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穿成团宠小公主我用哲学怼翻全朝 > 第59章 草人学医,算盘惊世

立冬前的风裹着细沙,把学堂门口的红对联都卷得猎猎作响。

楚知夏站在台阶上,看着二十来个文人迈着方步跨进门槛。

为首的陈举人留着山羊胡,手里握着的折扇“啪”地一合,扫过墙上学生画的世界地图:“听说贵学堂教女子‘上天入地’,今日倒要开开眼。”

话音未落,后院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阿青把草人按在长凳上,指节因用力泛白。

草人是用秋收剩下的麦秸扎的,外头裹着囡囡穿旧的靛蓝粗布衫,领口还歪歪扭扭缝着朵布做的小菊花——那是囡囡说要给“病人”添点生气。

“这里是足三里。”囡囡踮着脚,竹棍在草人膝盖下两寸处划了个圈,声音脆得像铜铃,“阿娘说她生我的时候落下腿疼的毛病,楚先生教按这里,按三下能消食,按五下......”

她突然停住,扭头看了眼院门口的文人们,小脸上飞起两抹红,“按五下,走路就不那么疼了。”

草人肚子里塞的细沙簌簌往下掉,阿青赶紧往里面填了把干艾草。

“昨日张婆婆来换药,”她低着头系草绳,声音闷闷的。

“她儿子被征兵走了,摔断的腿没人管,疮都烂到骨头了。我和囡囡照着医书里的法子,用艾草煮水给她洗,再敷上捣烂的蒲公英......”

戴瓜皮帽的老学究,拐杖“笃笃”敲着青石板,唾沫星子溅到前襟。

“胡闹!医书里的方子岂是闺阁女儿能碰的?《女诫》云‘妇德尚静’,你们倒好,拿着根破棍子对着草人比划,这不是咒人是什么?”

楚知夏刚要开口,却见囡囡突然跑回屋,抱着个豁口的粗瓷碗出来。

碗里盛着半碗黑褐色的药膏,飘着淡淡的薄荷香。

“这是今早熬的。”

囡囡把碗举到老学究面前,小胳膊因为用力微微发颤。

“前儿个二柱哥在山上砍柴被蛇咬了,就是用这药膏敷好的。楚先生说,这叫‘蛇倒退’,是山里常见的草药,捣碎了能解蛇毒。”

阿青突然扯了扯楚知夏的衣角,指着草人胸口:“先生,您看这里。”

粗布衫下,麦秸被捆出个凸起的小团,“这是我扎的‘胃脘’,前几日三丫吃多了柿子,胀得直哭,按这里揉了半柱香,她就喊饿了。”

老学究的拐杖停在半空。

他盯着草人衣襟上那朵歪歪扭扭的布菊花,突然想起自家小孙女上个月积食,整夜整夜哭,请来的大夫开了两副药,银子花了不少,孩子反倒拉得更厉害了。

楚知夏翻开那本泛黄的医书,干枯的艾草从纸页间滑落,带着陈年的草木香。

“这本《救急良方》里,记的都是乡下常见的毛病。”

她指着某页密密麻麻的批注,“像高热惊厥,城里大夫会用羚羊角,可村里哪有那东西?学生们就试出井水浸帕子的法子,帕子要拧到不滴水,敷在额头时得隔层细麻,免得冻着孩子......”

囡囡突然凑过来,小手指着草人脚踝:“这里是太溪穴,治尿床的。狗蛋哥以前总尿床,被他爹打得浑身是伤,现在......”

她突然抿紧嘴,从草人裤脚抽出张纸条,上面用炭笔写着“狗蛋已三日未尿床”。

细沙还在从草人身上往下掉,像谁在轻轻叹气。

阿青把草人扶正,往它手里塞了片晒干的紫苏叶——那是治风寒的草药,她昨儿个在河滩边采了满满一筐。

阿福抱着半人高的算盘站在凳子上时,木凳腿“吱呀”响了一声。

这算盘是学堂后山的老木匠给打的,框子用的是结实的枣木,算珠是杂木削的,边角被磨得油光锃亮,最底下那排珠子上还留着阿福换牙时啃出的小牙印。

“三千石粮食,七成运往京城,剩下的按三六一分给三个州府。”

陈举人折扇敲着手心,声音里裹着冰碴子,“这题连账房先生都得算半个时辰,你们......”

话没说完,阿青已经展开了麻布。

麻布是染坊老板送的下脚料,边缘还留着没洗净的靛蓝染料,上面用木炭写的竖式排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小兵。

最上头写着“三千石x0.3=九百石”,下面分了三行,分别标着“甲州3\/10”“乙州6\/10”“丙州1\/10”,末尾那个歪歪扭扭的对勾,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粮仓。

“这是......”有个戴方巾的文人蹲下身,手指在“损耗率”三个字上划了又划。

他是县里粮铺的账房先生,去年算漕运粮食时,就是因为忘了算船运时的抛洒损耗,被掌柜的扣了三个月月钱。

阿青往手心啐了口唾沫,抓起根炭笔在麻布角落补了行小字:“每石耗三合。”

“上个月帮米行王老板算账,”她抬头时,额前碎发滑下来,沾着点木炭灰。

“他往邻县运粮,路上被耗子啃了两石,车夫偷偷卖了三石,若不算损耗,账本根本对不上。”

陈举人的折扇“啪”地打开,遮住了半张脸。

他想起去年京里来的官差查粮,就是因为账本上的数字太“干净”,反倒被疑心贪墨,差点摘了顶戴。

阿福抱着算盘跳下来,木框撞在地上发出闷响。

“楚先生教我们,算粮食账得带三样东西。”

他掰着手指头数,“算盘、麻绳、还有......”

他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打开来是半块干硬的麦饼,“这是路上吃的,算脚夫的口粮损耗。”

楚知夏递过的账本里,夹着张用桑皮纸画的漕运图。

图上的河道弯弯曲曲,每个拐弯处都标着个小小的“耗”字。

“从咱们县到京城,”她指着其中一处,“过了清河镇的浅滩,船得靠人拉,每石粮食要多耗两合。学生们跟着船家走了三趟,才算准这个数。”

那个账房先生突然抓起笔,在自己的袖管上写起来。

他想起自家粮仓墙角的老鼠洞,想起雨天时屋顶漏下的水打湿的粮堆,那些以前被他当作“算不清”的损耗,此刻在麻布上的数字里,突然变得清清楚楚。

阿青把麻布往长凳上一铺,囡囡跑过来,往每个州府的数字旁画了个小人。

“甲州多山,”她指着那个扛着锄头的小人,“得留些种子粮;乙州靠河,”这次画的是撑船的小人,“要多算点防涝的粮。”

夕阳从学堂檐角斜照下来,把麻布上的数字染成了金红色。

陈举人盯着那个歪歪扭扭的对勾,突然发现它旁边还藏着个更小的勾——那是阿青算完账时,下意识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