

王老头被怼得说不出话,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这……这事得从长计议!”

带着老学究们灰溜溜的就要往门外走。

王老头刚挪到门槛边,楚知夏忽然喊住他:“王大人留步,我给您看样实在东西。”

她从墙角拖出个半人高的木箱子,咔嗒拧开黄铜锁,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匹细棉布,“您摸摸这料子,比江南织造的贡布还匀净,用新机器织的,一匹布能省三成棉纱,织得还快。”

王老头梗着脖子不伸手,山羊胡翘得老高:“花里胡哨的,能有土布结实?”

“您家小孙子穿的虎头鞋,鞋底纳得再密,也挡不住洋布做的胶底鞋防水吧?”

楚知夏蹲下身翻出本账册,“上个月工坊出了三百匹布,城里布庄抢着要,给的价比往年高两成。工匠们拿了工钱,有的给媳妇扯了花布,有的给老娘抓了药——这些实打实的好处,难道也是洋人安的坏心眼?”

戴圆框眼镜的学究又凑上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这是用铜臭腐蚀人心!”

“孔圣人周游列国,弟子子贡还做买卖呢,没见他老人家把人逐出师门。”

楚知夏把账册拍得啪啪响,“您书房里那支狼毫笔,笔杆是东洋的紫檀木,笔头是宣州的紫毫——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难道非得把自己圈在罐子里才叫正经?”

拄拐杖的老学究气得直哆嗦:“你这是要把祖宗的根都刨了!”

“根在土里,不在书里。”

楚知夏指着窗外田里的新稻种,“去年引进的洋稻子,一亩多收两石,老百姓粮仓满了,这才是给祖宗长脸。您说洋人坏,可他们的织布机没长腿,是咱们自己扛回来改的;他们的算学没长嘴,是咱们自己学会了算田亩。坏的从来不是学问,是装睡不愿睁眼的人。”

王老头喉结滚了滚,忽然指着墙上的蒸汽机图纸:“这铁疙瘩烧煤冒烟,惊扰地脉,岂是正道?”

“那您说,烧柴做饭算不算惊扰地脉?”

楚知夏笑了,“当年有人说火车跑起来会震塌龙脉,结果呢?运粮的火车一到,饥荒都少了。老祖宗留下的不是死规矩,是‘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您守着圣贤书没错,可不能让书把脑子堵死了——就像您戴的老花镜,那也是西洋玩意儿,没它您能看清字?”

这话戳中了要害,王老头摸了摸眼镜腿,脸涨成了猪肝色。

年轻工匠们偷偷笑起来,阿强举着新织的布喊:“王大人,您家要是做新袍子,我给您留两匹好料,比绸缎还舒服!”

楚知夏把《格物新说》塞到王老头手里:“您回去慢慢看,看不懂的地方,让国子监的学生们一起琢磨。就像当年玄奘去西天取经,不是为了把佛经当宝贝藏着,是为了译成汉字给人看。学问这东西,越嚼越香,就怕您连尝都不敢尝。”

王老头攥着书,手指头把封面捏出了褶子,憋了半天蹦出句:“我...我回去参详参详。”

转身带着人走,路过门口那台新织机时,脚步慢了半拍,眼睛不由自主往飞转的纱锭上瞟。

楚知夏望着他们的背影笑,冲工匠们挥挥手:“接着干!等王大人想通了,说不定还得请咱们去国子监讲课呢!”

满屋子的锤凿声、机器声又响起来,混着窗外的蝉鸣,热闹得像要把这世道都织出新模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