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第120章 灰烬中的琉璃光

沈砚秋赶到军屯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昔日堆满粮袋的仓廪已化为焦黑骨架,残烟裹挟着谷粒焦糊味直冲鼻腔,湿冷空气中还混着一种奇怪的甜腻气息。几名乡勇正从灰烬里扒拉未燃尽的粮袋,动作迟缓,脸上满是烟灰与惶惑。

“大人!”周老憨快步迎上,甲胄上沾着泥灰,压低声音,“烧了两百石,都是最好的麦子。两个守夜的兄弟后脑遭了硬物,人还昏着,林姑娘在瞧。”

沈砚秋没应声,目光掠过焦土,定在仓房门槛处——半片异色琉璃在晨曦中折射出微弱彩光。他蹲下身,指尖尚未触及,县丞已尖着嗓子嚷开:“瞧瞧!‘沈砚秋害民,该杀’!下官早说过,流民就是养不熟的狼!”

那截皱巴巴的麻纸上,墨字被露水洇得模糊,倒是“杀”字最后一笔拖得又重又长,仿佛执笔人满腔恨意无处宣泄。

“流民纵火,何须特制钥匙开仓门?”沈砚秋声线平直,靴尖拨开碎瓦,露出锁头内部清晰的金属刮痕,“若是激愤泄恨,踹门泼油便是,这般费周折,倒像生怕旁人不知是‘内贼’。”

县丞喉结滚动,话音卡在喉头。周遭乡勇交换着眼神,有人偷偷去瞥仓房后那排泥脚印。

沈砚秋已转向周老憨:“昨夜几时落锁?钥匙谁管?”

“酉时三刻落锁。钥匙……”周老憨顿了顿,“按例该是赵巡检掌管,但他半月前告假归乡了,暂由王书吏代管。”

“王书吏如今人在何处?”

“天没亮就说来送账册,眼下……”周老憨环视四周,摇头,“没见着人影。”

风过焦木,扬起细碎灰烬。沈砚秋踱至昏迷乡勇身侧,林墨雪正用银针探入伤处。她指尖沾了少许暗红黏垢,凑近鼻尖轻嗅:“不是寻常棍棒,凶器带铁刺,还淬了东西。”她捻开黏垢,“曼陀罗混着草乌头,药性烈,但剂量刻意控过——只想让他们昏睡,并非真要性命。”

“既要嫁祸,又留余地。”沈砚秋冷笑,“倒像怕债主死绝,没人讨账。”

他倏然俯身,从焦黑梁柱缝隙里钳出一物——小半截鎏金铜扣,纹样是狻猊望月,爪牙间缠着几丝靛蓝线头。“王府护卫的衣扣。”周老憨咬牙,“上回在李彪身上见过一样的!”

“太明显了。”沈砚秋将铜扣攥入掌心,金属棱角硌得掌纹生疼。他想起朱常浩那张肥腻的脸,那人在京城告状失利后,手段竟拙劣至此?还是说,这拙劣本身就是另一重算计?

“查三个事。”他声量不高,却让所有人屏息,“一,王书吏昨夜行踪,和他经手的所有钥匙模具。二,赵巡检告假前接触过谁。三……”他目光扫过县丞惨白的脸,“昨夜谁最早发现火情,又是谁最早嚷出‘流民纵火’。”

众人领命散去。苏清鸢不知何时已站在残垣旁,裙摆沾了泥点,手里捧着刚理清的粮册:“算上烧毁的,军屯余粮仅够支撑乡勇营二十日。若此时绥德匪患波及米脂……”

“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沈砚秋截断她的话。远处传来流民安置点的嘈杂,隐约能听见孩童啼哭。几个老农蹲在田埂上,望着焦仓方向唉声叹气。

他忽然大步走向粮仓残骸,靴底碾过那片琉璃碎渣。“清鸢,”他背对着她,声音压得极低,“去找徐先生门生,问清楚朱常浩近月罚俸闭门,王府用度由谁支应,尤其琉璃器皿的采买记录。”

苏清鸢眼眸一亮:“大人疑心这琉璃是……”

“王府用物皆有定例。这等成色的琉璃盏,不是寻常管家能碰的。”他转身,将铜扣与琉璃碎片一并递去,“还有,让林姑娘验验曼陀罗的来历——药性如此刁钻,不像军中惯用的蒙汗药。”

晨光渐炽,焦土上升腾起扭曲的热浪。沈砚秋独立残垣中,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内衬——那里缝着格斗术残页粗糙的边缘。当初在钱塘江畔用它绞杀山贼时,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要在灰烬里甄别这般精致的杀机。

周老憨去而复返,喉头干涩:“大人,王书吏…没回家。他老婆说昨夜丑时有人叩门,他披衣出去就没再回。”

沈砚秋望向北面,那是王府别院的方向。瓦砾堆里,半截靛蓝丝线随风滚落,像毒蛇蜕下的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