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燕宁大学,香樟树影在沥青路上织出细碎的光斑,本该是新生报到的热闹时节,行政楼前的公告栏却围满了低声议论的学生。公告栏最上方贴着一张醒目的红色通告——关于王某某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决定,墨迹还带着些许新印的光泽,下方依法依规撤销学位、通报批评的字样,像一道警戒线,让围观的人群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没想到王学长真的被处理了,之前还传他能拿到保研资格呢。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攥着手里的笔记本,语气里满是惋惜。
学术不端本来就该严惩,你没看上周的新闻吗?学校刚成立了学术纠纷调解中心,就是为了杜绝这种事。旁边的男生指了指公告栏另一侧的蓝色海报,海报上公平竞争、诚信治学八个字格外醒目,落款处除了燕宁大学的公章,还有一个陌生的标识——市法治宣传服务中心。就在这时,两辆印着同样标识的白色轿车缓缓停在行政楼前。车门打开,苏然和林悦相继下车,前者穿着一身干练的浅灰色西装,手里提着装满宣传手册的公文包,后者则背着一台笔记本电脑,镜片后的目光快速扫过公告栏前的人群,悄悄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学生对学术规范关注度高”的字样。
苏姐,看来咱们这次来对时候了。林悦碰了碰苏然的胳膊,朝公告栏扬了扬下巴,王同学的案子刚出结果,学生们正是最关心学术规范的时候,法治宣传的效果肯定比平时好。苏然点头,抬手理了理领口:先去见负责学术规范的张教授,他说今天上午有场学术纠纷调解会,正好让我们现场观摩,后续再结合案例做宣传,这样更有针对性。
两人刚走进行政楼,就听到三楼传来一阵争执声。顺着声音走到302室门口,只见门虚掩着,里面的对话断断续续飘出来——我没有盗用你的数据!陈教授的课题日志上明明记着,上周三我还在实验室补充样本,怎么可能偷你的实验报告?一个女生的声音带着哭腔,却透着倔强。
除了你还有谁?整个课题组只有你有我电脑的临时访问权限,而且我的报告昨天刚写完,今天早上就出现在你的初稿里,这不是盗用是什么?”另一个男生的声音充满怒气,甚至带着一丝咬牙切齿。苏然和林悦对视一眼,轻轻敲了敲门。门内的争执瞬间停住,一个穿着藏青色中山装、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过来开门,看到两人后立刻露出笑容:是苏警官和林律师吧?我是张启明,快请进。
两人走进房间,才发现屋里除了刚才争执的一男一女,还有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人,他面前摊着一叠厚厚的实验数据,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张教授连忙介绍:这位是生命科学学院的陈敬教授,正在负责一个省级重点课题。这两位是课题组的学生,女生叫李薇,男生叫赵凯,今天的调解会就是为他们的‘数据盗用’纠纷。
苏然的目光落在桌上的两份文件上——左边是赵凯的实验报告,右上角标着最终稿,右下角的日期是“9月12日”;右边是李薇的初稿,日期是“9月13日”,两份报告的前半部分数据几乎完全一致。她拿起文件仔细翻看,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赵凯报告里的数据表格,第三列的数值都是保留两位小数,而李薇的初稿里,同样位置的数值却有三位小数,其中最后一位数字大多是5。
赵同学,你的数据是直接从实验室的仪器里导出来的吗?苏然放下文件,看向站在桌旁的男生。赵凯愣了一下,点头道:是啊,上周六我把仪器里的原始数据导进电脑,整理后写成了报告,怎么了?那你电脑里的原始数据还在吗?苏然追问。
赵凯的眼神闪烁了一下,语气有些不自然:原始数据……我整理完报告后就删了,反正报告里已经有表格了,留着占内存。旁边的李薇立刻反驳:不可能!实验室的规定是原始数据必须保留至少三个月,你怎么会删了?而且我昨天根本没碰过你的电脑,我初稿里的数据是我自己测的,只是还没来得及四舍五入!
陈敬教授揉了揉太阳穴,语气疲惫:实验室确实有保留原始数据的规定,但赵凯说他不小心删了,现在也没办法恢复。李薇这边呢,你说数据是自己测的,有什么证据?李薇急得眼圈发红,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这是我的实验记录本,上面有每天的测量数据和时间,还有陈教授的签字确认!你们看,9月10号到12号,我每天都在测样本,数据和我初稿里的一致!张教授接过笔记本,一页页仔细翻看,眉头渐渐舒展:记录很详细,而且每天都有陈教授的签字,看起来不像是假的。他抬头看向赵凯,赵同学,你说李薇盗用你的数据,但她的实验记录很完整,反而你删了原始数据,这有点说不过去吧?
赵凯的脸涨得通红,嘴硬道:那说不定她是照着我的报告改的实验记录!陈教授每天那么忙,签字的时候可能没仔细看!你胡说!李薇气得发抖,陈教授每次签字前都会核对数据,怎么可能没仔细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