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星尘宜居星的六域共生花田迎来首次盛开的清晨,双宇星云协作中心的通讯仪突然响起急促的信号——赤焰星云的入盟申请材料已完整提交,附带的“高温抗性技术白皮书”详细阐述了其核心成果:赤焰文明研发的“赤焰耐热藻”能在500℃高温环境中存活,可快速改良高温行星的土壤;“赤焰能量屏障”则能抵御恒星辐射,为高温星域的生态改造提供防护。林越立刻召集跨星云协作理事会成员,通过双宇通讯召开紧急评估会议,光幕上实时滚动着赤焰星云的星图、法则数据与技术参数。
“赤焰星云位于双宇宙的高温星域带,其37颗行星中有29颗表面温度超过300℃,长期被恒星辐射笼罩,生态改造难度极大。”墨尘向理事会成员介绍,“但赤焰文明的高温抗性技术恰好填补了联盟的技术空白——目前六大星云的生态技术均适用于中低温环境,面对高温星域时几乎无法施展,而赤焰技术能让我们将协作网络延伸至高温区域,探索更多潜在宜居行星。”
星尘长老星尘率先表态:“星尘星云外围有多处高温星区,此前因缺乏防护技术无法探索。若赤焰文明入盟,我们可合作开发这些星区,用星尘能量技术搭配赤焰耐热藻,让高温行星也能培育共生花。”绿芒长老绿芒也表示支持:“绿芒星云的部分火山带温度较高,绿芒藻无法存活,若引入赤焰耐热藻,可净化火山带的紊乱能量,扩大生态改造范围。”经过两小时的讨论,理事会一致通过赤焰文明的入盟申请,决定在星尘宜居星举办入盟仪式——让赤焰文明在这片六域协作的土地上,正式加入跨宇宙文明联盟。
消息传到赤焰星云,赤焰长老赤焰亲自挑选入盟信物:一枚由赤焰星云核心火山岩打造的“赤焰法则晶”,晶体内部包裹着一团跳动的淡红色火焰,象征着赤焰文明对高温环境的掌控力。“这枚晶体不仅是信物,更是赤焰耐热藻的‘激活源’。”赤焰长老对身旁的修士说,“将它嵌入培育设备,能让耐热藻的生长速度提升50%,同时增强其耐高温与抗辐射能力,为高温星域的改造提供关键支持。”
三日后,赤焰文明代表团乘坐特制的“耐热运输舰”抵达星尘宜居星。运输舰的舰身覆盖着赤焰能量屏障,在星尘粒子的环绕下泛着淡红色光芒,即使穿过星尘宜居星外围的高温星尘带,舰内温度也始终保持在25℃。当代表团走出舱门时,六大星云的代表已在临时基地前等候,林越上前握住赤焰长老的手:“欢迎赤焰文明加入联盟!你的到来,让我们的协作网络真正覆盖了双宇宙的中低温与高温星域,开启了‘全域共生’的新篇章。”
入盟仪式在星尘宜居星的六域共生花田旁举行。赤焰长老将赤焰法则晶嵌入“六域共生碑”——第七枚晶体嵌入的瞬间,碑身释放出淡红、淡白、淡银、淡蓝、深蓝、淡绿、银蓝七色交织的能量波纹,扩散至整个花田。花田中的六域共生花仿佛感受到新伙伴的到来,花瓣边缘逐渐浮现出淡淡的红色纹路,演变为“七域共生花”。“这是双宇宙首次出现的七域共生花!”云絮长老惊叹道,“它的诞生,证明不同星域、不同法则的文明,完全能通过协作实现共生共荣。”
仪式结束后,赤焰文明立刻展开与六大星云的技术协作。在星尘宜居星的高温试点区,赤焰修士们将赤焰耐热藻撒向温度达350℃的土壤——淡红色的藻层迅速覆盖土壤表面,通过吸收恒星辐射转化为养分,仅半日就将土壤温度降至200℃以下。“我们还在藻层中加入了星环孢子与绿芒藻。”赤焰修士赤焰明向围拢的六大星云代表介绍,“星环孢子能加速土壤改良,绿芒藻能净化残留的紊乱能量,三者结合,可在十日内向将高温土壤改造为适合共生花生长的环境。”
星尘修士们则协助赤焰文明升级耐热藻培育设备,在设备中嵌入星尘法则晶——改造后的设备不仅能提供稳定的星尘能量,还能实时监测耐热藻的生长数据,通过双宇通讯同步至六大星云的技术团队。“以前我们的培育设备只能在赤焰星云使用,现在有了星尘技术的适配,在其他高温星域也能稳定运行。”赤焰明兴奋地说,设备屏幕上显示,耐热藻的存活率已从80%提升至95%,完全满足大规模培育需求。
与此同时,跨星云联合舰队也迎来技术升级。凌霄带领团队,在“星络共生号”的舰身外侧加装赤焰能量屏障,与原有的晶蓝能量盾形成“双重防护”——屏障能抵御600℃的高温与高强度恒星辐射,即使穿越双宇宙最危险的“赤焰星区”,战舰也能安全航行。“升级后的舰队,已具备探索双宇宙所有星域的能力。”凌霄站在舰桥内,望着星图上新增的“高温探索航线”,对身旁的赤焰修士说,“我们计划下周启动‘高温星域勘测计划’,由赤焰修士担任向导,探索赤焰星云周边的12颗高温行星,寻找适合开发的生态基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