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纺织厂的锈铁大门在夜风里发出吱呀的哀鸣,像极了三十年前在这里猝死的老门卫最后一声喘息。林悦蹲在警车引擎盖上,夜视仪镜片映出工厂三楼唯一亮着的窗口,微弱的白光透过布满污垢的玻璃,在地面投下扭曲的光斑。狙击手就位,确认目标位置。耳麦里传来狙击手沉稳的汇报,林悦却抬手按住通讯键:暂缓行动,目标挟持人质,情绪极不稳定。
她身后,刑侦队长赵刚正对着战术板皱眉,上面钉着三张照片。中间那张是张诚,四十岁上下,颧骨突出,眼神里带着常年漂泊的疲惫,照片边缘还沾着一点干涸的泥渍——那是三天前他在郊区工地打工时被监控拍下的画面。左边是受害者,清洁工王秀兰,六十岁,每天凌晨四点都会推着清洁车路过这片废弃厂区,没人知道她今天为什么会提前出现在这里。右边则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的小男孩穿着洗得发白的的确良衬衫,站在纺织厂门口,手里攥着半块融化的奶糖,背景里的厂牌清晰可见:红旗纺织厂。
张诚,红旗纺织厂老厂长张卫国的儿子。赵刚压低声音,指尖在老照片上点了点,十三年前,张卫国因经济问题跳楼自杀,当时张诚刚从技校毕业,本来能进纺织厂当技术员,出事后就没了下文,之后一直在各地打零工,没犯过大事,这次突然挟持人质,动机不明。
林悦摘下夜视仪,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作为市局心理干预小组的负责人,她见过太多因情绪崩溃而走向极端的人,但张诚的资料让她觉得奇怪——一个从未有过案底、甚至连治安处罚都没有的人,为何会突然在废弃的旧厂挟持一名毫无关联的清洁工?人质家属联系上了吗?她问。赵刚点头:王秀兰老伴儿说,她今天出门时提了一嘴,要去老厂找个东西,具体是什么没说。
这时,耳麦里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响动,夹杂着张诚嘶哑的吼声:都别过来!再靠近一步,我就把她推下去!林悦立刻抓起通讯器,调整到和张诚对峙的谈判专家专用频道,声音放得平缓柔和:张诚,我是林悦,市局心理干预小组的,我们没有恶意,能不能先聊聊?
窗口的白光晃动了一下,张诚的身影出现在窗边,他左手紧紧勒着王秀兰的脖子,右手举着一把生锈的水果刀,刀刃抵在老人的下巴上,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聊?有什么好聊的!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却刻意拔高了音量,像是在给自己壮胆,你们不就是想抓我吗?别耍花样!
林悦慢慢从警车后面站起来,双手举在胸前,做出无害的姿势。她注意到张诚的目光一直盯着厂区门口那棵老槐树,树干上还挂着半截断裂的秋千绳——那是三十年前纺织厂职工给孩子做的,如今只剩下斑驳的痕迹。我知道这里是红旗纺织厂,林悦刻意放缓语速,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递过去,你小时候应该经常在这里玩吧?我小时候也在类似的工厂大院长大,门口也有一棵这样的老槐树,夏天的时候,大人在树下下棋,我们就围着秋千跑。
张诚的动作明显顿了一下,勒着王秀兰的手松了一丝。林悦捕捉到这个细节,继续说道:我看了你的资料,你父亲张厂长当年在这里很受大家尊敬,听说他手很巧,经常给厂里的孩子做玩具,有一次还做了一个会跑的铁皮青蛙,让整个大院的孩子都羡慕了好久。
别提他!张诚突然激动起来,水果刀在王秀兰的下巴上划开一道小口,鲜血立刻渗了出来。王秀兰疼得闷哼一声,身体开始发抖。林悦的心一紧,连忙安抚:好,我们不提他,但是你看,王阿姨年纪这么大了,她只是个清洁工,和你没有任何过节,让她受这种罪,你心里也不好受,对不对?
张诚的呼吸变得急促,他低头看了一眼王秀兰,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愧疚,又像是挣扎。她不该来这里的,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清,这里的事,和她没关系。林悦抓住机会:那我们让她离开,好不好?你有什么诉求,都可以跟我说,只要不伤害无辜的人,我们都可以商量。
商量?当年谁跟我父亲商量了?张诚突然提高音量,情绪再次失控,“他明明是被人陷害的!那些人逼死了他,还把我们家的房子都收走了,我妈带着我到处流浪,受尽了别人的白眼,你们现在跟我说商量?晚了!
林悦心里一动,张诚的话里透露出关键信息——他始终认为父亲张卫国是被人陷害的,这或许就是他此次行为的核心动机。她一边示意赵刚派人去核实张卫国当年的案件细节,一边继续和张诚沟通:我知道你心里委屈,也知道你这么多年受了很多苦,如果你父亲真的有冤屈,我们可以帮你重新调查,但是现在挟持人质,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你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你难道想让你父亲在九泉之下,看到你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吗?
张诚沉默了,他靠在窗边,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孤寂。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浓浓的鼻音:重新调查?你们会真的帮我吗?当年那么多人都说是我父亲贪了厂里的钱,连我妈都不信他,最后他只能从楼上跳下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可直到现在,都没人还他一个公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