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第11章 暗流初涌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第11章 暗流初涌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8:49:40

府衙前鼎沸的人声,直到第二日午后,才如同退潮般渐渐散去。那几张承载着民怨与希望的策论宣纸,依旧醒目地贴在墙上,无声地宣告着某种平衡已被打破。

沈砚秋回到陋室,闩上门,屋内只剩下他自己的呼吸声。窗外阳光明亮,将桌案照得清晰,尘埃在光柱中缓缓浮动。他没有点灯,只是静静坐着,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发出规律的细微声响。胸腔里那股因民情汹涌而激荡的热流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凉的清醒。

李嵩借民望压乡绅,这步棋走得险,也走得妙。至少眼下,王老爷那些人明面上不敢再有什么动作。巷口那两条“尾巴”不知何时已经撤了,这是一种姿态,暂时的退让。但沈砚秋知道,这绝非和解。撕破脸皮后的沉默,往往意味着更深的算计。

他摸了摸腰间那硬挺的纸页边缘,触感粗粝。这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格斗术,能应对暴起的山贼,却防不住官场和乡绅编织的软刀子。接下来的乡试,才是真正的龙潭虎穴。李嵩的庇护有限,而王老爷与学政张鹤年的“同年”之谊,如同一片阴云,早已笼罩在前路上。

院试放榜的日子,便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与内里的暗涌中到来了。

这日清晨,府学外的照壁前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生员。与往日不同的是,许多寻常百姓也聚在远处围观,目光不时扫过人群,似乎在寻找某个特定的身影。

沈砚秋依旧穿着那身半旧的青衫,站在人群靠后的位置,并不往前挤。陈望陪在他身边,神色间既有期待,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沈兄,你定然榜上有名!”陈望低声道,语气笃定。

沈砚秋微微颔首,目光却越过攒动的人头,落在空空如也的照壁上。他知道自己会中,李嵩公开策论的举动,几乎等同于保送。关键在于名次。太高,过于扎眼;太低,则显得李嵩底气不足。这是个微妙的尺度。

时辰一到,衙役捧着红纸榜单出来,人群瞬间骚动起来。伴随着浆糊刷上墙壁的声响,那张决定众多士子命运的榜单缓缓展开。

“中了!我中了!”

“唉……”

“第四名!绍兴沈砚秋!”

当自己的名字和名次被人高声念出时,沈砚秋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才悄然落地。第四,不高不低,恰好在优等之列,又不会太过惹眼。李嵩做事,果然老辣。

周围立刻投来无数道目光,羡慕、嫉妒、探究,兼而有之。许多寒门同窗纷纷围过来道贺,言辞恳切。更有一些面生的农户打扮的人,在远处对着他指指点点,脸上带着淳朴的笑意,仿佛他中秀才是什么了不得的喜事。

“沈生员,恭喜了。”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沈砚秋转身,只见李嵩不知何时已来到近处,身边只跟着一名随从。他连忙躬身行礼:“学生谢大人栽培。”

李嵩抚须,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淡淡道:“非是老夫栽培,是你自家文章做得实在,切中时弊。”他话锋微转,声音压低了些,“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望你戒骄戒躁,好自为之。”

这话听着是勉励,沈砚秋却听出了其中的警示意味。“木秀于林”,指的恐怕不仅仅是他这篇策论。

“学生谨记。”他再次躬身。

李嵩不再多言,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便转身离去。

就在这时,一阵略显夸张的笑声传来:“哈哈,恭喜沈相公!少年英才,一举中的,实乃我绍兴文坛佳话!”

只见王老爷带着几个乡绅,满面春风地走了过来,仿佛之前种种龃龉从未发生。他甚至还对着周围拱手,俨然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沈砚秋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回礼:“王老爷谬赞,学生侥幸。”

“诶,沈相公过谦了。”王老爷走到近前,三角眼眯着,笑容堆了满脸,“今日沈相公高中秀才,乃是大喜事。老夫已在望江楼设下薄宴,一则庆贺,二则嘛……也是为我那不成器的管家前几日的莽撞,向沈相公赔个不是。还望沈相公务必赏光!”

他这话声音不小,周围许多人都听得清楚。一时间,各种目光都聚焦过来。有疑惑,有惊讶,也有等着看戏的玩味。

沈砚秋心念电转。这宴,是标准的鸿门宴。不去,显得他心胸狭窄,得罪不饶人,刚刚中秀才就摆架子。去了,天知道这老狐狸在席间会耍什么花样,是软硬兼施的拉拢,还是埋下更阴险的陷阱?

他抬眼,对上王老爷那看似热情,实则深不见底的眼神,忽然展颜一笑,如春风化雪:“王老爷盛情,学生岂敢推辞?只是近日备考劳累,精神不济,恐席间失仪。不若改日,由学生做东,再向王老爷及诸位乡贤请教?”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未直接拒绝,留了余地,又以“备考劳累”为由将宴期推后,主动权便回到了自己手中。

王老爷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恢复如常,哈哈笑道:“沈相公果然是用功之人,也罢,那就改日,改日!”他拍了拍沈砚秋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乡试在即,沈相公还需多多保重身体才是。这绍兴文脉,将来还要靠你们这些后起之秀啊!”

语带双关,绵里藏针。

沈砚秋只当听不出,再次拱手:“承王老爷吉言。”

王老爷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带着人离去。围观人群见没起什么冲突,也渐渐散去。

陈望凑过来,低声道:“沈兄,这王老爷怕是没安好心。”

“我知道。”沈砚秋望着王老爷一行人远去的背影,眼神微冷,“他这是在试探,也是在告诉所有人,他王家的‘气度’。”

正说着,李嵩的那名随从去而复返,悄无声息地走到沈砚秋身边,低语道:“沈相公,大人请您过府一叙。”

沈砚秋心中一动,知道李嵩必有要紧话说。他让陈望先回,自己跟着那随从,从府学侧门离开,绕行至李嵩暂居的官邸。

书房内,李嵩已换下官服,穿着一身藏青色的直裰,正在烹茶。见沈砚秋进来,他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坐。”

沈砚秋依言坐下,姿态恭谨。

李嵩将一盏刚沏好的茶推到他面前,氤氲的热气带着清香。“今日之事,你怎么看?”他开门见山。

沈砚秋沉吟片刻,道:“王老爷表面示好,实则包藏祸心。学生推了他的宴请,他必不甘心。”

李嵩点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你能看清这点,很好。”他呷了一口茶,缓缓道,“院试不过是开端,真正的难关在乡试。浙江学政张鹤年,与王家是多年故旧,关系匪浅。”

沈砚秋心头一凛,知道正题来了。“学生听闻,张大人……风评似乎不佳。”

李嵩看了他一眼,没有接这个话头,转而道:“老夫不日即将离任返京。日后在绍兴,能明面护持你的人不多。”他放下茶盏,声音低沉下去,“张鹤年此人,贪酷成性,尤好克扣生员廪膳、赈灾钱粮。去年便有寒门生员因此饿毙,你的启蒙先生,似也曾因揭发此事而遭罢黜。”

沈砚秋猛地抬头,看向李嵩。这件事,他之前只是隐约听说,并未证实。如今从李嵩口中说出,分量自是不同。而且,李嵩特意点出他的启蒙先生,这意味着李嵩已经将他查得很清楚,此言既是告知,也是一种无形的敲打——你之根底,我皆知悉。

“学生……明白了。”沈砚秋深吸一口气。

李嵩的意思很清楚:张鹤年有致命的把柄,若能拿到实证,或可自保,甚至反制。但这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张鹤年掌管一省学政,树大根深,绝非赵万春之流可比。

“明白就好。”李嵩不再多言,端起茶盏,示意送客。

沈砚秋起身,郑重一礼:“学生谢大人指点。”

退出书房,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沈砚秋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李嵩给了他一条路,一条布满荆棘、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的路。乡试的考场尚未进入,考场之外的博弈,却已悄然拉开了序幕。

他抬头望了望绍兴城湛蓝的天空,那澄澈之后,是看不见的暗流汹涌。王老爷的伪善,张鹤年的贪酷,如同两张无形的网,正从不同方向向他罩来。

指尖轻轻拂过腰间,那粗粝的触感再次传来。这一次,要面对的,不再是直来直去的刀剑,而是更诡谲的人心与权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