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第41章 隐忍藏锋,暗织罗网

第41章:隐忍藏锋,暗织罗网

王府管家赵德禄派来的家丁在县衙门口公然殴打农户,这记响亮的耳光,不仅抽在那些苦主脸上,更是结结实实地抽在了沈砚秋这个新任知县的脸面上。沈砚秋疾步而出时,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幕:昨日还满怀希望前来告状的老农蜷缩在地,周围几名如狼似虎的家丁拳脚相加,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刁民”,领头的那个甚至斜眼瞅着他,带着毫不掩饰的挑衅。衙役们手持水火棍,却畏缩不前,目光躲闪,只在沈砚秋厉喝时才勉强上前,动作迟缓得像是在泥潭里拔腿。

“县衙重地,尔等安敢行凶!”沈砚秋的声音冷得像冰,目光扫过那群家丁,最后定格在领头的脸上。他认得这人,是赵德禄的远房侄子,名叫赵彪,平日里在米脂街上便是横行霸道的主。

赵彪撇撇嘴,毫无敬意地拱了拱手,皮笑肉不笑:“沈大人,小的们是在帮您教训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刁民!竟敢诬告王府,败坏王爷清誉,打死也是活该!”

“是不是诬告,本官自有公断!县衙自有王法,何时轮到尔等私自动刑?”沈砚秋强压着胸口翻涌的怒气,指尖在官袍宽袖的遮掩下狠狠掐入掌心。他不能动怒,至少不能在此刻失态。他知道,赵彪巴不得他暴跳如雷,最好下令衙役动手,将这冲突彻底激化,到时候一个“纵容衙役殴打王府下人”的罪名扣下来,延安知府那边立刻就有文章可做。

“都给本官拿下!”沈砚秋不再看赵彪,直接对衙役下令。然而,命令出口,回应他的却是一片迟疑。衙役班头脸色发苦,凑近低语:“大人,这……这可是王府的人啊,打狗还得看主人……”

沈砚秋心沉了下去,他在米脂的权威,在王府这座大山面前,竟如此脆弱。他深吸一口气,知道此刻绝不能退,退一步,他之前在农户心中建立的那点威信将荡然无存,日后在米脂也将彻底沦为笑柄。

“王法面前,何分王府民户?”沈砚秋踏前一步,目光如刀,逐一扫过那些犹豫的衙役,“尔等食朝廷俸禄,执朝廷法纪,莫非也要学人看家主的脸色行事?今日若纵容凶徒在县衙前行凶而不敢管,明日这米脂县,是姓朱,还是姓赵?亦或是你们谁家的私产!”

这话已带着诛心之意。衙役们脸色剧变,班头一咬牙,终于挥手下令:“还愣着干什么!听大人的,拿下!”

见衙役们终于动了,赵彪脸上闪过一丝意外,随即是更大的嚣张:“沈砚秋!你敢动我?我家老爷绝不会放过你!”他挣扎着,却被几个下了决心的衙役扭住胳膊。

“本官依法拿人,有何不敢?”沈砚秋不再与他废话,挥手让人将赵彪等一干家丁押入县衙大牢,又亲自扶起那名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老农,温言安抚,让王书吏带下去诊治。整个过程,他面色平静,仿佛刚才的冲突只是一段无关紧要的插曲。

然而,这平静并未持续太久。当天下午,延安知府的信使便快马赶到,带来的不是对行凶者的斥责,而是对沈砚秋的严词训诫。信使站在县衙大堂,下巴微抬,语气倨傲地传达着知府的口谕:“沈大人,上官让我问你,擅动王府之人,可是以下犯上?知府大人让你即刻放人,并向赵管家登门致歉,此事方可作罢。若再一意孤行,上官参你一本‘滥用职权、挑衅宗室’,你这顶乌纱,怕是戴不稳了!”

字字句句,如同钢针,扎得沈砚秋耳膜生疼。他站在堂下,看着那信使趾高气扬的模样,仿佛能看到背后知府和赵德禄冷笑的嘴脸。他据理力争,将赵彪等人当众行凶、赵德禄纵仆占田的恶行一一陈述,然而那信使只是不耐烦地摆手:“沈大人,这些不是你该管的!上官说了,王府之事,自有宗人府过问,地方官员不得妄加干预!你只需按知府大人的意思办!”

压力如山,**裸地压了下来。沈砚秋沉默片刻,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又缓缓平复。他知道,硬顶下去,吃亏的只能是自己。知府明显站在王府一边,自己手中虽有部分田亩证据,但尚未形成能直接扳倒赵德禄,尤其是牵扯到知府的铁证。此刻翻脸,无异于以卵击石。

“……本官,知道了。”沈砚秋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声音有些沙哑,“请回复知府大人,下官……遵命。”

信使满意地哼了一声,扬长而去。

放人的过程,沈砚秋没有亲自去。他坐在二堂的书房里,听着前院传来赵彪等人嚣张的喧哗和衙役们压抑的脚步声,只觉得一股郁气堵在胸口,闷得发慌。他提起笔,想在纸上写点什么,笔尖悬在半空,久久未能落下。穿越以来,从科举考场到如今一县正堂,他屡破困局,何曾受过这等窝囊气?现代人的灵魂在叫嚣着反抗,但理智却死死地压住了这股冲动。

“大人,人……已经放了。”王书吏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愧。

沈砚秋放下笔,抬眼看他,脸上已看不出丝毫情绪:“嗯。那些家丁,尤其是那个赵彪,关押期间,可曾问出什么?”

王书吏眼睛微亮,连忙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卷纸:“大人神机!那赵彪是个色厉内荏的,在牢里没待两个时辰就慌了神,虽未直接攀咬赵管家,但对他带人殴打农户、强占城西李寡妇家那三亩水田的事供认不讳,画了押。还有另外几个家丁,也零零碎碎交代了些强买强卖、欺压乡邻的勾当,时间、地点、苦主名字,都记在这上面了。”

沈砚秋接过那卷口供,细细看着,指尖在粗糙的纸面上缓缓摩挲。上面的字迹潦草,却记录着王府爪牙在米脂的斑斑恶行。这,就是他暂时隐忍换来的东西。

“很好。”他轻轻吐出两个字,将口供仔细卷好,递给王书吏,“找个稳妥的地方收好,连同之前那些田契、账册的抄本,放在一处。”

“大人,咱们接下来……”王书吏试探着问,眼中带着期盼。他见识过这位年轻县令的手段,不信他会就此罢休。

沈砚秋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米脂的冬日,总是带着一股萧瑟。“赵德禄经此一事,气焰会更盛,短时间内,不会再给我们正面冲突的机会。知府那边,也盯着我们。”他顿了顿,转过身,眼神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与深邃,“硬的不行,便来软的。明的不行,还有暗的。”

他走回书案,铺开一张米脂县的地图,手指点在县城与几个大乡的位置:“赵德禄和知府,一个依仗权势,一个手握官印,看似铁板一块,但绝非无懈可击。他们最大的命门,不在田亩,而在‘利’字。你立刻去办几件事……”

他的声音压低,条分缕析:“第一,暗中查访,看看王府名下的铺面、田庄,是否有偷漏税赋、与民争利之处,尤其是涉及盐、铁、茶这些利大的行当,哪怕只是蛛丝马迹,也记下来。第二,想办法接触一下王府里不得志的,或者受过赵德禄排挤的下人,不必急着问什么,先结个善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标注着“官仓”的位置,“想办法,弄清楚去年乃至前年,朝廷下拨的赈灾粮,从府库到县仓,再到发放,整个流程里,每一笔的经手人、具体数目、核验单据……我要知道,到底有多少粮食,是真到了百姓手里,又有多少,落进了哪些人的私囊!”

王书吏听得心头一震,查赈灾粮?这可是捅马蜂窝!一旦查实,牵扯的绝不止一个赵德禄!他看向沈砚秋,只见对方面沉如水,眼神却锐利得惊人,那里面没有退缩,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决断。

“大人,这……风险太大!”王书吏忍不住提醒。

“风险?”沈砚秋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看不出是笑还是嘲,“本官自踏入米脂那一刻起,就已身在风险之中。他们占田夺地,盘剥百姓,视王法如无物,如今更是将手伸向了救命的赈灾粮……若连这都不敢查,我这官,做着还有什么滋味?”

他挥了挥手,语气不容置疑:“去吧,小心行事,宁可慢,不可错。另外,之前寄给巡按御史的信,可有回音?”

王书吏连忙道:“还没有。不过按路程算,应该就在这几日了。”

沈砚秋点了点头,不再说话。王书吏躬身退下,书房里重归寂静。沈砚秋独自立于案前,目光再次落在那卷口供上。暂时的退让,并非屈服,而是为了将拳头收回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发出更致命的一击。赵德禄此刻想必正在王府中得意大笑,却不知,一张无形的网,已开始悄然编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