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星雾星域的“中央通讯枢纽”内,淡银色的星雾能量正沿着新铺设的星雾晶线路流转,光幕上实时刷新着两个宇宙的通讯信号覆盖图——原本的黑色通讯盲区已缩减至5%,双宇边缘带的偏远星域首次实现24小时稳定通话。星雾文明的修士与联盟的通讯技术团队围在控制台前,调试着最后一个信号节点,空气中满是即将完成目标的喜悦。
林越站在枢纽的观测台,手中握着星雾文明入盟评估报告的最终版。报告显示,星雾文明已完全履行前期合作承诺:完成十个通讯屏障建设、共享星雾法则核心技术、派遣修士加入联合探索军团,且其文明理念与《双宇宙文明合作公约》高度契合。“盟主,星雾入盟评估委员会全票通过!”墨尘快步走来,身后跟着跨宇宙交流委员会的成员,“星雾文明已提交正式入盟申请,请求在下月初一举办入盟仪式;同时,星络文明的通讯网升级项目也已确定方案,星雾、星尘、星络三方团队今日便可启动前期勘测。”
林越转身,望向窗外——枢纽外的星雾晶矿脉旁,星环文明的修士正布设共生阵,本源苔藓在阵中快速生长,为枢纽构建起“能源-生态双循环”系统。“通知星雾代表,同意入盟仪式时间;让跨宇宙合作委员会牵头,筹备仪式所需的双宇契约、入盟权杖等物资,确保流程符合联盟规范;另外,协调星雾、星尘团队,优先协助星络星域完成通讯网勘测,尽早启动升级工作。”
星雾文明的星雾接到通知后,立刻带领技术团队前往星络星域。星络主星的“星络通讯站”内,星络文明的代表星络身着缀满星络纹的深蓝色法袍,手中捧着星络星域的原始通讯图谱——图中,星络文明的现有通讯网仅覆盖30%星域,且信号强度不足,遇法则乱流便会中断。“星雾代表,星尘代表,星络文明的通讯网全靠‘星络藤’搭建,但这种植物受法则环境影响大,一旦遭遇乱流就会枯萎。”星络指着图谱中的断裂处,语气满是无奈,“若能融入星雾法则与星尘导航技术,定能解决这个难题。”
星雾接过图谱,指尖划过星络藤的生长区域:“星雾晶的信号放大特性可增强星络藤的通讯能力,星雾法则还能为其构建‘能量保护层’,抵御乱流冲击;星尘文明的星辰定位技术则可优化信号航线,减少传输损耗。我们计划分三步升级:先勘测星络藤分布,再布设星雾晶线路,最后融合三方技术构建‘星雾-星尘-星络复合通讯网’。”
星尘文明的星垣补充道:“星尘团队已带来便携式星辰导航仪,可实时定位星络星域的法则乱流轨迹,避开危险区域;同时,我们还准备了‘星辰能量滋养剂’,能加速星络藤的修复与生长,确保组网期间通讯不中断。”
经过三日勘测,三方确定升级细节:
1. 勘测阶段(10日):星络修士带领团队标注星络藤分布与健康状态,星尘修士记录法则乱流轨迹,星雾修士选定星雾晶线路铺设位置;
2. 组网阶段(20日):星雾团队布设星雾晶线路并注入星雾能量,星尘团队安装导航模块,星络修士修剪受损星络藤并涂抹星辰滋养剂;
3. 测试阶段(5日):启动复合通讯网,测试信号强度、抗干扰能力与跨宇宙联通效果,根据数据优化参数。
就在星络星域紧锣密鼓组网时,中立界的“便携能源晶应用推广中心”传来新进展。紫源文明与星核文明联合研发的“民生版便携能源晶”正式投入使用——这种缩小版能源晶仅拇指大小,能量可满足普通修士十日的日常法则消耗,且价格低廉,适合偏远星域的居民使用。
“盟主,民生版能源晶已在双宇边缘带的‘荒星居民区’完成试点!”紫垣捧着试点报告前来汇报,身后跟着星核文明的星垣,“居民区原本依赖每月一次的能源补给,如今有了便携能源晶,居民无需再担心能源断供;更意外的是,有居民用能源晶培育本地的‘荒星草’,竟让这种枯萎的植物重新焕发生机,证明能源晶还能辅助生态修复。”
林越接过报告,翻到荒星居民区的影像——画面中,居民们用能源晶点亮居所,孩子们在长满荒星草的庭院中玩耍,原本萧瑟的星域变得充满生机。“立刻扩大民生版能源晶的生产规模,未来两个月内覆盖两个宇宙的所有偏远居民区;同时,让双宇生态治理中心研究能源晶与本地植物的融合技术,探索‘能源-生态’协同改善的新路径,让便携能源晶不仅能解决民生需求,还能助力生态治理。”
推广工作随即展开。紫源文明的种植园加大本源苔藓产量,星核文明的能源站提升星核能量注入效率,联盟的运输舰队则开辟“能源晶专线”,将民生版能源晶快速送达各居民区。仅半个月,便有超过五十个偏远居民区用上了新能源晶,居民满意度达98%,甚至有文明主动申请合作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