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第39章 接管县衙实权

王县丞和李主簿几乎是互相搀扶着离开大堂的,两人面色灰败,官袍后背被冷汗洇湿了一片。那口装着混乱账册的木箱依旧摆在堂中,此刻却像一具被剥去伪装的尸骸,无声诉说着米脂县数年来的积弊。

沈砚秋没再看他们狼狈的背影,他的目光落在王书吏身上。老吏依旧捧着那几本泛黄的旧册和契约抄件,枯瘦的手指因激动微微颤抖,浑浊的眼眸里却燃着多年未见的亮光。

“王书吏,”沈砚秋开口,声音打破了大堂的沉寂,“重组户房,厘清账目,千头万绪,非一日之功。你可能担得起?”

王书吏将手中旧册小心翼翼放在公案上,后退一步,整理了一下身上洗得发白的吏服,对着沈砚秋深深一揖,脊背虽佝偻,语气却异常坚定:“大人!小人在这米脂县衙蹉跎半生,见过的、听过的肮脏事数不胜数!以往是看不到亮光,只能苟且偷生。今日大人既愿捅破这天,小人这把老骨头,又有何惜?必当竭尽所能,助大人厘清这糊涂账,还米脂百姓一个明白!”

“好!”沈砚秋要的就是他这份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不再犹豫,当即扬声唤入堂外值守的衙役。这些衙役此前多是看王县丞、李主簿眼色行事,此刻见风头突变,一个个垂手躬身,大气不敢出。

“传本官令!”沈砚秋声音清朗,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即日起,县衙户房一应事务,暂由王书吏总揽,负责重新核查、登记全县土地、户籍、赋税、钱粮支用诸项。所需笔墨纸砚、人手调配,各房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命令下达,堂下衙役面面相觑,有人下意识看向王县丞和李主簿离开的方向,却只看到空荡荡的门口。沈砚秋将他们的犹豫看在眼里,并不催促,只是静静站着,目光扫过众人。那目光平静,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让几个原本心思活络的衙役心头一凛,纷纷低下头去。

“都聋了吗?”王书吏适时上前一步,虽老迈,声音却带着久违的底气,“沈大人的话,没听清楚?”

“是!谨遵大人之命!”众衙役这才如梦初醒,齐声应道。

沈砚秋微微颔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权力的交接从来不会顺畅,尤其是从既得利益者手中硬生生剥离。他转向王书吏,低声补充道:“人手方面,优先选用那些家境贫寒、在县衙不得志、但品行尚可的吏员或帮闲。告诉他们,用心办事,本官不会亏待。至于王县丞和李主簿原先安插的亲信……”他顿了顿,“暂且不动,晾着他们,你只需掌握关键环节即可。”

王书吏心领神会:“小人明白,眼下求稳为主,不能逼得太急,免得狗急跳墙。”

安排完户房的事,沈砚秋沉吟片刻,走到公案前,铺开一张告示用的大纸,亲自提笔蘸墨。他笔走龙蛇,写下一份言辞恳切又条理清晰的告示。核心内容便是告知全县百姓,县衙即日起重新核查土地账册,凡有田产被强占、典当不公、赋税不清者,皆可至县衙户房报案陈述,县衙将逐一记录核实,秉公处理。

写罢,他吩咐衙役:“将此告示多抄录几份,即刻张贴于县衙大门外、四城门以及各乡里正处。务必要让更多百姓看到。”

衙役领命而去。王书吏看着那墨迹未干的告示,眼中忧喜交加:“大人,这告示一出,怕是……要掀起轩然大波了。”他深知那些被王府、乡绅压榨已久的农户,一旦看到希望,会爆发出怎样的能量,也更清楚,这无异于直接向盘踞米脂的势力宣战。

“要的就是这轩然大波。”沈砚秋放下笔,眼神冷冽,“水不搅浑,如何摸鱼?账册是死的,人才是活的。光靠我们在这县衙里查这些烂账,查到猴年马月?只有让苦主自己站出来,指认、对质,才能最快撕开那道口子。”他看向窗外,米脂灰暗的天空下,是无数沉默而苦难的生灵,“何况,他们等了太久,也该有个说话的地方了。”

告示贴出的效果,比沈砚秋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猛烈。

起初只是零星几个胆大的农户,在县衙门口探头探脑,对着告示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脸上满是怀疑和畏惧。但随着时间推移,看到县衙并无驱赶之意,反而有书吏在门口设了桌案,专门接待问询之人(虽是王书吏临时找来的一个落魄老秀才,态度却比往日胥吏和善许多),人群便开始聚集。

先是几个曾在王府管家手中吃过亏、家破人亡的苦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哭诉着递上了状纸。紧接着,消息像风一样刮过米脂干裂的土地,越来越多的农户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却燃着压抑已久的怒火和一丝微弱的希望。

县衙门口很快被围得水泄不通。诉苦声、咒骂声、哀求声混杂在一起。王书吏带着临时召集起来的几个可靠人手,忙得脚不沾地,收状纸,记录口供,安抚情绪。那一张张按着红手印的诉状,控诉着王府管家及其爪牙如何强占土地、逼死人口、抢夺粮食、凌辱妇女……字字血泪。

沈砚秋没有直接露面,他站在大堂内侧的窗棂后,静静看着门外汹涌的人潮。那一声声泣血的控诉,透过门窗缝隙传来,敲击着他的耳膜。他攥紧了袖中的手指,骨节微微发白。这就是大明根基之下的真实景象,比他读过的任何史书都更具体,更残酷。

“大人,”王书吏抽空挤进来,额上全是汗,声音却带着兴奋后的沙哑,“这才半日功夫,收到的诉状就已过百!都是实打实的血泪账!王府……还有那几个为虎作伥的乡绅,这次赖不掉了!”

沈砚秋缓缓吐出一口气,问道:“王县丞和李主簿那边,有什么动静?”

“躲在后衙称病呢!”王书吏嗤笑一声,“大门都不敢出!他们也没脸出来!这些诉状里,不少都捎带着他们收受贿赂、狼狈为奸的事!”

沈砚秋点点头,这在他意料之中。他沉吟道:“诉状照单全收,详细记录,分类整理。尤其是涉及土地强占和近年赈灾粮发放的,单独列出,重点核查与账册能否对应。”他目光微闪,“另外,放出风去,就说本官已掌握王府管家强占民田、倒卖赈灾粮的确凿证据,不日将上报巡按御史,请朝廷定夺。”

王书吏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大人是要……打草惊蛇?”

“蛇一直盘踞在洞里,我们不好下手。”沈砚秋眼神锐利,“得让它动起来,才能找到七寸。我倒要看看,这位钱大管家,和他背后的靠山,接下来会如何应对。”

县衙门口的喧嚣持续到日落时分才渐渐平息。王书吏等人点起油灯,继续在堆积如山的诉状中奋战。而关于新任县令沈砚秋铁面无私、要拿王府管家开刀的消息,已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米脂县的大街小巷,也必然,飞向了那座高墙耸立的王府别院。

沈砚秋回到后衙简陋的书房,窗外已是星斗满天。他提起笔,却并未继续处理公务,而是就着灯光,细细擦拭那枚锦衣卫千户赠送的腰牌。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让他躁动的心绪稍稍平复。

米脂这潭死水,已经被他强行搅动。接下来,要么浊浪滔天,将他这艘新来的小船掀翻,要么……水落石出,现出潭底的真相。他放下腰牌,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那钱管家,此刻应该在暴跳如雷吧?或者,已经在赶往延安府的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