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枢基地的早间调度会刚结束,嬴云澈的办公终端就收到了安全员小林的紧急报备——能源区3号导管的绝缘层检测数据异常,小林连续三次发送预警邮件和信息给班组长老郑,均未得到回复,现场维修人员因未收到明确指令,只能眼睁睁看着隐患持续扩大。
“又是老郑?”嬴云澈的手指在终端屏幕上滑动,调出老郑近半个月的工作记录:安全巡检记录连续5天空白,基地下发的《设备安全维护细则》已读未回,上周因物资仓库违规堆放易燃材料被通报,却在整改报告中将责任推给安全员“未及时提醒”。他抬头看向苏璃,语气带着压抑的严肃:“通知所有班组长,半小时后在能源区现场开会,所有人必须到场。”
当嬴云澈带着团队赶到能源区时,老郑正蹲在设备旁抽烟,小林站在一旁拿着检测报告,脸色焦急却不敢多言。3号导管的表面已出现细微裂纹,能量波动检测仪的数值远超安全阈值,红色警示灯在设备上不停闪烁,像在无声地抗议。
“老郑,小林的预警信息为什么不回?”嬴云澈的声音打破了现场的沉默,目光直直盯着老郑。老郑掐灭烟头,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语气随意:“昨天忙着赶进度,没看终端。再说这种检测数据,安全员自己判断处理就行,没必要事事找我。”
“你的意思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就是‘不看信息、不做判断、不担责任’?”李娇炎上前一步,将终端屏幕转向老郑,上面显示着《星枢基地班组长安全职责条例》,第一条就明确标注“班组长为区域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区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上报负全责”,“条例里写得清清楚楚,你作为班组长,连基本职责都想推脱?”
周围陆续赶来的班组长们窃窃私语,其中物资仓库的班组长老周也低着头——他上周同样将仓库火情隐患的责任推给了安全员,此刻面对眼前的场景,脸上露出几分不自在。艾泽尔将一份《安全事故责任追溯报告》递给在场的每位班组长,上面详细记录了近半年因班组长履职不到位引发的隐患:能源区4次、物资仓库3次、施工区2次,每次事故的责任追溯栏里,都写着“班组长未及时处理预警”“责任推诿给安全员”等字样。
“你们总说‘安全员该做的’,那我来告诉你们,安全员的职责是监督、提醒,而不是替你们承担第一责任!”嬴云澈指着3号导管的裂纹,声音陡然提高,“如果今天这根导管爆炸,受伤的是维修人员,影响的是整个基地的能源供应,到时候你们谁来担责?推给安全员,还是推给‘进度太忙’?”
老郑的脸色终于变了,却仍嘴硬:“我不是不担责,只是最近活儿太多,实在顾不过来。再说安全员本来就是干这个的,多分担点怎么了?”
“顾不过来不是推诿责任的理由,是你不会合理安排工作的借口!”苏璃调出老郑的工作排班表,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维修任务,却没有任何优先级划分,“你把紧急的安全隐患和普通的设备维护混在一起,导致重要预警被淹没,这是管理能力的缺失,不是‘活儿多’的问题!”
为了彻底整治班组长履职缺位、责任推诿、工作拖沓的问题,星砂团队联合基地管理层制定了“三查三改一问责”的整治方案,从责任界定、能力提升、监督问责三个维度,强行扭转当前的混乱局面。
第一查:责任清单,厘清权责边界
整治的第一步,是为每位班组长制定《安全责任清单》,明确“必须做、不能推、需担责”的具体事项。嬴云澈带领团队逐一梳理各区域的安全风险点,将班组长的职责细化为“每日3项必做”:
1. 每日早间检查本区域安全隐患,签署《隐患排查记录表》,未完成不得开工;
2. 1小时内回复安全员的预警信息,2小时内制定整改方案,超时将自动触发基地管理系统的预警;
3. 每日晚间组织班组培训,学习1条安全规程,记录培训内容并上传至基地数据库。
“这份清单不是形式,是红线。”在责任清单宣贯会上,嬴云澈将打印好的清单分发给每位班组长,清单上用红笔标注了“未履职的处罚措施”——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停职培训,第三次直接调离班组长岗位,“从今天起,安全员的职责是‘监督提醒’,班组长的职责是‘决策执行’,权责边界清清楚楚,谁也别想再推诿。”
老郑拿着清单,手指在“1小时内回复预警信息”那一条上反复摩挲,之前满不在乎的神情彻底消失。物资仓库的老周则小声对身边的人说:“这下好了,责任明确了,再也不能找借口说‘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第二查:能力短板,解决“不会干”的问题
整治方案的第二步,是针对班组长“不会合理安排工作、拖沓低效”的问题,开展专项能力培训。李娇炎结合星耀技术的时间管理工具,设计了“任务优先级四象限法”培训课程,教班组长如何区分“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不紧急不重要”的任务,避免因任务混乱导致安全隐患被延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