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滨海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警报声划破寂静。屏幕上,一条红色预警弹窗急促闪烁——紧急!监测到本市居民李建国向境外可疑账户转账50万元,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
反诈民警陈峰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指尖在键盘上翻飞。他调出李建国的报案记录:半小时前,这位年近六旬的退休教师接到一个自称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电话,对方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账户已被冻结,要求他将全部存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自证清白。
又是老套路,但这次金额太大了!陈峰咬牙,一边指令同事联系银行紧急止付,一边快速回溯李建国的通讯记录。然而,银行反馈的信息让他心沉半截:50万元已通过地下钱庄分三笔转往境外,资金流向最终指向一个位于东南亚某国的加密账户。
资金链断了,只能从信息流突破。陈峰揉了揉通红的眼睛,将希望寄托在技术科。他抓起对讲机:技术科,请求支援!需要立即分析受害人手机里的全部数据,尤其是与诈骗分子的聊天记录和通话录音!
此时,技术科的灯光同样彻夜未熄。科长林岚刚结束上一起跨境诈骗案的数据分析,接到指令后,立刻带领团队投入战斗。当李建国的手机被送到技术科时,屏幕上还残留着与警官的聊天记录——满屏的恐吓话术和伪造的通缉令图片,让人不寒而栗。
开始深度取证,重点提取聊天软件的后台数据、IP地址轨迹和附件文件。林岚戴上白手套,将手机接入专用取证设备。屏幕上,一行行代码飞速滚动,如同在数字海洋中搜寻一根救命稻草。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如果不能尽快锁定诈骗窝点,不仅李建国的50万元可能血本无归,还会有更多人落入陷阱。
李建国的手机里,与诈骗分子的聊天记录超过200条,时间跨度从当天中午持续到深夜。技术科民警小张逐条梳理,发现对方使用的是一款境外小众聊天软件,加密程度极高,普通方法无法获取真实IP。
科长,软件有反追踪机制,每次登录的IP都在变,像是在故意混淆视听。小张皱着眉说,屏幕上显示的IP地址分布在十几个国家,从欧洲到美洲,毫无规律可循。
林岚凑过来看了一眼,手指点在屏幕上:别被表象迷惑。你看,这些聊天记录里的图片附件,虽然经过压缩,但EXIF信息没有完全删除。她调出一张伪造的“警官证”图片,用专业软件解析后,一行隐藏的代码显露出来——“拍摄设备:Xiaomi Mi 11;拍摄地点:北纬13°54,东经100°50。
北纬13度,东经100度……这是东南亚某国的首都区域!小张眼睛一亮。但林岚很快冷静下来:这可能只是诈骗分子临时使用的设备,不能作为最终依据。我们需要更多证据链。
团队继续深挖,在聊天软件的缓存文件中发现了一个被隐藏的压缩包。解压后,里面竟是一份诈骗话术剧本和数十个中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和家庭住址。更关键的是,压缩包的创建时间显示为一周前,而文件属性中留下了一个微弱的网络痕迹——一个指向境外某云存储服务器的临时访问链接。
追踪这个链接的源头!林岚下令。技术科立刻启动网络溯源系统,通过层层解析域名和服务器跳转记录,最终锁定了一个位于东南亚某国的物理服务器地址。但这个地址位于当地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具体是哪栋楼、哪个房间,依然是个谜。
还不够精准。林岚揉了揉太阳穴,目光重新回到聊天记录上。她注意到,诈骗分子在与李建国沟通时,曾多次提到“我们这里现在是晚上办公室的空调坏了,热得要命”。结合滨海市与东南亚某国的时差(当地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以及近期当地的天气数据(连续一周高温多雨),林岚推断:诈骗窝点很可能位于当地一个有固定办公场所、且空调设备老化的区域。
同时,另一组技术民警在通话录音中捕捉到了关键线索。录音背景里,隐约能听到摩托车的鸣笛声、当地语言的叫卖声,以及一种独特的“嗡嗡”声。“这像是某种工业设备的噪音,可能是附近有工厂或仓库。”林岚立刻联系了市局的情报部门,请求调取该服务器地址周边的卫星地图和街景图像。
当卫星地图加载出来时,技术科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服务器所在的商业中心旁边,果然有一片老旧的工业区,而工业区边缘的一栋五层楼房,窗户紧闭,外墙布满了空调外机,与周边建筑格格不入。更可疑的是,楼房门口常年停着几辆无牌面包车,且进出人员大多年轻男性,行动警惕。
就是这里了!林岚指着屏幕上的楼房,结合IP地址、环境声音和人员活动特征,这栋楼有90%的可能是诈骗窝点!
锁定了诈骗窝点的大致位置,接下来的挑战更加艰巨——跨国抓捕。滨海市公安局立刻启动国际警务协作机制,通过公安部向东南亚某国警方发出协查请求,希望对方协助核实窝点信息并实施抓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